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预警评分结合预见性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5
/ 2

改良预警评分结合预见性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张高翔

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 新乡 453000

摘要目的:对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改良预警评分与预见性护理联用的干预效果及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心衰患者60例,根据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0例采用改良预警评分和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不同干预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肺栓塞、心率失常、心源性休克等不良事件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统计学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心衰患者采用新型改良预警评分和预见性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积极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改良预警评分;预见性护理;心力衰竭;不良事件

心衰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出现心室功能障碍与体液调节异常等,表现出呼吸困难、运动耐力极大降低等症状,对生命安全形成威胁[1]。对心衰目前尚无根治的办法,因此只能采用保守治疗对病情进行控制,帮助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从而保持其生命体征稳定[2]。改良预警评分是对患者的病情及体征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制定规范性护理方案,并对潜在危险病症提出预警,从而进行预防性护理,将意外事件发生可能性降到最低,极大保护了患者的心脏功能稳定运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心衰患者60例,根据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0例采用改良预警评分和预见性护理,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1-81岁,平均(62.35±2.54)岁,病程(17.52±2.68)个月;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2-80岁,平均(62.58±2.62)岁,病程(16.47±2.42)个月;两组对比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改良预警评分和预见性护理,入院后责任护理人员采用改良预警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病情,即体温、心率、呼吸频率、意识和收缩压等进行评分,体位的最低分是0分,最高分是2分,其他选项的最低为0分,最高为3分,进行评分,分数与病情呈现正相关关系。根据评估分数对患者病情进行分级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M3分及以下,显示病情较轻,危险系数低,用蓝色进行标识身份识别卡,并每4个小时进行预警评分。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询问患者的病史情况,发病症状等,评估患者对心衰的了解与自我保护意识,引导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将治疗后可转送普通专科病房。

M4-7分,显示病情较为严重,采用黄色对患者身份识别卡进行标识,每间隔一个小时进行评分预测,对其巡视和监测次数增加,配合1名护师职称人员做好抢救准备,与家属沟通患者病情,就其病情严重性与危险性及护理要点进行沟通,降低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不安,提高其依从性,送入专科病房过程中需要有护理人员陪同。

M8分,显示病情极为严重,意外事件的风险程度极高,应有1名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进行监测,采用红色标识,高度重视此类患者,构建危重症护理小组,每小时进行2次评分,准备好相关抢救器械和药物,对夜间8-12点期间的心率变化进行重点监测,防止危险情况发生。每半小时为患者进行翻身,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出血血液栓塞发生,如肺栓塞;及时做好补液准备,进行营养摄入等,补充营养同时减轻心脏负荷。

1.3观察指标

不良事件:肺栓塞、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3.0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不良事件)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良事件对比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不良事件[n,(%)]

组别

例数

肺栓塞

心律失常

心源性休克

不良事件

观察组

30

0(0%)

1(3.33%)

0(0%)

1(3.33%)

对照组

30

2(6.67%)

2(6.67%)

1(3.33%)

5(16.67%)

χ2

-

6.900

1.174

3.386

9.886

P

-

0.009

0.279

0.066

0.002

3讨论

心衰是多种原因及多种病症引发的临床综合征,此时的心功能出现异常并受损,对患者的生命形成威胁,应当及时开展救治[3]。改良预警评分基于患者现有状态与体征指标进行评估,对未来的潜在的危险作出预测,从而预测病情发展,做好相关护理准备,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根据评分不同进行分级护理,根据潜在风险性开展相关护理,在节省护理资源的同时,提高了急诊效率与患者的生命保障;层次分明、病情风险细化,监测明确,可及时发现异常,从而降低了意外的发生,提高了急救工作效率。

预见性护理,基于整体理念指导下的新型护理服务,从全面了解发病病情与趋势,并对可能风险事件进行护理,促使具体问题得以解决,提高了护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极大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人员采用改良预警评分与护理经验综合性开展护理,具有护理创新性与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心衰患者采用新型改良预警评分和预见性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积极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乔娇,薛淑敏,尹姣,等.无缝隙护理与运动康复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1):174-177

[2]范文佳.改良预警评分结合预见性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2):168-171

[3]刘智华,赵毅,李玉丹.循证理论的营养管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1):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