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桩基完整性检测工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5
/ 2

建筑工程桩基完整性检测工作分析

邓署冬

广东聚科源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广东中山 528400

摘要:当前,随着住房建设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受各种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因此,采用科学的工程质量检测技术就显得尤为必要。当前,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检测体系,主要是明确项目工程具体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国内专家学者则以质量分层为依据,制定了质量检测评价标准。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地基完整性检测工作进行了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完整性;检测分析

引言

地基基础结构是民用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承重体系,其强度性能及承载能力需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的建设标准,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和使用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总结了桩基完整性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民用建筑工程桩基完整性检测技术的优化策略,确保民用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结构的施工质量能达到现代化民用建筑的施工要求。

1建筑工程桩基完整性检测技术

1.1声波透射检测技术

在检测基桩完整性时,首选超声透射检测方法。超声波透射检测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利用超声波对混凝土桩的声学参数进行采集和传播。声波透射法检测桩的工作原理是经发射换能器向诸如混凝土的固体介质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过程中经过物理特性调制,再经接收换能器接收超声波,声波仪接受到超声波信号,再经过分析研究,来确定桩内部缺陷的位置、大小和性质。混凝土是一种多相非均匀的复杂的多孔结构,其内部有许多不同声阻抗的声学界面,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过程中会出现众多复杂的声学现象,比如反射、折射、散射、波形发生畸变或多种现象杂揉在一起。用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质量情况时,通过观察和分析超声仪器中的声学参数:声速、波幅、频率等,来判断桩的质量情况。另外,检测人员需要对不同高度的超声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进而对缺陷范围、空间位置、性质等予以准确区分。在此环节,声管是探测器的主要检测通道,在实际现场检测过程中,堵管的情况比较常见,实施检测工作前,检测人员需要按照规范和相关要求将预埋声管疏通,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检测各剖面,出现异常情况,应采用。为提高检测效率,确保能顺利完成检测任务。

1.2低应变反射波检测

我国基桩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方法较多,其中低应变反射波法以其设备轻便、费用经济、操作快捷、结论准确而被广泛应用。低应变反射法是检测指在桩顶施加一个动态力,同时桩身土壤体系在激振力的作用下产生动态响应,同时采用传感器在桩顶获取瞬态激振后的动态响应信号,通过波动理论与振动理论以及应力波的传播规律,对信号的时域分析或传递函数分析来对桩身结构完整性进行判断。

当纵波沿着无限长直杆进行传播时,它将沿某一方向前进,将能量输送到无限远处。但在实际的应用当中,杆的长度是有限的,当波与杆端相遇时,根据边界条件,纵波将会在端部边界发生反射或透射的现象。当应力波传到桩底时就会接触到相比桩身更为柔软的士地界面,此时会发生与入射波同相位的反射现象,因此反射回来的波与入射波同相位,形成驻波。由于反射波和入射波相位相同,因此在反射点处会有明显的波幅增加,形成全反射现象。而在相反情况下,应力波传到桩底然后接触到相比桩身更为坚硬的岩层界面时,此时会发生与入射波反相位的反射现象,因此反射回来的波与入射波存在相位差,并且发生叠加,形成驻波,形成半波损失反射现象。不论是以上哪种情况,只要当应力波沿着桩轴线在垂直于界面的情况下,进入到另外一种介质中去,那么对于两种介质就都会发生扰动现象,而应力波分别向两种介质进行传播,因此,会在介质分界面上发生反射以及透射现象。在检测基桩完整性时,需要先进行随机抽样,对于存在疑问的桩体应优先进行抽检,为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准度,需要先凿除桩顶浮浆或受损部位,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确保桩顶表面平整无积水。利用应力波的性质,当桩身某一区域出现扩、缩颈或夹泥截面等问题时,介质阻抗会随之发生变化,致使部分波产生反射抵达桩顶,与此同时利用激振传感器对相关数据进行测试和记录,由此对桩身完整性进行精准评估,完成桩完整性检测任务[1]

1.3钻芯法检测

 该方法简单、方便、适应性强,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检测效率。具体操作中,岩芯钻探检测法可对桩长、桩体完整性、混凝土强度指标及沉积物厚度等进行同步检测,借助钻芯技术提高检测水平,保证检测结果的全面性。实施钻探检测技术时应注意,钻探的钻机和钻头应符合检测标准及行业规范,从根源把控好混凝土芯钻探检测技术的操作效果,确保芯样质量。

2建筑工程桩基完整性检测技术优化措施

2.1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

在内部监督方面,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加强对检测人员和检测设备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各项检测规范和标准,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检测质量和效率。与此同时,加强对检测数据的管理和使用,建立数据质量评价制度,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例如,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CIQ)在对进口建筑材料进行检测时,要求检测机构建立完善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并接受CIQ的监督和评估,以保证检测质量的可靠性。外部监督方面,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参与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检测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同时,建立投诉处理和纠纷解决机制,公开和透明地处理各方投诉和纠纷,公开披露检测结果和处理过程,增加监督力度和信任度。例如,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检部门通过抽样检测、现场检查等方式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抽查,对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进行通报、处理和追究责任,提高了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同时,国内也有许多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了建筑工程的监测和检测。这些机构通过检测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材料选择、设计、施工到验收等方面全面检测,确保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2]

2.2检测技术和检测仪器设备要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对建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所采用的检测技术也要求采用多种工程材料和专门的施工设备以及高质量的仪器设备。这些设备在当前工程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是也产生了多种多样的问题,一些问题比较严重,会影响整个建筑物的质量。检测工程人员来掌握最新的技术,使用高端的检测仪器设备,检测仪器设备也会随着当前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因此检测公司还要加强检测人员的专业化能力的提升,给一线检测工作提供更多的人才、物力保障支持。检测单位引入新型检测仪器设备,否则就会造成检测技术落后,影响整体的建筑项目质量。所以需要能够快速发现这些问题,并予以处理。

2.3完善检测制度和法律法规

检测工作对于当前建设项目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有规范的检测规章制度、检验法律法规,使工程检测更加合法。检测单位应当科学制定详细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按照检测规定进行检测。这样能够规范检测人员的行为,还可以让检测人员更好地控制检测质量。用户和检测单位之间还需要沟通,检测单位需要明确客户的检测要求,要大力促进企业与客户之间稳定合作,能够有助于强化建设工作的落实,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2.4检测人员的管理

工程质量测试人员是专门负责对工程质量进行测试和检测,并进行具体测试工作的一群人。他们是测试和测试的中心,他们自身的专业水平就是检测单位的整体水平,他们的职业水准越是高,则行业的职业水准也就越是高。专业的工程品质检测部门和实验室应当确保本单位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受过相关培训,考核等,可以对专业的仪器进行熟悉的操作,并对其进行测试,并对其进行评估,并取得相关能力的确认。对检验工作的要求是:要有规律地对检验工作进行系统的训练与研究,要学会运用各种检验技术,并结合目前的技术发展状况,确定其培训目的。在外聘技术力量时,必须保证其具有足够的职业素质,并根据实验系统的需求制定相关的监管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对检验工作进行了经常性的培训考核等,并对检验工作进行了有效的监管,从而使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使检验结果客观、公正、准确、可靠[3]

结束语

地基基础结构是土木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结构组成部分。基础结构的稳定性、桩的完整性、承载力等性能指标决定了民用建筑上部结构的安全可靠性。随着建设工程不断突破新高,传统的基础检测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高质量工程的检测需求,因此,需要在实践中对桩基完整性检测技术进行充分掌握,应当配合使用高精密检测仪器,进一步提高地基基础检测技术的应用水平,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度,为建筑施工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余盛.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策略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2):15-16.

[2]李媛.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9(08):189-190.

[3]李万福.试论做好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对策[J].山西建筑,2018,44(33):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