论应用颈椎旋转定位搬法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5
/ 2

论应用颈椎旋转定位搬法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

罗晨浩

杭州市推拿医院 浙江杭州 311215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应用颈椎旋转定位搬法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患者80例,用随机分组研究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基础上再加以颈椎旋转定位搬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有效性。结果 实验组的有效性好于对照组,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70%,两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颈椎旋转定位搬法治疗偏头痛更具有效性。偏头痛的主要病因在颈肩,颈椎体偏位和肌肉筋膜粘连导致经络不畅、气血淤积,通过应用这一方法施治,完全符合中医学经络学理论和辨证施治原则,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部分肢体的功能,提高身体素质,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的康复治疗良方。

关键词:中医推拿;偏头痛;颈椎;旋转定位搬法;有效性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疾病,是指单侧头部胀痛、跳痛,严重的会感觉到眼眶周围胀痛,可能会伴随头晕目眩、恶心、神情恍惚等症状。按西医来说,偏头痛是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中医称头痛为“脑风”,并将“头痛”和“头风”区分,偏头痛被称为“偏头风”。按国际头痛协会(HIS 2004)的偏头痛分类,主要分为6大类数十种类型,总体上都属于原发性头痛病。为了避免临床误诊和错治,通过脑电图、TCD、脂代谢检查等辅助检查工具,先排除患者患有脑部其他疾病。目前,医学界对偏头痛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晰,此病高发于中青年人群,并且女性患者占比更大。随着社会压力的加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近些年患有突发性无先兆偏头痛的患者有所增加,而通过止痛药物治疗的疗效存在不确定性且副作用较大。中医推拿是传统康复疗法的一种,通过推拿按摩可以缓解肢体拘挛、行气活血通络,进而有效促进人体缺失功能康复。下文结合临床病例统计和治疗经验,报道应用颈椎旋转定位搬法治疗偏头痛的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在杭州市推拿医院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25-58岁之间,其中女性51例,男性29例。通过随机研究法,随机将8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取观察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获取临床治疗的真实数据。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推拿手法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基础上,再加以颈椎旋转定位搬法治疗。

(1)常规推拿手法治疗

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医师先在患者肩颈部操作,用滚法或揉法从大椎至肩峰,从肩外俞至肩胛下角,皆进行3次至5次重复操作。对肩上以及肩井肌群采取拿法,对颈项韧带以及两侧斜方肌、胸锁乳突肌使用一指禅推法,往返操作持续约3至4min。对上颈段需着重按揉压痛点以及横突局部痛点,往返操作约2至3min。对百汇、神庭、太冲、内关、四神聪、攒竹、阳白、鱼腰与印堂行拇指点揉(也可为按揉)治疗,用拇指拿法从头维穴至风池穴进行拿揉,用一指禅推法在太阳穴局部施术约0.5min。从头颞部胆经由前至后经由扫散法实施3次至5次扫散操作。用两手中指对第6、7 颈椎横突区域的人迎穴进行按揉,保持轻柔且缓和的力度,交替按揉两侧,按揉用时约为1min;经由拍法或叩击法对肩大椎穴局部行数次拍打操作。

(2)颈椎旋转定位搬法治疗

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后,患者取仰卧位,医师用一手拇指顶住其偏移的棘突旁,其余四只拖其下颌,另一手托其对策头顶部,将头缓慢旋转至最大限度,两手快速往相反方向搬动,可听到弹响声,并且拇指下有波动感。左右各施术一次。

1.3 观察指标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按照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观察和评价临床疗效。显效:患者头痛及相关症状完全消除,通过定期回访得知三月内未复发过;有效:患者头痛基本上消除,其他相关症状也有所好转;无效:头痛偶尔还会犯,且痛感与以前并无明显差别。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2.0软件对临床试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并采用x2检验计数数据以(n/%),对比治疗前后的观察指标,P<0.05则表明其对比差异性显著。

2.治疗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疗效如下表所示:

表1: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0

16(40.0%)

12(30.0%)

12(30.0%)

70.0%

实验组

40

28(70.0%)

10(25.0%)

2(5.0%)

95.0%

x2

6.9152

P

0.0307

通过数据统计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远高于对照组的70%,两组数据存在较显著差异(P<0.05)。治疗三个月后通过电话回访,实验组的治愈率也高于对照组,其中有28名患者确认偏头痛未复发过。

2.2 分析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出台的《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2022版)》指出“偏头痛是位列第二的常见神经系统失能性疾病,但国内仍存在诊断正确率低、治疗不规范等问题”。基于此,排除家族遗传性因素之外,有较大比例患者的病因是长期低头伏案导致颈椎肌肉僵硬紧张或者颈椎曲度变直以及颈椎间盘蜕变、小关节错位、椎间隙变窄 或者钩椎关节增生都会直接卡压或者牵拉扭转椎动脉。因此,采取推拿手法治疗的治愈率不低,再加之颈椎旋转定位搬法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颈椎旋转定位搬法治疗颈行偏头痛具有更好疗效。在互联网时代,使用电脑、平板、手机等工具工作娱乐的人群不断扩大,因而造成颈椎病患者也日益年轻化,其很容易导致“偏头痛”这一伴随症状。应用颈椎旋转定位搬法治疗颈行偏头痛符合中医学机理,一是,依据经络学说的“通则不痛”,使用按摩手法矫正颈椎偏位而缓解压迫,促进经络畅通,是一种有效的施治方法;二是,颈椎体偏位和肌肉筋膜粘会造成气血淤积,应用颈椎旋转定位搬法治疗是从病根上进行矫正;三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不同病因治疗的重点有所不同,但核心是帮助患者快速恢复部分肢体的功能。

3.2 建议

目前,医学界对偏头痛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晰,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推拿按摩工作的验而言,急性偏头痛的多数病因是横突孔内的椎动脉向脑部供血受限,从而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因此应用常规推拿手法及颈椎旋转定位搬法治疗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另外,在接受中医康复治疗外,还要给患者自我调节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患病时做仰头、低头等单方向运动,以求放松肌肉,缓解颈椎动脉牵拉引起的痉挛,静止自由旋转动作,以免加重症状。第二,呼吸新鲜空气,增加大脑供氧,促进气血平衡;第三,热敷或适当自我按压颈椎,加速血液循环,缓解疼痛,避免因机体失调而造成严重后果。总之,康复治疗能够帮助患者矫正不正常的椎体偏位和训练颈部肌肉,但要想彻底治愈偏头痛,还要注意改变不良习惯和提高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业委员会.《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2022版)》[OL].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12.15.

[2]富高研.祛风活血方防治偏头痛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5(1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