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与风能混合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性能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8
/ 2

太阳能与风能混合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性能评估

吴瑞瑞  

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研究的热点。太阳能与风能作为最有潜力的两种可再生能源,通过有效地结合使用,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而且能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本文基于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特性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太阳能与风能混合发电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通过MATLAB仿真和实地数据验证,对比了优化前后的系统发电性能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优化设计能有效提升混合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关键词:太阳能;风能;混合发电系统;优化设计;性能评估

1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急剧增加,传统化石能源的过度开发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此,开发新能源成为全球性的任务,太阳能和风能因其清洁、安全、可持续等优点备受关注。但是,这两种能源存在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如何有效整合和优化设计混合发电系统,成为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本文将围绕太阳能与风能混合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性能评估进行研究。

2太阳能与风能混合发电系统的设计原理

2.1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逆变器和蓄电池。其工作原理是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直流电,再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供用户使用。光伏发电的优点是能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缺点是受光照强度和天气影响大。

2.2风力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系统主要由风力涡轮机和发电机组成。其原理是风力涡轮机在风能的作用下旋转,驱动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的优点是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但也存在风速不稳定等问题。

2.3混合发电系统设计原理

太阳能与风能混合发电系统是在单一的光伏系统或风电系统的基础上,通过系统优化设计,使两者相辅相成,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发电效率。设计时需考虑系统的动态匹配、储能配置、能量管理等关键技术。

3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3.1动态匹配技术

在混合发电系统中,太阳能与风能的有效整合是提高系统效率和可靠性的关键。动态匹配技术的引入,旨在根据地区气象数据和历史发电数据,运用智能算法进行深入分析,实现太阳能与风能发电在不同时间段的最优配合。例如,在白天阳光充足、夜间风力较强的地区,系统需要自动调节两种发电方式的输出比例,以保持整个系统的稳定输出。

智能算法的设计核心是学习和适应环境。算法不仅需要处理历史数据,更要结合实时气象数据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能源供给情况,并据此动态调整发电策略。例如,使用机器学习算法,系统能从历史数据中学习到太阳辐照和风速的变化模式,预测接下来的天气变化,从而提前调整能量输出策略,减少能量浪费,提高整体效率。

动态匹配还需要考虑季节变化对太阳辐照度和风速的影响,以及日夜温差引起的设备性能变化。因此,动态匹配技术不是简单的数据处理,而是一个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实现智能预测和调整的复杂系统。

3.2储能配置策略

储能系统在混合发电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保证在无风或无光照条件下系统的稳定供电。为了确定合理的蓄电池容量,我们不仅要考虑系统的发电特性,还要详细分析负载需求。储能配置策略的关键是找到一个平衡点,即在满足最大负载需求的同时,又不至于造成储能设备的过度投资。

合理的储能配置策略,需要进行系统的容量规划和经济性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评估在不同负载情况下所需的最小和最大储能容量,同时结合储能成本进行经济性评估。在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选择成本效益最高的储能配置方案。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循环寿命及其对系统整体寿命的影响,以及环境温度变化对储能效率的影响。通过这些复杂的考量,制定出既经济又可靠的储能配置策略,确保在任何天气条件下,系统均能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

3.3能量管理与控制系统

混合发电系统的性能优化还需要一个高效的能量管理与控制系统。本研究设计的能量管理系统基于模糊控制理论,能够处理各种不确定性信息,实时响应发电量和负载需求的变化。

模糊控制系统不需要一个精确的数学模型,它通过模拟人类的决策过程来控制系统的行为。在本混合发电系统中,模糊控制器接收来自发电单元和负载的实时数据,如电流、电压、功率等,通过模糊逻辑处理这些数据,判断当前的供电情况,并智能地决定能量的流向。例如,当太阳能发电量超出当前负载需求时,模糊控制器会指示多余的能量存储到蓄电池中;反之,如果太阳能发电不足,控制器则会调用储能系统来补充能量差。

能量管理系统还包含一个用户界面,允许操作者监控系统状态,并在必要时进行手动调整。该系统还能自动执行维护和故障诊断程序,减少人为操作错误的风险,提升系统的自主运行能力。

4性能评估

4.1仿真实验评估

为了全面评估太阳能与风能混合发电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本研究首先利用MATLAB/Simulink这一强大的数学建模工具进行仿真实验设计。在构建的仿真模型中,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性能参数和风力涡轮机的性能曲线根据实际产品的技术指标进行设定,确保仿真结果的准确性与现实的相符。

在仿真环境中,我们模拟了从平静晴朗、阴天到大风天气等多种气候条件,以及不同季节和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太阳辐照度和风速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我们能够观察到混合发电系统在面临不同气候变化时的响应和调整能力,以及系统的发电量变化情况。同时,还对系统在突发极端天气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测试,例如,模拟短时间内风速突然增大或太阳辐射强度突变的情况,分析系统的自适应调整及其对发电性能的影响。

仿真实验中还加入了储能系统的模拟,这包括电池存储和可能的热能存储系统。通过储能系统,可以对混合发电系统的调峰能力进行评估,测试在无风或无光照条件下,系统依靠储能维持运行的时间长度和稳定性。还对系统的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了模拟,通过智能调度来优化发电和储能的比例,以达到最优的能量利用效率。

经过一系列详细的仿真实验后,我们得到了一套混合发电系统在理想和非理想条件下的性能数据,这些数据对实际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4.2实地数据验证

仿真实验评估提供了混合发电系统在理论上的性能表现,为了进一步证实仿真结果的可靠性,我们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了实地安装和测试。考虑到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对混合发电系统的影响,选择的地区包括了既有高照度又有较好风资源的区域,以确保获取的数据能够全面反映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实地安装的混合发电系统按照仿真模型的配置进行搭建,包括光伏板阵列、风力发电机、储能设备及能量管理系统等。系统安装完毕后,通过一系列测试工作确保各部件运行正常,系统整体达到设计要求。然后开始长期的数据收集工作,记录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发电量、能量转换效率、储能使用情况等关键参数。

通过对实地收集到的数据与仿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实地测试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混合发电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稳定运行,即便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也能通过储能系统提供足够的电力供应。系统的整体发电效率与仿真结果相符,这证明了仿真实验评估在系统设计和性能预测方面的有效性。

5结论

本文通过对太阳能与风能混合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性能评估,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通过系统的优化设计,可以显著提高混合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发电效率。同时,实地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也证明了优化后的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具备实际应用价值。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区域的能源特性,进行更加个性化的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1]陈毅湛,吴昊,邹鼎森,等.基于太阳能电池微裂纹的失效分析与光伏发电系统优化设计[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

[2]程宇旭.大型山地光伏发电系统应用问题浅析和优化设计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22.

[3]王恩宇,程永昌,张学友,等.光伏直驱的太阳能跨季节储热系统试验研究[J].可再生能源,2023.

[4]元明霞,谢丹丹,张保国.太阳能供热系统优化设计与运行模式研究[J].2021.

[5]熊博,崔西勇,刘雪琴,等.基于梯度估计的风力发电系统风能追踪控制系统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