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化大数据系统中心建设一期工程的管理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2

国家文化大数据系统中心建设一期工程的管理与实践

徐浩

江苏有线数据网络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南京市,210000

要: 国家文化大数据系统中心一期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信息化工程,旨在构建国家级文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详细介绍了项目建设的内容和硬件设备,然后探讨了实施目标与成果,包括最大化节约投资与硬件扩容目标、上层应用系统的搭建与试点单位数字化录入,以及区域互联互通与管理统筹。此外,还分享了项目管理与实践经验,包括项目管理团队的组织与运作,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阶段性挑战与解决方案。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家文化大数据系统中心一期建设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以及成功实施该项目所需的关键要点。

关键词: 文化大数据;系统;项目建设;管理与实践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资源和产业[1]。国家文化大数据系统的建设,特别是国家文化大数据系统中心一期建设,作为文化大数据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推动文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文化资源的全面整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促进文化领域的创新发展,还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乃至人类文明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文化大数据系统中心一期建设的顺利实施,将有助于构建全国文化大数据体系,为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管理、智能应用和共享提供有力支撑。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深入了解该项目的具体内容、硬件设备、实施目标、管理和实践经验,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工程的价值和挑战。本文将详细介绍国家文化大数据系统中心一期建设的各方面情况,以期为文化大数据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促进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和创新利用,推动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项目建设内容与硬件设备

1.1 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华东区域中心平台相关软件系统

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华东区域中心平台相关软件系统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该系统旨在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管理、分析和共享,以推动文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该平台集成了多种软件系统,以满足不同需求和任务。

1.2 底层关联集成系统

底层关联集成系统在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担任着核心角色。它基于ISLI国家标准、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三维技术和互联网网络技术,专门为实现供给侧文化大数据结构化存储而构建。这个系统通过国家文化专网与省域云平台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文化数据关联网络。通过底层关联集成系统,各种文化数据得以机构化处理,使其在文化专网内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全流程都能被有效跟踪。这一系统的基础是ISLI编码,它作为关键纽带,实现了文化产品的确权、关联、跟踪、管控、支付和分账等多个关键业务。底层关联集成系统主要包含内容资源与数据存储管理系统、ISLI标识内容数据统计系统、ISLI标志关联标识系统和ISLI关联标识系统等多个功能,以实现文化数据的高效整合与管理。

1.3 红色基因库编辑系统

红色基因库编辑系统是一个专注于处理结构化存储的文化藏品数据的软件系统。这一系统将文化资源按照文化基因进行编排,以创造具有不同表现力的文化基因图谱。通过多维度的编排,涵盖了文化基因关联的人物、事件、地点、陈列品等素材,特别注重时间维度的关联,以呈现文化基因的演变。主要功能包括文化基因库管理和文化基因库审核,旨在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可视化。

1.4 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省域中心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系统

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省域中心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系统是用于存储和管理文化基因数据的关键部分。它负责整合和管理云平台上的文化基因数据,通过文化大数据解构形成的资源,并通过文化基因认定流程形成文化基因库。这一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文化基因的征集、初审、评审、入库、关联标引、检索和生成文化基因图谱等多个关键功能,以促进文化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和高效利用。

2 实施目标与成果

2.1 最大化节约投资与硬件扩容目标

最大化节约投资与硬件扩容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华东区域中心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旨在通过有效的资源管理和硬件设备扩充,实现成本效益和更高的性能。具体措施包括对已有硬件设备的合理利用,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通过精确的容量规划,避免过度采购硬件,从而减少浪费。硬件扩容方面,根据项目需求,购置合适数量和类型的标准服务器和交换机,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性能提升。这将有助于在不浪费资源的情况下实现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建设目标。

2.2 上层应用系统搭建与试点单位数字化录入

上层应用系统的搭建与试点单位数字化录入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华东区域中心的关键任务。这一目标涵盖了软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以及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录入。在软件系统方面,致力于开发各种应用程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这些应用系统将涵盖文化资源的管理、分析、共享和展示,以提高文化资源的可访问性和可用性。同时,将积极与试点单位合作,推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录入工作。通过培训和技术支持,协助这些单位将实体文化资源数字化,并将其纳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以便更广泛的利用和共享。

2.3 区域互联互通与管理统筹

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建设需要实现区域互联互通和管理统筹。这一目标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不同区域文化数据的互联互通,以及统一的管理和协调。在区域互联互通方面,致力于建立文化数据的跨区域共享机制,以实现文化资源的全面整合。同时,管理统筹将确保不同区域中心之间的协同工作,以提高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这将有助于确保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顺畅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以推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和应用。

这三个目标紧密结合,共同推动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建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文化数据需求,提高文化资源的可访问性和价值。通过最大化节约投资与硬件扩容、上层应用系统的搭建与试点单位数字化录入以及区域互联互通与管理统筹,将实现更加高效和协同的文化资源管理与应用。

3 项目管理与实践经验

3.1 项目管理团队组织与运作

在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华东区域中心建设一期工程中,项目管理团队的组织与运作至关重要,为项目的成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项目管理团队是跨部门、多层次的,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成,各自担负着明确的职责和任务。

项目管理团队的组织结构包括项目经理、技术专家、数据分析师、运维工程师等不同角色。项目经理负责整体项目规划、协调和决策,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技术专家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技术指导。数据分析师负责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清洗,以确保数据质量和准确性。运维工程师则负责硬件设备的维护和系统的正常运行[2]

项目管理团队采用敏捷项目管理方法,将项目划分为小的迭代周期,通常为两周一个周期。这有助于更好地应对需求变化和挑战。团队成员定期开展会议和沟通,以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问题的及时解决。另外,建立了明确的决策流程和风险管理机制,以应对潜在的问题和挑战。

团队的协同工作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每个成员都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任务,紧密合作,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通过协同工作,项目管理团队实现了高效的项目运作,确保项目按时交付。

3.2 阶段性挑战与解决方案

在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华东区域中心建设一期工程中,需要解决来自不同数据提供单位的数据多样性和异构性的挑战。这些单位使用不同的数据格式、标准和结构来保存和管理文化资源数据,导致数据整合和统一变得复杂和困难。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也是一个挑战,因为数据可能包含错误、缺失或重复的信息,需要进行有效的清洗和验证。

解决方案:

①开发自动化的数据转换和清洗工具,可以自动检测和修复数据中的错误和问题。这些工具基于数据挖掘影刀bi,能够有效识别和处理数据异常[3]。其框架如下图所示:

图1 基于影刀bi基础搭建数据自动化运营体系

②建立专门的数据管理团队,负责数据的整合、清洗和维护。这个团队由数据专家组成,他们具有丰富的数据管理经验,能够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质量。③建立明确的数据标准和规范,以确保不同单位提供的数据符合一致的格式和结构,从而降低数据整合的复杂性。④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了员工的数据管理技能和意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另一个阶段性挑战是项目的进度管理和沟通。由于项目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需要协调不同团队的工作,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解决方案:

采用项目管理软件和工具,以追踪项目的进展和资源的分配。这些工具提供了可视化的项目进度和资源使用情况,使项目管理更加透明和高效。然后定期组织项目会议和报告,以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问题解决。这些会议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讨论平台,可以及时识别和解决项目中的问题。通过项目管理软件和定期的沟通,成功实现了项目的有序推进和进度的有效管理,确保项目按计划交付。这些措施为项目的成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结语

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华东区域中心建设一期工程的成功标志着文化数据管理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数据异构性和质量问题,也实现了跨部门、跨单位之间的协同合作,促进了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项目管理团队的有序组织与运作为项目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各个团队成员的高效协作推动了项目的顺利推进。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文化数据管理领域的挑战,包括数据多样性、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等问题,这些挑战将在未来的项目中继续引发我们的思考和创新。通过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文化数据的管理和应用树立了典范,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贡献了力量。

参考文献

[1]娄峰;韩超.数据中心用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铁路计算机应用,2022:5.

[2]杨光,苗润彭,顾红.大型数据中心集成供电系统建设研究与实践[J].通信电源技术,2022:8.

[3]杨子剑;胡俊;蔡静.基于大数据的档案化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21:5.

作者简介:徐浩(1990.02-),男,汉族,江苏南京,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信息化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