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 2

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张丁午1 贺朝会2

1.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2. 外国语学院

摘  要:在中国人口老龄化情况下,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提出了我国目前社区养老所面临的问题,需要结合“物联网”以及养老补贴,减免政策等相关养老政策的建议和解决方法。

以期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改善老年人养老的问题,推动社区智慧养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字:社区养老 智慧养老 数字化治理 老龄社会 养老问题

在互联网的普及下老年人对网络有所了解,但在操作方面总让多数老年人束手无策,甚至很多老人连健康码都不会操作,如南京一位老年乘客乘坐公交车时,由于听力存在障碍导致他无法及时提供“健康码”,为此村民委员给村里的老人打印了“绿码牌”。面对智能化的新时代,需要合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而在我国国情促使下,发展社区智慧养老才能够有效的保障老年人医疗养老保障和相应的补贴政策。

一、研究概况

据调查中国截至到2021年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1]。中国社会老龄化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的连锁问题也接踵而至,而社区作为一个社会的缩影,应当以社区为中心出发,为老年人生活方式设定一系列解决发展方案。就当前养老趋势和社区养老服务现状而言,有以下情况存在:

(一)社区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

我国在加速老龄化走向下,社区养老行业呈上升趋势。在大需求量养老的前提下,各社区的设施设备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对于社区养老信息,现无法大规模采取数据。养老服务缺少相关专业的知识人才,大部分社区也没有完整的框架体系,使建设社区养老环境和规模问题十分突出。

(二)社区养老服务方式单一

绝大部分社区的服务方式无差异性,普遍只有信息传递。老年人退休和失去劳动能力后社交范围缩小,老年人因此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且社区专门为老年人精神生活提供的服务很少,服务的质量也参差不齐,缺乏整体监督管理[3]。社区不能有效做出对应解决方案,缺乏情绪寄托和调动性。

(三)社区养老推广普及率低

当今的老年群体因时代特征和思维的定势文化层次等因素,对网络科技的认知不足,对互联网使用存在抵触心理。社区对老人的信息掌握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宣传也不到位[3],导致老人对于社区养老没有概念,也对社区养老缺乏信任。

(四)社区养老价格普遍偏贵

大多数老人退休之后失去经济来源。老人们只能依靠政府给予的低保和社保[4],作为自己的经济来源和医疗保障。若需要医疗治疗,高昂的医疗费用会成为经济负担。在此基础上,养老院的价格对于老人是一笔高昂的开销。

二、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一)案例分析

泉州市以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创新政策激活养老市场。全市共设立养老服务机构(设施)2887所,社区照料中心和农村养老服务站实现“全覆盖”。推行了针对各类不同情况老年人的补贴政策;启动失能(半失能)人群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开展奖补措施、动态调整机制、进行适老“微”改造;由物业企业上门入户、提供巡视探访、助餐、代购等居家养老服务[2]等。通过以上案例分析,给出以下建议:

图1. 泉州养老地图[1]

(二)设计建议

多维度结合科技创新融合,提供人性化服务。结合“物联网+养老”,升级现有的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完善服务链条,构建更加完善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体制。

壮大社会主体队伍参与[4],加强政策统一标准。政府应统筹社保局、卫生局和保险公司等单位机构,为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打牢基础。加强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增加对社区养老的协助。政府加强重点关注失能、疾病、高龄、残疾等困难老年人的根本需求,并给予养老补贴和减免政策,对所有服务收费的价格做出统一制定且收费公开透明,从经济层面上帮助老年人解决养老后顾之忧。

三、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设计与构建

()平台定位

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是与互联网智能化相结合。平台受众主要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籍及日常生活养护,医疗服务保健等服务。平台较于目前普遍存在的社区养老而言,安防体系更全面,集成系统服务更具人性化。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构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内容。

()平台框架设计

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是智能化设施、信息服务平台、安防体系的集成体,并将其进行优化、整合。结合“物联网+养老”,根据大数据显示的社区养老的难点来拟定的养老服务,打造集健康管理、医疗救助、远程健康智能监控、SOS定位呼救、一站式服务等为一体的服务链条,有效解决社区养老难题[5]

2. 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系统构建

如图3所示,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结合物联网打造的社区云服务平台,通过对老人信息数据的录入、筛查和比对,实现服务对象“标签化”管理。完善健康监控系统,建设档案管理系统,实现老人的健康状况实时查询,还包含着GPS实时定位、一对一服务接口、应用管理对大数据进行处理等;平台拥有独特个性化服务,包含老人健康信息管理,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视频,进行智慧教育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社区人员会按需提供一对一服务,密切关注老人的健康状态;社区应用主要功能是解决远程购物、送药、配餐和上门送货服务;家庭应用包含远程监控、健康状态实时同步、一键报警、信息共享等;政府会完善补贴政策推动养老行业的普及度,对消费进行透明制管理,为养老事业奠定好基础;社区需要对养老行业的专业性人才培养,组织社区人员与老年人参加社区活动,引导老人养成积极向上的养老健康意识,打造和谐的社区养老环境。

3. 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流程构建

四、总结

在如今老龄化的中国,我们所面临的是如何推动智慧养老,让老年人老有所依的问题。为顺应时代的发展,社会老龄化趋势的需要,响应国家号召,如何为老年人社区养老提供更优质服务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积极建设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构建完善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体制。打造更安逸舒适的养老环境,改善现存的养老问题,积极推动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EB/OL]. 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2106/t20210628_1818824.html,2021-05-11.

[2]福建省委改革办(财经办).「福建改革创新案例」养老服务[EB/OL].

[3]郝晓宁.数字赋能智慧养老不断发展[J].中国信息界,2022(05):36-39.

[4]尚艳军.“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商展经济,2022(19).

[5]耿蕊,阮安民,沈鹏悦,寿文静,班粼涓,卢乃杰,李瑞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构建[J].智慧健康,2016,2(10):23-28.

张丁午,女,2001年2月生,四川达州人,西华美术与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学生

该项目为 2021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号:S2021106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