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成本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2

工程成本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

李辉

武汉市青山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30080

摘要:BIM 技术作为一项现代化的工程信息管理模式,在一些大型工程成本管理中都有广泛应用,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不仅可以降低施工风险,还能够促进作业质量和效率提升。为更好地应用该技术,还需重点探究其在工程成本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BIM 技术;工程;成本管理

前言:在工程管理中运用 BIM 技术可以明确展示出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构件数量、尺寸和其他信息,及时了解工程的基本特征,从而进一步完善工程模型,促进施工。将该技术应用在成本控制上就是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工程量等相关信息的统计分析。和传统方式相比,该技术的收集与统计结果会更加准确,也可以依照动态模型自行更新成本控制系统。因此,重点探究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很大现实意义。

1BIM 技术概述

BIM 技术就是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将 CAD 技术作为基础构建起来的新型技术,主要通过把数据转换成信息的方式进行项目锁定,实现工程重新规划。以其为核心,施工方、主管单位、业主等部分都会参与其中,实现了工程建设流程和业务的融合发展,提升了建设效率。优势明显。比如在项目规划阶段,该技术可以被应用在概念建模、成本预算、场地分析等方面;在设计阶段,该技术能够进行环境评估,合理分析设计方案的适用性;在运维阶段,该技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定制运维计划,并进行资产管理。虽然该技术已经有了一定实践应用,但依然处在推广阶段,只在一些大城市中应用较多。比如上海迪士尼乐园、广州方大剧院、南京青年奥林匹克体育馆等等。BIM 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以及可出图性等特征。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该技术将各个专业的设计内容实施信息交换,并依照结果进行修改意见汇总,实现各部门和所有人员与专业之间的协调性,减少传统管理模式引起的问题。BIM技术生成的数字化模型和传统二维平面施工图有所差别,它可以展现出建筑的立体图形,把内部各项信息和细节都模拟出来,从而获得明确的信息与要求。另外,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各项参数和信息都可以得到及时更新与反馈,使工程管理和成本控制都能完全处在不断优化的状态中。BIM 技术还可以实现工程模型模拟,把实际作业中无法操作的事物模拟出来,并提供最终的模拟结果,一次推动工程建设。

2BIM技术在工程成本管理中应用的优势

2.1便于统计分析工作的高效开展

众所周知,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施工技术复杂,施工参与方多,而且投入的人力与财力较大,因此,在施工管理全过程将产生大量的费用成本信息,无形当中就为成本核算人员增加了工作量,导致数据统计分析工作难度加大。而应用BIM技术能够建立一个直观清晰的实际成本模型,建筑工程的月度、季度、年度成本控制数据均在模型上面得到体现,统计人员只需借助统计软件的数据分析功能,就可以实现对每一个施工节点产生的费用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

2.2精准计算工程量

通过建立BIM数据库,与建筑物相关的材料使用量、机械台班、人员调配、分部与分项工程的具体工程量信息都以数据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库当中,管理人员只需要利用计算机的云计算技术就可以快速计算出建筑物的总工程量,这就为工程成本控制工作提供了精准的数据保障,进而促进施工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2.3多算对比,利于成本管控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海量数据产生在每一个施工节点与施工时点上面,而BIM数据库中的分析计算软件可以对实际施工消耗量、计划消耗量、合同消耗量、分项工程单价、分项合价等数据进行多算对比,这样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建筑工程项目的盈亏情况,确定实际施工消耗量是否出现超标现象,进而对施工全局产生的费用成本进行有效管控。

3工程成本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

3.1成本预测

企业在正式投标前需要先与招标方进行充分沟通,待其给出具体的投标清单,再以此进行费用预测。由于预预测结果和实际施工成本之间的差距会给后续的工程发展方向以及工程效益带来直接影响,所以必须确保预测的精准性。实际预测时除了要有一定的专业能力,还要充分了解市场情况,特别在当前的信息时代背景下,建筑市场信息变化迅速,在无形中加大了预测难度。利用 BIM 技术后,能够提前掌握建筑市场的最新信息,保证预测精准性。同时,各工程所用材料的差异较大,这时候通过 BIM 技术技术建立起来的数据库就能够迅速进行工程量计算,保证了各工程间越策结果的精准性。

3.2成本预算

建筑企业中标后为了明确工程的实际情况,实现对建设资金的统筹规划,还应实施成本预算。在这之中,不仅要进行原材料预算,还要对人资成本进行预算。实际操作时,由于各阶段的原材料与人资成本都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其预算误差往往难以得到有效控制。而 BIM 模型能够依照现场的作业进度实时更新数据,提供具体的工程量,还可以运用构建的工程三维结构实施动态的数据统计,降低各类信息传输和交换的时间,提升变更工程量的计算精确性,实现变更费用控制,使最终预算误差则能够被控制在一定范围中,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拓展企业的利润空间,实现有序管理。

3.3成本动态控制

成本控制是工程施工中的核心问题,也是易出现错误的环节。而利用 BIM 技术后则可以实施有效的内部结算。一般工程开展中并不是一次性购买所有材料,而是依照自身的使用情况分批购买,所以这就需要成本统计者充分了解工程和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将 BIM 模型作为基础,加入成本与时间等要素形成全方位的 BIM模型,对工程建设进行跟踪,并展示投资应用情况,实现对特定时间段内的预算成本控制,获得更加精准的实际成本,并与计划成本相比对,给成本控制带来更加精确的依据。对于出现的超标问题,相关人员则可以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失控的问题,时工程建设成本始终处在动态化管理当中。

3.4成本核算

建筑工程各项事务众多且繁杂,尤其是一些大型工程,不仅工期长,作业过程中还会产生各项紧急情况,一旦不能按照实际情况及时解决,就会导致在成本核算阶段出现错误,影响企业利益。原先工程核算中基本都是采用人工方式,该方式失误率大、成本高,无法保证核算精准性。但在应用 BIM 技术后,则可以在作业过程中把发生的各项紧密情况录入 BIM 技术构建的数据库当中,确保每笔支出都有记录。在核算时还可以根据数据库记录的所有数据实施只能核算,由此规避了人工误差,增加了核算的可靠性,还可以把最终核算与前期成本预测的数据进行核对,进一步检查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工程建设的不足予以改进,最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总的来说,BIM 技术在工程成本管理中应用,可以精准分析施工数据,促进管理,被贯穿于工程建设始终,应用效果显著。对此,在今后的实践中还需继续加大对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使其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建筑领域,提升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实现建设效益目标。事实上,该技术当前还处在初级应用阶段,为此这就需在明确其应用价值和优势的基础上,注重对缺陷和不足的弥补,引导与督促设计方、施工方、监理和审计方等加强沟通协作,从而提升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提升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林峰 .BIM 技术在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J]. 中国房地产业,2019,000(010):234.

[2]吕婷,崔浩伟 .BIM 5D 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J]. 时代农机,2017,11(v.44 ;No.301):67-67.

[3]李振作,赵三青 .BIM 信息模型在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J]. 建筑工程技术与 设 计,2017,000(010):1906-1906,2409.

[4]呼雪峰 .BIM 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J]. 陕西建筑,2017(005):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