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团体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对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积极心理学团体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对照研究

杨喆

北京市大兴区心康医院 北京 1026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与探讨实施积极心理学团体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方法:本次随机抽取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8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组对照干预分析。8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模式,常规干预治疗40例命名为对照组,实施积极心理学团体治疗模式干预的40例命名为实验组,分析实验两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后的社会功能、自尊评定得分、康复疗效评定得分。结果:实验组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经积极心理学团体治疗模式干预后,治疗效果显著,其中实验组患者康复疗效、自尊、社会功能评分优势,P<0.05,有实验价值。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积极心理学团体治疗模式的有效干预,有助于患者社会功能康复,且疗效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康复;团体治疗

精神分裂症属于严重的精神疾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致残率,以回避社交、生活懒散等为主要表现,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康复期的患者随着自知力的逐渐恢复,会产生强烈的病耻感,自我贬低,缺乏自尊和自信,产生自责和失落的情绪,常常表现为悲观绝望,减少或回避人际交往,这种恶性循环更进一步影响到疾病的康复过程【1】。因此,我院将实施积极心理学团体治疗模式对其进行康复干预,以期达到恢复患者社会功能以及提高社会康复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随机抽取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8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将8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抽样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模式,实施常规治疗的40例命名为对照组,年龄20-50岁,平均(35.25±2.46)岁,实施积极心理学团体治疗模式的40例命名为实验组,年龄18-52岁,平均(35.52±2.39)岁,P>0.05。

1.2方法

对照组的4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干预方式,实验组患者接受积极心理学结构化封闭团体干预,治疗周期为6周,每周2次。具体实验过程:为提高患者参与度和被关注的体验进行针对性的活动设计,在治疗开始前,做足充分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团体治疗开始时,首先心理治疗师向全体成员做自我介绍,并讲解本次团体治疗的目的和优势,积极心理学的工作特点和治疗规范、活动过程【2】。使患者对接下来的活动步骤做好心理准备。然后让每个患者以此向大家做自我介绍;一般由两到三个活动组成,每个活动结束后让患者轮流分享个人感受,尽量保护患者自尊心,及时发现患者每一次在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资源,并给予肯定,鼓励患者积极表达意见,或对他人的一些看法。最后全体成员挨个回顾本次的活动的体会和收获,或对本次活动做出评价【3】

1.3观察指标

通过统计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社会功能评分、自尊评分、康复疗效评分作对比,并将其作为本次观察目标,利用表格的形式呈现。

1.4统计学与方法

调研中所有数据资料全部运用SPSS23.0系统实行专业分析,当中计数数据运用(x±s,%)代替,两组差别比照运用t、X2检测。若两组比照结果P<0.05,则说明干预有统计学效应。

2.结果

经过分析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其效果更佳,存在讨论价值 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比较(x±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0

52.76±5.13

80.97±6.27

实验组

40

51.89±5.18

92.01±3.54

P值

P<0.05

P<0.05

经过分析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自尊评分高于对照组,其效果更佳,存在讨论价值 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自尊评分比较(x±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0

19.50±4.378 

22.40±3.836 

实验组

40

20.10±3.806 

20.50±3.266 

P值

P>0.05

P<0.05

经过分析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康复疗效评分高于对照组,其效果更佳,存在讨论价值 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康复疗效比较(x±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0

51.30±39.721

49.10±22.937

实验组

40

50.70±21.807

35.40±41.730

P值

P>0.05

P<0.05

  1. 讨论

积极心理学团体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具有的促进作用。积极心理学是把整体人作为实验对象,不仅能看到疾病,同时发展到患者个人的潜能,患者通过心理治疗,促进患者自我认知的提升,不仅可以增强希望和信心,同时可以调动个体潜能的发展【4】。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新的研究视角,主要聚焦人类幸福、力量和潜能发挥,推动患者采用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采用更佳积极和健康的行为,有效提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人际关系和情感的积极体验,改善消极的自我认知

5-6

综上所述,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积极心理学团体治疗模式,不仅有助于患者社会功能康复,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康复疗效,值的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顾秀华、赵惠英、孔凡贞.积极心理学理论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 2021,37(30):140-141.

[2]高松红、唐娜、张艳华.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 2022,17(01):81-82+107.

[3]蔡蔓蕻.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22,38(05):105-107.

[4]张美英、高静静、王尧.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 2022,17(18):201-203.

[5]曹书改.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作用[J].黑龙江中医药. 2021,50(05):185-186.

[6]吴小琴、郑莉丽.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7(07):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