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水治污项目工程管理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2

涉水治污项目工程管理浅谈

李玉宝

珠海汇炬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各中小型城市“涉水治污、雨污分流已成为制约城市生态环境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此类项目体系庞大、管理难度高,如何凝心聚力;管理要求,多层级传达,如何精准执行;关联部门众多,诉求如何畅通;涉及施工投诉多,如何妥善处置;原状地下管线复杂,如何规范探挖保护。作者通过此文章及自身在此项目的管理经验,提出一些管理举措和建议。

【关键词】老旧城区;雨污分流;工程管理:

【引言】近年来,许多城市的老旧城区通过政府专项债资金或财政资金等成规模的启动各片区“涉水治污”项目,本论文通过对该类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和特点进行问题梳理、通过原因分析,最终列举出一些相应的管理举措的方式进行概述。本文重点列举出的管理问题,不仅仅针对大型“涉水治污”类项目,还对各种大型老城区、点多面广的改造类项目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更好提高此类项目的工程管理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项目体系庞大、管理难度高,如何凝心聚力

(一)主要问题:此类涉及政府投资项目,参建单位主要包含项目主管单位、代建管理单位、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监理单位、造价咨询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多家参建单位;一般涉及多街道、多社区、多个政府和事业单位等属地政府单位,高峰期参建人员可达千人以上;项目存在各单位协调量大、施工区域点多面广、管理分散等多种不利因素。

(二)管理举措:一是从队伍组织优化、管理创新及统筹协调入手,推进标准化、样板化施工,强化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二是施工过程中制定网格化划分责任片区管理、班前晨会制度、举牌验收制度、全工点日常巡查、组织针对性的专项检查、企业负责人带班检查等;三是奖励罚劣制度、事件事故调查制度、建立台账管理制度等管控措施使项目管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最终可使各参建单位统一方向,凝心聚力。

二、管理要求,多层级传达,如何精准执行

(一)主要问题:各级管理单位对项目的管理要求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畅通地传达并落实到现场,导致了现场实施与管理要求存在偏差。

(二)管理举措:一是与各参建单位共同进行沟通和协调,采取座谈、调研等方式全面了解政令不通的原因,对项目管理纵向按照区域划分标段并明确责任人,横向按照成本、技术、质量、进度、安全等职能划分明确相应负责人,最终搭建形成网格化管理;二是要求各网格单位管理责任人通过监理例会、专题会议、专项检查、定期巡查等方式进行重点传达和监督执行;最终应用网格划区、责任到人、定岗定责、双向监督等办法,可使各项指令迅速传达并落实到位。

三、关联部门众多,诉求渠道如何畅通

(一)具体问题: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作为综合性的流域治理项目,相关方诉求数量众多,种类复杂,协调工作庞大,部分单位主动性不足,反馈不够,主要依施工单位和现场劳务班组现场协调导致出现部分诉求问题未能得到解决,问题整改不及时。

(二)管理举措:积极牵头与属地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一是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渠道,分别与供电局、交警大队、镇街等单位建立专项协调沟通群;二是丰富沟通形式,针对不同的沟通事项分别采用现场协调、会议沟通、函件沟通等多种沟通协调形式;三是对关联部门提出的诉求,全咨单位进行台账化管理,督促各参建单位及时跟进复核处理。

四、高峰期作业人员多、流动性强,如何妥善处理欠薪维稳事件

(一)具体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存在选择劳务分包有把关不严,对各劳务分包的管控不到位,存在对农民工工资的发放监管不力,劳务分包存在履约能力差、诚信度低,在债务处理上不积极主动等问题,农民工普遍法律意识淡薄。

(二)管理举措:为解决此项问题,一是要求施工单位加强分包队伍考评,对诚信度低、履约能力差的队伍坚决清退;二是及时做好分包结算,并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分包队伍及时处理工程债务,减少欠薪维稳事件的发生;三是检查用工实名制管理,做好施工单位对劳务单位与劳务作业人员的劳动合同、人员名册、工资额度、身份信息、从业资格证等材料信息备案工作,在作业人员入职的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在住建部门实名制系统更新,逐月对总承包的工资发放资料进行审核,并不定期的开展农民工工资发放专项检查;四是优化欠薪、信访处理机制,建立标准化的处理流程,对欠薪维稳事件进行台账备案,对欠薪事件快速核实、快速处理。

、涉及施工投诉多,如何妥善处置

(一)具体问题:一般的雨污分流项目点多面广,实施范围集中在高度老旧建成区,占道施工和施工期噪音等对交通出行、市民生活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项目实施的期间居民多,而施工单位对投诉处理不够主动、处理结果不彻底,对项目的顺利推进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二)管理行为:为妥善处理投诉问题,建立专门的投诉处理沟通机制,落实事后回访。一是组织各单位分片区专人对接属地镇街,加大与周边居民沟通协调力度,施工前做好项目进场公告;二是接到投诉后立即组织施工单位到现场排查,迅速判断、处理,找到问题所在,积极回应投诉市民的问题;三是及时对处理完成的投诉案件进行回访,了解市民的满意程度,消除市民的负面印象,做到投诉处理案件闭环管理。

六、原状地下管线复杂,如何规范探挖保护

(一)具体问题:在高度老旧建成区进行雨污分流工作,其地下各种管网设施建设年代久远,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可能存在较大偏差,进行探挖时存在标识不明、交底不清、采用机械探挖等不规范行为,容易出现一些燃气、电缆、供水管线等破损事件。

(二)管理行为:一是通过固化探挖程序,严抓现状地下管线产权单位现场交底、规范现场标识、人工探挖、旁站监督等系统性措施,规范各单位的探挖作业;二是要求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提高管线保护工作的警惕意识,尤其是对现场已交底、已探明管线的保护,特别是加强分包单位及作业班组对地下管线保护相关知识的学习,深刻了解相关流程;三是举一反三,深入吸取地下管线破损事件教训,细化完善管线保护应急处置措施,突出加强对电缆、燃气、国防光缆等重要管线风险管控;三是优化管线探挖保护流程,形成管线探挖保护标准化,使现场工人更容易获得辨别和掌控。

七、验收机制不清晰,如何确保项目目标达成

(一)具体问题:项目实施的核心目的是改善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对流域范围内排水管网进行完善及提质增效,意味着工程实体的质量控制不是验收工作的唯一目的,须制定针对性的验收机制保证工程实体质量和水质目标的双达成。

(二)管理行为:组织各参建单位群策群力,以水质目标验收为总纲,工程施工验收制度为抓手,制定水质、工程双验收工作流程、设施移交及处置指引,全面指导和规范各项验收工作。创新型的双向验收模式,以水质验收为准绳,以工程实体验收未抓手,可确保项目水质目标的达成,此验收模式对水环境治理项目的推进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

结束语

总之,老旧城区涉水治污综合治理项目其工程技术并无难点,但最关键是简单的工序在不同环境下的复制施工,其实以上的问题成为了项目管理的的核心难点,如何解决好以上问题,提出的建议和采取的措施其实仅是沧海一粟,还需不断的创新并总结。

参考文献
[1] 张艳丽. 浅谈城市水污染的现状与治理建议[J]. 中外企业家, 2018(36):220

[2] 陈惠陆.“兵团作战”茅洲河[J].环境, 2018(09):011.

[3] 杨长昊.城市水环境治理管网工程项目管理重难点研究[J].地产,2019(21):085

作者简介:李玉宝(1987—),男(汉族),内蒙古阿拉善右旗人,珠海汇炬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手机:15202470180 

电子邮箱:312461810@qq.com

邮编:519000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环郡路华发又一城二期16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