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检测透视中职预防保健工作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4
/ 2

从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检测透视中职预防保健工作应用探讨

苏彩明

茂名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525100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从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检测透视中职预防保健工作。方法:对2020年5月到2023年5月期间,中职学校新生予以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检验结果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按照调查结果明确到,中职学校新生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不断的下降,经过接种乙肝疫苗能够保护的人数不断的增加。结论:在接种乙肝疫苗之后可以有效的保护及降低乙肝的发病率,中职学校应该做好预防乙肝疾病的保健工作,促使学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检测;中职;预防保健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我国感染率约为10%。根据疾病进展,乙型肝炎可分为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两大类。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发病初期有转氨酶高,以及黄疸等表现,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乙肝病毒可以被彻底清除;而慢性乙型肝炎很难彻底根除病毒,患者病程往往在半年以上,肝功能持续或反复的出现异常[1]。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和性接触进行传播,乙型肝炎病毒隐性感染后对人体的身体健康危害较大;如发现身边人患有乙肝,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及时对症处理。学校是人群聚集的区域,因而应该加强对传染疾病的预防,有调查明确到,中职学校发生传染疾病的概率最高的是乙型肝炎[2]。因而应该加强对中职学校乙型肝炎预防工作的开展,以降低本疾病的发生率,避免危害到更多的学生。此次就从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检测透视中职预防保健工作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到2023年5月期间,中职学校新生予以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检验结果,选择13343人,男性7350人,女性5993人,年龄最小值是15岁,最大值是19岁,均值(17.63±1.03)岁,其中包括83%学生属于省内人,17%属于省外人。纳入标准:完全掌握此次研究目的并签署同意书;高依从性;排除标准:全身感染疾病;严重器官障碍性疾病;精神病或交流不畅;严重慢性疾病。

1.2方法

在学生进校的时候采集静脉血液标本,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其的HBsAg(乙肝表面抗原)、HBsAb(乙肝表面抗体)指标的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检测后学生乙型肝炎病毒阳性结果及阴性结果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利用软件SPSS25.0处理,计量、计数资料用x±s、(n,%)表示,差异性对应t、2检验;依据:P<0.05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乙肝表面抗原的抗体检验结果

表1 乙肝表面抗原的抗体检验结果(n,%)

检验结果

人数

HBsAg(+),HBsAb(-)

64(0.48)

HBsAg(-),HBsAb(-)

6547(49.07)

HBsAg(-),HBsAb(±)

3211(24.07)

HBsAg(-),HBsAb(+)

3521(2639)

2.2 三个年级新生的乙肝表面抗原的抗体检验结果

对于三个年级新生的乙肝表面抗原的抗体检验结果而言,调查结果发现,中职学校新生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在不断的下降,在接种乙肝疫苗之后能够保护更多的人群。见表2:

表2 三个年级新生的乙肝表面抗原的抗体检验结果(n,%)

年级

人数

HBsAg(+),HBsAb(-)

HBsAg(-),

HBsAb(-)

HBsAg(-),

HBsAb(±)

HBsAg(-),

HBsAb(+)

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

4017

20

2014

803

1180

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

4408

22

2182

1131

1073

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

4918

22

2351

1277

1268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造成肝脏炎症、坏死直至纤维化的过程,其是中国最常见的肝炎类型,乙肝病毒感染后,有些患者呈急性经过,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恶心,肝区不适,肝功生化指标明显异常;部分患者会呈现慢性经过,肝功反复异常,病情迁延不愈,慢性乙型肝炎如果不进行正规的治疗,疾病会缓慢进展,可以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的可能[3]。因此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来进行全面预防乙型肝炎,防止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以后造成肝癌、肝硬化等最终结果,往往其治疗非常困难。

学校中的学生人数比较多,应该积极的抑制乙肝病毒的传播,加强传染疾病的防治一直以来便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加强对该病的防治需要从新生抓起[4]。以上结果是,中职学校新生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不断的下降,经过接种乙肝疫苗能够保护的人数不断的增加,因而应该积极的做好预防的相关工作,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在控制乙肝病毒传播中,主要措施为:第一,学校需要和乙肝携带者进行沟通,积极的予以心理干预,促使学生的负性情绪得到化解,引导其了解乙型肝炎和治疗的相关知识,检测指标的作用,掌握身体中抗原抗体机制。第二,对乙肝学生加强管理,支持其积极的治疗疾病,如果疾病比较轻微,可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学习;教师也要为其实施心理干预,促使其的心理负担有所消除,缓解内心的顾虑,积极的配合治疗。第三,加强管理乙肝病毒的携带者,促使学生了解自身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而可以纠正错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更好的控制住病情;同时学校应该对学生隐私进行保护,注意观察学生心理状态,避免其因为心理太过于脆弱,处于不良的事件。第四,对于携带乙肝学生学习应该为其建立档案,定期予以肝功能检查,便于尽早明确疾病的变化情况。第五,学校应该对易感人群加强保护,以不同的方式宣传教育乙型肝炎的知识,促使学生可以掌握对乙肝疫苗接种的目的和作用;针对第一次接种无应答学生应该再次接种,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学生健康体检,对其的乙肝状况进行检查,将隐匿的风险检查出来;同时宣教乙肝预防内容,降低该疾病的发病率。

综上所述,于接种乙肝疫苗后能够显著的保护及降低乙肝的发病率,中职学校应该做好预防乙肝疾病的保健工作,促使学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宋洁玉,单璞,李树香,等. 抗原抗体复合物型治疗性疫苗(乙克)临床研究中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下降的分析与启示[J]. 微生物与感染,2021,16(05):298-303.

[2]刘贺,沈立萍,张爽,等. 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检测双阳性CD重组型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J]. 病毒学报,2020,36(03):400-406.

[3]王磊. 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与ABO血型相关关系[J]. 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1):116+118.

[4]高卫亚,王璐,杜忠祥,等. 981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表面抗体同时阳性的实验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9):2910-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