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心储备功能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3
/ 2

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心储备功能的影响观察

杨萌 

   陕西省人民医院  710068

【摘要】目的观察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心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者均为心力衰竭患者,共52例,选择时间即2021.07-2023.07。按掷骰子法平均分组,传统组与研究组各有26例患者,其护理方案依次为传统护理、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评析、处理各组的生活质量、心储备功能、患者依从性。结果:对比生活质量、心储备功能、患者依从性,护理后研究组均高于传统组(P<0.05)。论:将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应用到心力衰竭患者中,可增强患者心储备功能,维持良好生活质量,提高患者依从性,推荐使用。

【关键词】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心力衰竭;生活质量;心储备功能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进展的最终阶段,以呼吸困难、乏力、水肿为主要表现,如未积极治疗,严重者失去生命[1]。在临床上,用药治疗较为多用,以此缓解患者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但心功能康复进程较慢,需采取适宜护理方式进行管控,加快患者病情恢复。本文对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心储备功能的影响进行观察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患者均已确诊心力衰竭,共52例,其选择时间为2021.07-2023.07。以掷骰子法平均分组,即传统组与研究组,各自含有26例患者。传统组中年龄区间:58至82岁,平均:(70.24±3.69)岁,且男女各自有16例与10例。研究组中年龄区间:59至81岁,平均:(69.92±4.35)岁,且男女各自有15例与11例。评析、处理各组的临床信息,波动性较弱(P>0.05)。

1.2 方法

1.2.1 传统护理(传统组)

    由心内科护理人员执行传统护理服务,主要包括记录患者个人信息、监测生命体征波动、进行面对面宣教、予以情绪纾解、规范日常饮食、指导遵医用药、告知危险因素等。

1.2.2 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研究组)

除需传统护理内容外,还需执行标准化心脏康复内容,具体内容如下:(1)构建康复护理团队:由心内科工作护士组成,均需要进行集中学习,掌握心脏康复护理内容,训练具体技巧,以此提升综合实力,便于日后服务患者;定期进行专业考核,评估护士专业水平,及时进行强化培训,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人员。(2)进行康复知识宣教:积极服务患者,构建友好护患关系,利用简单易懂的话语为患者传授心力衰竭疾病知识与康复训练知识,拓展患者相关认知,减少陌生情绪,提高患者配合度。(3)予以心理康复护理:耐心倾听患者心声,积极答疑解惑,了解患者情绪状态,合理纾解负性情绪,维持乐观心态;由成功康复者现身说法,传授患者成功经验,激发康复信心。(4)展开心脏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心功能等级制定适宜的康复训练方案,如心功能等级为I级者,需要进行爬楼梯训练,每次爬1-2层,一日进行两次;心功能等级为II级者,需要进行室内活动,以步行训练为主,每次训练时长20min左右,一日进行两次;心功能等级为III级者,一般卧床静养,在病情稳定后可进行床旁活动,以床旁站立、行走为主,需由家属或护理人员搀扶,每次训练10min,一日进行两次。注意在训练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防范不良事件发生。

1.3 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参考标准为SF-36量表,得分区间0-100分,且越高越佳。心储备功能共涉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与6min步行距离两项。患者依从性参考标准为李克特量表,得分区间1-5分。≤3分不依从,反之依从。患者依从性(%)=(患者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4.0软件包进行各组数据分析处理,对生活质量与心储备功能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执行t检验;对患者依从性使用(n%)表示,执行X2检验。评析、处理各组研究数据,波动性较强(P<0.05)。

  1. 结果

2.1 对比生活质量、心储备功能

相较于传统组而言,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心储备功能更高(P<0.05),如表1。

表1  生活质量、心储备功能对比(

组别

例数(n)

生活质量(分)

左心室射血分数(%)

6min步行距离(m)

研究组

26

92.45±4.67

50.24±6.81

480.29±23.58

传统组

26

87.61±5.38

44.67±6.03

443.52±25.84

t值

-

3.4578

3.1224

5.3596

P值

-

0.0011

0.0030

0.0000

2.2 对比患者依从性

相较于传统组而言,护理后研究组的患者依从性更高(P<0.05),如表2。

表2  患者依从性对比(n%)

组别

例数(n)

患者依从性(%)

研究组

26

25(96.15)

传统组

26

19(73.08)

X2

-

5.3182

P值

-

0.0211

  1. 讨论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心脏病,患者往往需要到心血管内科进行诊治。在为此类患者治疗同时予以科学护理方式有助于改善患者心态,加快患者病情恢复。以往的传统护理虽可发挥护理作用,但缺少心脏康复方面内容,护理效果不佳,康复进程较长

[2]。而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是一种以康复护理为主的方式,通过构建康复护理团队,进行集中学习,定期进行考核,以此提高综合实力,便于日后服务患者;通过进行康复知识宣教,强化患者康复认知,提高相关服务的依从性;通过予以心理康复护理,纾解患者负性情绪,调节患者心态,利于身心健康恢复;通过展开心脏康复训练,针对不同心功能等级患者予以相应的康复训练,以此改善患者身体素质,加快心功能恢复,缩短康复进程[3-4]。本研究表明,研究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心储备功能均高于传统组,且患者依从性也较高(P<0.05)。

总而言之,为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研究护理方式的效果较理想,能够改善患者心储备功能,提升患者依从性,利于更好的进行日常生活,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黄丽玲,薛水兰,黄雪花.心脏康复护理联合自我效能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理状况及心功能的影响[J].循证护理,2023,9(01):185-187.

[2]朱华梅.心脏康复运动辅以情绪管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2,10(13):34-36+23.

[3]蒋苏皖,邢娜娜.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心储备功能的影响评价[J].中国标准化,2022(14):237-239.

[4]武琳蓓.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流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21,45(24):2647-2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