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大部件装配质量管理控制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2

飞机大部件装配质量管理控制策略分析

刘江涛

航空工业陕西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汉中市  723213

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航空事业快速发展。为保证飞机生产质量,实现批量生产的目标,在飞机大部件装配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管理控制。本文以飞机大部件装配质量管理控制策略为研究内容,首先阐述飞机大部件装配式生产模式概念,然后提出装配质量管理控制策略,主要包括现场管理、工艺和检验过程控制,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飞机;大部件;装配质量;管理控制;生产模式

引言:在飞机生产中,大部件装配属于重要环节,其在飞机制造周期中所占的比重超过50%,装配质量问题比重亦如此,简言之,装配式质量与飞机制造质量息息相关。故飞机制造企业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装配质量的管理控制,以减少问题发生概率,保证飞机的生产质量。因此,研究此项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飞机大部件装配式生产模式概述

所谓的飞机大部件装配式生产模式,主要是指将飞机各部件进行分割,使之成为多个部件,并将结构和功能作为依据,对上述部件加以整合,同时,完成分类,在此基础上,对装配动作加以处理,通过拆分和重构的方式,使装配过程被细化分解。再基于专业化组合要求,完成对同一类工作的组合,这里所说的工作,主要由同一专业、工具和动作组成。相较于传统生产模式,装配式生产模式使操作过程更加简单,工作人员仅需负责某一专业工作即可,不仅可以使操作难度下降,还有利控制风险出现的概率,故优势显著[1]

二、质量管控的优势

在飞机大部件装配过程中,质量管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有利于监督装配全过程,能在最短时间内,对装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防止因安全隐患,导致飞机试飞失败。

第二,统计数据表明,人为因素是导致装配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而质量管理的落实,有利于规避此类现象,究其原因,具体表现为在装配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依据装配大纲开展操作,有利于保证装配效果。

第三,质量管理可以对生产全过程实施管控,有助于产品质量的提升,并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装配质量控制策略

为促进飞机生产效率的提高,实现大批量生产目标。在飞机大部件装配过程中,应实施质量管理控制模式,该模式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一)现场管理

1.零部件管理

在配件到达生产现场后,应该将装配大纲作为依据,针对不同零部件的特点和数量做好图号标记。上述方式的运用,可以使部件接收和入场检查更加简单,具体表现为工作人员根据图号标记,即可明确零部件是否放满,是否缺件等。

在实际生产中,应将部分可拆卸的工装、工具和辅助器械放置到操作台,同时,做好标识牌的放置,为工作人员使用和归位上述工具,创造有利的条件,并且,还能降低工具丢失的概率。

2.工装设备管理

在工装设备管理时,应注意以下方面的要点:(1)在操作前,对设备进行检查,若发现故障,应及时报告和处理,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质量问题的出现。(2)在工装设备检查、校验时,需要将相关标准作为依据,同时,加强对合格证和履历本的控制,并合理保养设备。在产品交付阶段,工作人员应通过肉眼观察的方式,检查定位、夹紧机构,防止其存在变形和松动的情况,确保产品能够通过检验。在工装鉴定完成后,实施精度检查,确保其精度满足要求。

3.可视化管理

在装配现场,应使用可视化看板,其目的在于对问题加以解决和记录。比如,质量月报、问题图解、报表、缺件数量等,相较于传统管理方式,可视化看板的应用,能够使产品状态被直观显示,问题教训会更加深刻,有利于现场工作人员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2]

4.6S管理

在大部件装配现场,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具体表现为工作人员在作业前,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扫,并整理好各种资料和零部件,完成上述工作后,重新检查,待检查合格后,方能作业,以此从源头上杜绝质量隐患。比如:针对现场作业使用的酒精、手套等工具,应将AO量化作为管理依据,确保使用合理,存放位置准确。

(二)工艺过程控制

1.优化装配流程

在飞机大部件装配过程中,优化装配流程是提升生产质量的重要途径。其要点如下所述:(1)需要将设计图纸作为依据,完成对部件特性的设计。(2)基于工艺技术和分析结果,对工艺特性予以识别,在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积极参与分析。这里所说的分析,主要是指工序的分析。(3)结合过往的故障记录和相关数据,使检验关键特性被准确识别。(4)将检验工序设置原则作为切入点,结合上述工艺流程,完成整体工序的优化。

2.风险管理

在开展装配式施工阶段,应对风险加以分析,建议企业采取基于工序的分析方法,具体流程如下:依托三个维度,分析产品的失效模式,并将严酷等级和风险顺序作为依据,确定各风险的大小,在此基础上,完成风险评估,最终将评估结果汇总成报告,上报给质量管理部门,待审核通过后,在AO中输入解决方案,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三)检验过程管理

1.评价过程能力

在装配阶段,应采取合理的手段,评价生产过程。以某企业为例,其在评价生产过程时,对能力指数加以应用,通过计算该指数,制定判断标准,如表1所示。若此类数据特征结果与标准值不符,则确定不合格率的标准。该企业所实施的标准如下:不合格率,合格率为,基于上述标准,完成对产品合格数量的计算,在此基础上,评价过程能力[3]

表 1 过程能力计算标准

等级

取值范围

说明

1

过程能力高,检查力度可适当降低

2

过程能力较强,应做好过程管理

3

过程能力一般,应加强检查管理

4

过程能力较低,需采取优化措施

2.做好过程管理

为实现对装配过程的有效控制,企业应派遣专业人士做好现场检查,在装配阶段,由其深入现场,监督和管理大部件装配作业、设备、环境和工具。并通过抽样检查的方式,检查产品质量是否与要求相吻合,以此杜绝质量问题的发生。

此外,在控制装配过程的基础上,还应将首孔检查作为重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一个工序内,会制造数个连接孔,故需要在第一个孔制造后加以检查,待合格后,后续作业才能开展,以此使制孔合格率得到保证。

3.调整检验方式

生产企业可以征求客户所反馈的意见,并对其进行汇总,使之转化为质保控制检查点,在此基础上,确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开展例会予以讨论,提出解决方法,并做好相应的整改工作。生产企业还需推动整改和交付计划的有效结合,并在飞机交付控制管理过程中,将改单归零情况作为重要控制对象。在出现质量问题后,各部门应分析问题成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以确保装配质量。

4.实施评价方法

在装配施工开始前,生产企业应对工作人员各项能力综合分析,看其是否具备胜任岗位的能力,同时,制定作业培训计划,开展作业前的培训,以增强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操作能力。此外,还应实施评价方法,通过定期评价和动态化管理等措施的运用,确保工作人员具备质量保证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为促进飞机大部件装配效率的提升,减少质量问题发生的概率。本文认为生产企业应从现场管理、工艺过程控制和检验过程管理等角度出发,实施切实可行的管控措施,最终形成完整的闭环质量管控系统,以此达成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查青杉.不同装配形式下的飞机可视化翼身自动对合偏差动态修正[D].南昌航空大学,2023.

[2]张浩伟.基于基准孔的自动化装配系统自适应制孔定位方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

[3]张延明,秦琪,杨必毅.基于专业化生产模式下的飞机大部件装配质量管理控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1,57(02):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