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封闭病房的应用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封闭病房的应用探索

李慧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610000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封闭式精神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住我院精神科病房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另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住我院精神科病房的60名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在护理文书书写、基础管理、安全管理、消毒隔离等方面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67%(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提高精神科封闭病房的护理质量,降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精神科封闭病房;护理质量

精神科病房是高风险科室,这一区域的护理工作不仅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质量,还与患者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根据调查,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缺乏自主行为能力、对治疗的抵抗力以及对医护人员的伤害,护理风险很高。护理风险管理通过优化和整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如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达到有效控制护理风险的目的。避免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安全已成为临床护理的重要措施。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封闭病房的应用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住我们精神科病房的6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入院的另外60名患者为观察组。所有入选患者均为男性。对照组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7.35±5.23)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7.65±3.22)年;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30例,躁狂8例,抑郁症12例,强迫症5例,智力迟钝伴精神障碍5例。观察组年份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7.90±5.85)岁;病程5个月~15年,平均(7.45±3.17)年;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28例,躁狂10例,抑郁症10例,强迫症6例,智力迟钝伴精神障碍6例。两组之间的一般数据比较没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表明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 :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精神障碍的描述;健全的身体机能;年龄≤60岁;这些家庭成员已获得入住精神病病房的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伴有血液系统疾病或肿瘤的患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残疾人或肢体功能障碍。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病情, 按医嘱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 (健康指导、 日常照护),实施常规安全管理措施 (频繁查看病房、 随时留意患者行为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风险管理, 具体内容如下:

(A) 制定风险评估表:我们医院的一个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将制定一份风险评估表,包括自杀风险、暴力风险、走失风险、毁物风险、跌倒/坠床风险、噎食风险。将对患者进行仔细评估,并对高危人群启动相应的危机预防和风险管理。(B) 意外风险管理:①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定期检查患者床单和个人物品,发现危险物品及时清除;②不断改进现有的环保设施,确保设施更加人性化,如在厕所里放置防滑垫,在散热器里安装防烫设备,增加淋浴设备;③由于患者的特殊心理特征,一些不良医疗事件是无法预防的。因此,成立了专门的风险管理团队,及时评估病房潜在的护理风险,并及时制定自杀、跌倒等多项应急计划。添加家庭成员同意书签、就诊时携带物品签名等系统,确保每一步都有依据。(C) 护理人员风险管理:①定期加强培训。新护士需要接受不少于3个月的培训,了解精神疾病、护理操作等。只有通过评估才能进入病房,并需要一对一辅导。同样,他们需要通过考核才能独立上岗;②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法律意识、伦理道德意识,所有护理人员都需要学习医疗法律知识。同时,患者的隐私应该得到尊重,不应该被愚弄或嘲笑;③合理解决护理人员配备问题,实行弹性排班,有特殊需要或必要时安排专班,如户外活动、用药等,护士长应合理安排护理人员;④根据《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内容,进一步明确工作内容和奖惩制度,加强安全管理,护理人员应准确、如实记录护理监测情况,规范护理文书书写;⑤探索更多与患者的沟通技巧,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理解正常和异常心理的交织,帮助患者减少心理因素或家庭和社会对自身的影响,唤醒患者的自尊和自爱心理,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4 观察指标 ① 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包括护理文书书写、基础管理、安全管理、消毒隔离。每个项目的最高得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护理质量越好。比较两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包括自杀、丢失、摔床、物体损坏、烧伤等。

1.5 统计学 处理 采用 SPSS 20.0 统计 软件分析数据 。 计数资料以 n (%) 表示, 行 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 x ± s 表示, 行 t 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 护 理 质量比较 观察组 的 护 理 文 书书 写 、 基础管理 、安全管理及消毒隔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 1。

表 1 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x±s, 分)

2.2 两组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6.67%, 低于对照组的 21.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2。

表 2 两组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n (%)]

3 讨论

与其他科室相比,精神科封闭病房治疗患者往往失去责任,导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高,医护人员往往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因此,加强精神科封闭病房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护理风险分为可预见风险、不可预见风险和一般可预防风险,而精神病患者受疾病症状影响,风险不可预测。传统的护理管理更侧重于根据医嘱进行工作,目前无法满足精神科封闭病房的护理需求。护理风险管理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可以识别和处理现有或潜在的风险,并通过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建立患者安全管理体系、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和医院损失、减少医患矛盾、提高护理质量来控制风险。在本研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而观察组通过建立风险评估、及时启动风险预防计划、加强意外风险管理和强调护理人员管理来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护理文书书写、基础管理、安全管理、消毒隔离等方面的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封闭病房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利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提高精神病封闭病房的护理质量,降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 王蕾.心理月刊,2021

[2] 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封闭病房的应用价值. 李贤慧.心理月刊,2020

[3] 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张兰达.中国卫生产业,2018

[4] 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封闭病房的应用价值. 王佃梅.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

[5] 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病房安全应用的效果分析. 王海妹.中国卫生产业,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