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7
/ 2

浅谈“家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杨杉杉

唐山三友集团有限公司

导语:作为一个企业要想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需要有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而每一位员工想要有所发展和依托,就需要赖以生存的企业。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要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就要使成员建立一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家庭“成员”关系,也就是在企业中建立起“家园”文化。

关键词:家文化  职工发展  双赢

一、构建“家文化”的必要性

倡导家文化把企业构建成和谐的大家庭,就是要使企业与员工实现和谐的平衡。家文化可以把企业职工个人的奋斗目标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总体目标上来,能够在企业具体的历史环境及条件下将人们的事业心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为企业的共同奋斗目标而努力。家文化有很强的凝聚作用,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人心聚合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使职工自觉地把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安危紧密联系起来,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优秀的家文化可以创造一种人人受重视、受尊重的文化氛围。而良好的文化氛围,往往能产生一种无形的激励约束作用。人就会从主观上产生责任感,具备极强的驱动力和内化性,员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矛盾和困难,都会以企业这个“家”的利益为出发点,为“家”尽职尽责。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就会对工作投入极大的热情,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力以赴地开展工作。

二、对“家文化”内涵的理解

“家”是古往今来最基本的社会生存单位,是中国人历来的情感归属,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对家的依恋程度都没有中国这样强烈持久,从某种意义上具有“根”的意义。从“家庭”的小家,到一个家族、一个国家,国人通过以“家”为纽带和桥梁,生存发展,教育后代,构建社会,世代发展传承。

1.“家文化”的灵魂是优秀,是卓越。卓越的企业得益于卓越的“家文化”,卓越的“家文化”是这个企业的“灵魂”,是长盛不衰的根基和成败得失的关键。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追求卓越、自强不息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精神因素。培育先进“家文化”、锤炼持久核心能力、塑造卓越企业形象,可有效促使企业成功实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嬗变。如何成就卓越?不需要雄才大略,而需要职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务实求精,能让自己真正融入企业发展,勇于奉献,在工作的过程中贯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原则,而不是把它当成一种口号,而是把它切切实实地融入到具体的工作和公司的经营活动中。创新、超越、团结、务实是企业“家文化”的一种体现。作为一个企业,员工可能数以万计,但卓越人才的多少才是企业成败的关键,每个人必须坚决避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人才越多企业才能越繁荣,卓越的团队越多企业才能越成功。用追求卓越的员工组成卓越的企业,提供卓越的产品和服务,进而赢得更多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

2.“家文化”的内涵是担当,是责任。林则徐对国家的担当令人感动,他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至今想起还让人心潮澎湃。勇于担当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然途径,想要实现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除了要有仰望天空之志更要有脚踏实地之功,而敬畏担当则是必不可少的品质。只有懂得敬畏、敢于担当,才能成就事业、成就未来。同时,还应有一种坚持。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行百里者半九十,成功往往就出现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当中。坚持是一种耐心、一种毅力。在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再坚持一下,不轻言放弃,往往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能力也会在坚持的过程中得到锻炼、积累、提升。

3.“家文化”的核心、精髓是和谐。和谐是企业“家文化”的核心、精髓。“家文化”是职工工作的动量,构建和谐,不仅是口号,而要有行动,要营造凝心聚力、团结融洽、公平竞争、干事创业的内部环境,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人际关系,企业就要全面履行社会责任,营造良好的内部人文环境,促进企业和谐。 有句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企业的“家文化”往往在情感细节上影响十分大,甚至影响职工的情感走向。比如改善单身职工的住宿条件、改善职工就餐环境、修建职工棋牌活动室、阅览室、等,以能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在公司工作区加大绿化力度,美化职工生产生活环境等等,这些举措贴近职工工作和生活,解决职工关心的实际问题,从而会受到职工的普遍欢迎称赞,增强全体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重视这些生活细节,展现出公司领导心系职工、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的真情。公司领导本着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考虑职工的事,关心职工的学习、生活,体现对职工的关怀,如生日送贺卡,生病去看望等。实际上这是把工作做到了“家”,领导不仅关心职工,而且还关心职工的家属,逢年过节会给职工家属送一份慰问品、慰问金,让家属真正有一种家的感受,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家庭”温暖。 

因此,企业只有树立起“建家就是建企业、建家就是建队伍、建家就是树形象、建家就是创品牌”的理念,才能实现职工成长和企业发展的双赢目标。

个人简介:杨杉杉(1994年——),汉族,女,河北唐山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