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2

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李昊陈俊一王硕

山东协和学院 学生

摘要:如今,我国经济与教育都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大力影响。自从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入到大众教育之后,每年的大学毕业季都会向社会上输出大量的毕业生,因此直接造成大学毕业生出现就业难的实际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社会上各界都给予了广泛关注。为了解决就业实际问题,只有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大力改革。本文旨在探讨以“大创计化”为抓手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此实现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大创计划;创新创业改革;创新创业教育

引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有益探索,该项目是在国家教育部层面进行实施的,其面向的对象包括本科生立项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因此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创计划”平台的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一、高校开展“大创计划”项目的成效与经验

(一)“大创计划”项目的实施营造了创新创业氛围

通过大创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使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越来越深入,从而让更多的师生对大创了解的更加详细。在此基础上,逐年提高广大师生的参与热情与参与积极性,从而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形成日益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二)“大创计划”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因为大创计划覆盖面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也在进一步增强,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最先进的学科研究动态,同时也不断开阔了学术视野,从而在质量和数量方面使创新成果有了稳步提升。此外,通过大创计划这个平台,很多学生为自身的发展奠定了非常扎实的基础,从而增强了就业竞争实力也培养了学生团队的合作精神,让更多的课题组成员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三)“大创计划”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师生间的学术研讨活动

大创计划因为充分发挥了师生间学术研讨良好枢纽的作用,从而为师生进行学术交流搭建起了坚实桥梁,从而让越来越多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二、“大创计划”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申报轻建设

如今,在大创计划项目实施中,很多高校都存在着种申报清建设的现象。正是因为教师的责任心不够强,使得所提供的材料出现的漏洞比较多同时根本不能够为部分项目提供很好的佐证材料,致使个别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过于简单化。

(二)部分项目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在大创计划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学生持有较强的功利心所以不能够投入较多的精力,通常只是在项目进行立项后进行简单的应付。因此,部分项目并没有很好的完成质量,根本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部分项目经费使用不够合理

由于在部分文科类项目中,相关的经费主要用于对书籍的购买或进行调研活动中,因此不需要过多的花销。而理工科类的项目才需要大量的实验,自然所需要的经费就比较多。然而在经费配备方面,使用却不够合理。

三、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建议

(一)创新创业教育要融入本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由于大创新计划项目获批数量逐年增多,因此每一年都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进去。然而由于学校经费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很多高校中,直接参与大创举画的学生人数根本不足50%。为了能够让全体学生受益,高校需要在培养方案的综合能力训练平台中设置出相关的创新创业指导与训练的实践环节,使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能够从人才培养方案上得到强有力的保证。

(二)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的条件建设

高校要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的条件建设,可以向众多参与项目的学生免费提供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类开放的实验室等实验场地与实验仪器设备。此外,学校的主管部门还可以为参加相关项目的学生提供创业孵化服务,比如提供管理、政策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为了对全面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供没全方位的服务,学校也要充分发挥这些硬件平台的效能,并努力整合校内的硬件资源同时制定出有效的开放措施。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制度

为了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制度,高校会根据实际情况在学生方面,按照创新实践学分实施方案认定学分。如果学生能够超出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完成创新实践,那么超出的学分可以替代选修课学分;如果学生的研究成果已经达到毕业论文的要求,那么经相应的校部门进行鉴定审核后就可代替本科毕业论文;在各类评奖评优与免试推荐研究生时,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学生能够获得相应的科研加分;学校方面,需要为参加项目的学生大力提供创新实践经验与实践场所;指导老师方面,学校可根据指导老师的项目成果以及时间等,对教学工作量进行详细计算。

(四)加强指导教师队伍与学生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的选拔与培养出一批具有高强度责任心与专业能力的教师,并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参加到指导大创计划过程中。学校要加强对教师队伍与学生团队的建设,在相关项目课题的选取与内容研究中,指导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指导。同时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团队的建设,可以把不同学科、不同特长的学生融合在一起,让他们之间进行优势互补。此外,也需要对每个团队成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以此形成合力。

四、总结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了解到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不要局限于大创计划项目这一个单一环节中,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今,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与重视,这种发展趋势,与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脉搏相符合。因此,若想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就有必要带动高等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的进度与改革,使其实现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岳庆荣,吕剑波,金昕等.以“大创计化”为抓手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7(11):145-146.

[2]郑文静.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管理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科技视界,2014(22):135-136.

[3]李艳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与路径研究--以温州大学服装专业大创教育为例[D].温州大学,2016(03):125-126.

[4]李正,项聪,卢开聪等..华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D].中国大学教学,2014(12):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