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联合运动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3
/ 3

中医推拿联合运动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冯国强   徐锋  余桃春  张娟娟  向维聂通讯作者)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江西九江 332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推拿联合运动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诊治的18~70岁符合CSR诊断标准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试验组患者采用中医推拿联合运动康复疗法,每周治疗5次,每次60分钟,共治疗2周10次;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医推拿疗法,每周治疗5次,每次30分钟,共治疗2周10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临床疗效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患者田中靖久量表评分,颈椎后伸、左旋和右旋ROM显著增加,VAS评分显著降低,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患者田中靖久量表评分,颈椎前屈、左旋和右旋ROM显著增加,VAS评分显著减低,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田中靖久量表评分,颈椎左旋和右旋ROM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中医推拿联合运动康复治疗CSR,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改善颈椎ROM,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推拿;运动康复;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活动度

基金项目: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中医推拿联合运动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2021A227)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类脊柱退行性疾病,约占颈椎病发病率的60%。其临床表现为肩颈疼痛、麻木,颈部活动受限,且病情容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1, 2]。中医推拿和运动康复疗法在治疗CSR上应用广泛,疗效满意,具有疏通经络、疏通气血、松弛粘连的功效。然而,目前还没有探讨中医推拿联合运动康复治疗CSR有效性的研究。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医推拿联合运动康复治疗CSR患者的临床症状、疼痛、颈椎活动度的改善效果,为提高CSR临床疗效提供循证医学依据[3]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于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诊治的80例CSR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诊断标准:①沿脊神经根分布的颈肩疼痛和麻木综合征;②上肢根性疼痛、肌力减退,指端有麻木感;③椎间孔挤压和/或臂丛牵拉试验呈阳性;④核磁共振或CT检查显示出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管狭窄和神经根受压的表现[4-6]。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70岁之间;③能够配合完成治疗。排除标准:①中央椎管狭窄;②类风湿性关节炎;③前庭基底供血不全;④骨质疏松症;⑤可能影响诊断的疾病,如胸廓出口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颈椎病或颈部损伤术后患者;⑥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原发疾病;⑦无法忍受治疗或出现轴痛加重和/或神经根病等[5]。脱落或剔除标准:①依从性差,不能配合完成研究;②试验中引发不适或其他疾病;③个人原因要求退出。本研究已经获得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内容均已知情同意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试验组36例患者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48.36±1.81)岁,病程(7.67±4.74)年;对照组36例患者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4.81±1.94)岁,病程(8.53±4.1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实施

1.3.1  试验组治疗实施试验组患者在中医推拿手法的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训练,每周治疗5次,每次60分钟,共治疗2周10次。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翻书运动:患者四点支撑位于床面,一侧手支撑床面,另一侧手掌虎口卡在上斜方肌处,小鱼际抵住颈椎,保证颈椎与胸椎运动时不产生相对运动。肘关节缓慢向下触碰对侧前臂,再向外上方缓慢打开,感受胸廓的旋转。②抗阻运动:患者自然站立,一侧手自然下垂并抓住弹力带,对侧手斜上方进行抗阻运动。每个类型动作重复15~20次,换对侧手训练,完成2组。

1.3.2  对照组实施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医推拿手法,每周治疗5次,每次30分钟,共治疗2周10次。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穴位按揉法:患者俯卧位,医者揉按风府,从上往下轻揉颈椎棘突穴位至大椎,每个穴位揉按3秒钟。最后,从大椎沿冈上肌上缘依次点按,回至膀胱经二线往下点按附分、膏肓、神堂、膈关,回至膀胱经一线至膈俞长揉按,向上点按督俞、心俞、厥阴俞、肺俞、风门按至大杼,每个穴位点按3秒钟。②半棘肌按法:患者俯卧位,医者循头、颈、胸半棘肌和多裂肌“凸起处”,即压痛点揉按1分钟。③精准牵引法:针对颈3~4、颈4~5、颈5~6棘突间隙施以不同角度的针对性牵引,对于颈3~4关节问题控制颈部前屈15°牵引治疗,颈5~7颈部前屈30°牵引治疗,持续保持10秒钟。

1.4测量指标

1.4.1  临床症状评估采用日本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20分法(田中靖久量表)进行评估,分别从临床症状[4]

1.4.2  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定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评估,疼痛评分范围为0~10分(无痛~极痛)[5]

1.4.3  颈椎活动度评估采用通用量角器测量受试者的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

1.4.4  临床疗效评估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疗后,患者通常被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或“无效”。X1、X2、X3、X分别为治愈数、显效数、有效数和总患者数,总有效率=X1+X2+X3/X[6]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6.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数[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田中靖久量表和VAS评分比较。

表1 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诊治的两组GSR患者

治疗前后田中靖久量表和VAS评分比较(分,

组别例数

             田中靖久量表

  视觉模拟评定量(VAS)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

试验组    36

10.47±3.50

15.92±3.44ab

-6.292

0.000

4.65±2.01

2.38±1.83ab

5.069

0.000

对照组    36

11.58±3.64

13.31±3.74a

-3.953

0.001

4.11±1.97

3.65±2.03a

2.308

0.000

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标有“a”项表示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标有“a”项表示P<0.01

2.2两组患者颈椎ROM评定结果比较

表2 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诊治的

两组GSR患者治疗前后颈部ROM评分比较(°,

活动

                试验组(n=36)

    对照组(n=36)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

前屈

33.47±7.82

36.31±9.48

-2.076

0.068

31.94±9.58

34.03±9.70a

-1.927

0.028

后伸

35.00±10.00

39.69±9.04b

-1.871

0.003

36.67±10.42

38.33±11.46

-3.341

0.070

左侧屈

34.25±12.97

33.97±7.80

1.120

0.844

40.56±13.51

37.36±15.28

1.151

0.196

右侧屈

35.17±13.78

34.58±7.11

1.117

0.934

36.81±16.61

33.61±8.91

0.270

0.256

左旋

33.19±10.36

43.89±10.15bc

-2.667

0.000

31.53±8.44

33.61±8.91a

-5.162

0.017

右旋

35.14±10.79

46.25±12.50bc

-2.395

0.000

31.67±7.84

34.03±1.58a

-5.007

0.045

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标有“a”项表示P<0.05,标有“b”项表示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标有“c”项表示P<0.01

2.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3 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诊治的

两组GSR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试验组     36

12(33.3)

17(47.2)

7(19.4)

0(0)

36(100.0)

对照组     36

7(19.4)

9(25.0)

10(27.8)

10(27.8)

26(72.2)

χ2

15.483

P

0.001

讨论

中医推拿为我国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医者通过揉按、拿捏、横推肩背部的膀胱经、督脉腧穴与经络,以抵御外邪侵袭、避免气血不和,缓解项背强痛、酸麻无力之感。在中医推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运动康复手段有助于锻炼颈部深层肌肉和肌群,松解关节粘连,拉长脊神经,改善血液供应,从而缓解肩颈部的疼痛和僵硬[7]

在中医推拿的基础上增加运动康复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CSR患者的颈部ROM,提高CSR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其原因在于,中医推拿通过缓解颈肩背部肌肉的痉挛,恢复颈椎生物力学平衡来治疗CSR,而运动康复训练如抬头、旋转胸椎能够调节颈部生物力学,使失活的局部稳定肌肉恢复功能,刺激颈椎深层的稳定肌,重建恰当的肌肉控制模式,促进颈椎的复位。2种治疗手段相辅相成,共同促进CSR患者异常颈椎结构的矫正和复位。本研究结果证实,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田中靖久量表评分、VAS量表评分、颈部左旋和右旋ROM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同时,试验组患者的治愈率(33.3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19.4%),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10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72.2%)。综上所述,中医推拿联合运动康复治疗CSR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增加颈椎活动度,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Wang P, Zuo G, Du S Q, et al. Meta-analysis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chiropractic on cervical spondylosis radiculopath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rotocol [J]. Medicine, 2020, 99(5): e18851.

[2]   Chen B, Zhang C, Zhang R P, et al. Acupotomy versus acupuncture for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protocol of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BMJ open, 2019, 9(8): e029052.

[3]   Wang C, Gu Z, Yu J, et al.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Long chiropractic treatment on patients with neurogenic cervical spondylosis: 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Medicine, 2022, 101(9): e28861.

[4]   郑娟霞, 郑娟丽, 黄碧芳, 等. 火龙罐在气滞血瘀型项痹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护理研究, 2022, 36(20): 3755-7.

[5]   戴兰芳, 郑丽娟, 李贤术. 温通刮痧疗法在社区治疗颈型颈椎病中的应用及对病人VAS评分的影响 [J]. 全科护理, 2022, 20(20): 2804-7.

[6]   Dai W, Wang X, Xie R, et al. Acupotomy combined with massage for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A protocol for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Medicine, 2020, 99(32): e21587.

[7]   苏德华. 颈胸椎手法结合功能训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D]; 北京体育大学, 2017.

冯国强(1989.2),男 汉族 江西九江人,硕士,科主任,从事肌骨康复研究。

徐锋(1986.11),男 汉族 江西鹰潭人,硕士,主治医师,从事临床康复研究。

余桃春(1989.7),男 汉族 江西九江人,本科,主管治疗师,从事肌骨康复研究。
 

张娟娟(1993.2),女 汉族 江西九江人,硕士,主治医师,从事临床康复研究。

向维聂(1966.7),男 汉族 江西九江人,硕士,教授,从事传统中医康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