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诊断科普文章

/ 2

病理诊断科普文章

高霞

雅安市人民医院  四川雅安  625000

病理诊断科是一门应用病理学原理和技术,对人体组织或细胞进行检查和分析,以确定疾病的性质、原因、发展和预后的医学科学。在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肿瘤等疾病而言,病理诊断可以说是诊断的“金标准”,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关于病理诊断科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促进大家对这一门医学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1. 病理诊断是干什么的?

对人体组织或细胞进行检查和分析,以确定疾病的性质、原因、发展和预后的医学科学。病理诊断科的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病理:通过手术切除、内镜活检、细针穿刺等方式获取人体组织,经过固定、取材、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一系列处理,制成石蜡切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变化,诊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它在诊断肿瘤等疾病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地位。

细胞病理:通过脱落、刷取、印片、穿刺等方式获取人体细胞,经过固定、染色等处理,制成涂片或印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诊断疾病的性质和来源。细胞病理是诊断宫颈癌等疾病的重要手段。

免疫组化病理: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显色反应,把组织细胞内特异性抗原标记出来,通过显微镜观察的一种技术。免疫组化病理可以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对肿瘤细胞增生程度、恶性程度、分期分级、预后评估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免疫组化病理也可以指导肿瘤治疗,如靶向治疗等。

分子病理:通过检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基因、染色体、蛋白质等分子水平的变化,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为临床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依据。分子病理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前沿领域,如基因检测、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

  1. 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的适应症有很多,在许多情况下都可以通过病理诊断来为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支持,通常来说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第一类是疑似肿瘤或肿瘤性质不明的患者,需要通过病理诊断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分期、预后等,以指导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方案。例如,乳腺癌、肺癌、胃癌等。

第二类是疑似感染性或免疫性疾病的患者,需要通过病理诊断鉴别不同的病原体或免疫反应类型,以指导抗感染或免疫调节等治疗方案。例如,结核病、真菌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第三类是疑似遗传性或代谢性疾病的患者,需要通过病理诊断发现特异性的组织或细胞变化,以指导遗传咨询或代谢调节等治疗方案。例如,地中海贫血、肝豆状核变性等。

第四类是疑似其他原因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或损伤的患者,需要通过病理诊断评估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状态,以指导器官移植或修复等治疗方案。例如,肾功能不全、心肌梗死等。

3.病理诊断的流程是怎样的?

病理诊断通常是在实验室进行的,而不需要患者参与。病理诊断的过程是将获取的组织或细胞经过固定、取材、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一系列处理,制成石蜡切片或涂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变化,根据病理学知识和经验,结合临床资料和其他辅助检查,做出诊断性判断。这些步骤都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而不是患者本人。患者只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提供合适的组织或细胞标本,如手术切除、内镜活检、细针穿刺等方式。这些方式一般都是在门诊或住院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不是在实验室。患者提供标本后,就可以等待病理报告的结果,一般需要几天到几周的时间。病理报告会记录标本的来源、处理、结果和意义,以及对治疗和预后的建议。

4.病理诊断的风险

病理诊断通常需要进行穿刺活检,即用特殊的针头从疑似异常的部位取出一小块组织或细胞。穿刺活检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程度和治疗方案。它通常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诊断方法,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和并发症,具体取决于穿刺活检的部位、方法和目的。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以下其中:

第一是出血。穿刺活检可能会导致出血,尤其是在血管丰富的部位,如肝脏、肾脏或肺部。出血通常很轻微,不需要特殊处理,但有时可能会严重到需要输血或手术止血。

第二是感染。感染。穿刺活检可能会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染,尤其是在有慢性感染或免疫系统低下的患者中。感染可能会导致发热、红肿、脓液分泌或脓肿形成。感染通常可以用抗生素治疗,但有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第三是疼痛。穿刺活检可能会引起轻度到中度的疼痛,尤其是在敏感的部位,如乳房、甲状腺或骨骼。疼痛通常可以用局部麻醉或止痛药缓解,但有时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或影响日常活动。

第四是组织损伤,穿刺活检可能会损伤周围的正常组织,导致功能障碍或畸形。例如,在肺部穿刺活检中,可能会导致气胸(肺部塌陷)或气胸积液(胸腔积液),影响呼吸功能;在心脏穿刺活检中,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或心包积液,影响心脏功能。

不过虽然病理诊断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它的风险发生概率是相当低的,根据一项数据统计显示,穿刺活检的并发症概率为5.2%,最常见的是气胸,其次是出血和感染。因此我们不能看出穿刺活检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低,而且往往也并不严重,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在进行病理诊断之前,我们必须要充分了解相关风险。

  1. 病理诊断时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项?

首先患者要和医生充分沟通,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药物和补剂,特别是可能影响血液凝固的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可能造成出血风险。

其次,病理诊断的类型相对较多,有些需要禁饮禁食或是排空小便,如果有相关要求,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守,以免对病理检查造成负面影响。

另外,常规病理学检查病理报告一般需要3~5个工作日出具,等待病理报告时,要保持耐心和信心,不要自行上网查询或轻信网络信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焦虑和误解。

以上就是关于病理诊断的一系列相关知识科普,总而言之病理诊断在许多类型疾病的诊断中,尤其是肿瘤疾病。是一种既有价值且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我们必须要对其有足够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