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日词汇的文化意蕴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4
/ 2

浅谈中日词汇的文化意蕴比较

赵文秀

(临沂职业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 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语言是社会现象,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差异会给词汇带来不同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词汇的不同文化内涵,才能在国际交流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中不犯错误,达到以心传心的目的。

[关键词]中日词汇 文化意蕴 联想意义  比较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在语言的各要素中,词汇是最基本的要素。不同的民族由于在地理、民俗、宗教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表达同一理性概念的词,在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作用下必然会产生附加在词汇本身概念之上的不同的联想意义。这种联想意义与词汇会在说者和听者(或作者与读者)的文化知识基础上,在特定的语境中,让人对于一个词所产生的某种特定感受。不了解这种联想意义的差别,就不能完全接受一个词所承载的全部语言信息量,从而不能更恰当地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的文化,在特定的场合就会犯文化错误。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及其文化差异,我们可以把有关词语分为以下几类。1)指示意义相同,联想意义不同的词汇;2)指示意义相同,联想意义部分相同;3)指示意义相同,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的联想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的词汇;4)各自文化中特有的词汇,即文化中的词汇缺项。

1指示意义相同,联想意义不同的词汇

在不同的语言或文化中,同一事物可引起完全不同的联想,即词汇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或文化意义。例如,对于「年取り」(老人)这一说法为中日两国语言和文化所共有,然而它们的文化内涵及其人们对“老”的态度却截然相反。“老”在中国文化里是一种资力、尊严和权威的象征,所以汉语中就有:姜是老的辣;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等说法。中国文化中有敬老的传统,当你称他人为老同志、老大爷、老前辈、老板、老首长、您老等时,是对对方的尊敬。而在日本,虽也敬老,但出于自我依赖、个人安全感的考虑,日本人又实在不愿直面“老”的残酷。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老”即意味着失去竞争力、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是一种极不安全的因素。日本人忌老、怕老,费尽心思地借用其它词汇来委婉地表达“老”这个概念,如「年を取る」(上了年纪)、「年長者」(老一辈)、「年輩」(长辈)、「高齢化社会」(老龄化社会)、「シルバーシート」(老人坐席)等等,委婉之余,都显出日本人心灵深处对“老”的忧虑。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电车上,看到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妇人上车,便很有礼貌地让座「おばあさん、どうぞおかけください」(老奶奶,请坐),谁知对方却勃然大怒说:「あたしはそんなに年を取ったのか」(我有那么老吗?)。无论她们年龄多大,都喜欢对方喊她们「お姉さん」(姐姐),可见她们对老是多么地忌怕。

2指示意义相同,联想意义部分相同

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这类词在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它方面却会引起不同的联想,即不同民族的文化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个性的差异。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是「内」と「外」(内和外)。在物理空间指示方面,中日两国是相同的;还有,「内」指家人、熟识的人、同一单位的人;「外」指自己不了解的 、不熟识的人或单位。中日两国都有“内外有别”之说,在这方面也大体相同。但日本人对内外区别严格,「うちの人」(一般指家人及关系亲密者)待之以亲近、无拘无束、亲睦和不分彼此,说话不用敬语;而对不处于此范围的「外の人」则待之以疏远、对立、恐怖和敬而远之,对话使用敬语,从而产生了“内集团”和“外集团”之分。这种内与外的概念,直接规范和支配着日本人的思维、语言行为及行为模式。如日本企业全体职员观光旅游时,他们一起赤身裸体泡温泉,在宴会上也无拘无束、谈笑风生,表演着自己的拿手好戏;而一旦有“外集团”的人加入时,则马上严肃起来,变的一本正经、死气沉沉,“外集团”的人很难加入其中与之欢谈。再有日本人每家每户在「節分」(立春的前一天)这一天的「豆撒き」(撒豆)时,边撒豆边吆喝「福は内、鬼は外」(福在内,祸在外)。这习俗也极端地反映出日本人“内外有别”的意识。中国虽有“内外有别”的意识,但达不到日本人的那种程度,并且在日常行为中也没产生那种界限分明的集团意识和语言规则。对外语学习者来说,与本民族文化内涵相似的词汇比较容易掌握,却常常忽略了该词汇所具有的其它文化内涵。

3)指示意义相同,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联想意义的词汇

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一个普通词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的联想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就可能仅仅是一个语言符号。樱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中国人看来,樱花只是一种树,一种美丽的花而已;而对日本人来说,樱花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日本国民精神的象征。樱花盛开时的美纶美焕,樱花凋落时的壮观和凄美,都寄托着日本人对人生的热爱珍惜,以及对事物无常变化的迷茫和叹息。他们对樱花怀有一种近乎痴狂的迷恋和执着,樱花在他们眼里既是美的化身,又是一种短暂人生的升华。樱花和他们的审美情趣「侘び、寂び」和「幽玄」以及无常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同样,竹子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被用于比喻刚正不阿、坚定正直的性格和具有坚强意志、高风亮节的人,远远超出植物本身的含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有着深厚的渊源。但对现在的日本人来说,它就是一种植物的名称。这类词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特点,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3)各自文化中特有的词汇,即文化中的词汇缺项

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词汇缺项的现象十分普遍。我们在翻译、阅读时经常会碰到这类词——即在一种文化中存在,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并不存在或很难用一个对应的词把它表达出来。比如「祭り」和「年中行事」,一看到这两个词,学过日语的人就能立刻在脑中浮现出那种喧闹的、多彩活动场面;但你想用一个词把它表示出来,几乎是不大可能。如「祭り」,把它说成是祭祀吧,但它还包括各种民俗活动,并不只是庄严肃穆的拜祭活动;说它是庙会吧,又不能囊括其全部含义。如「菊祭り」(菊花会)、「婚礼祭り」(商店为特别大贱卖结婚用家具而进行的宣传活动)、「お祭り」(…节、庆祝活动、祭祀、祭日等)。还有「年中行事」,只能用一句话来描述,即一年中按计划或惯例举行的活动。但到底包括哪些活动,中国人就没有这方面的联想,只能是笼统地有个印象:是一项活动。其实它包括很多,上至全国性的庆祝活动,下至逢年过节的相互拜访,都可属于其中。

总之,文化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的综合体,它从物质到观念,从制度到个体,从习俗到心理,构成整个民族、社会、也包括语言所赖以生存的庞大文化的生态环境。这个环境中的任何一分子,都可能在词汇的身上体现出来。所以我们在进行国际交流教学,和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对这些蕴涵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词汇,应重点掌握,不犯“文化的”错误,达到“以心传心”的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贾育新  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2]冯富荣 杜英起  邻家之眼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3]王秀文 孙文    日本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4

[4]王南 中日跨文化交际实务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4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第16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6]徐一平:《中日跨文化交际研究》,大连理大学出版社2014
[7]李筱平,范苓 中日跨文化交际(日文版)  科学出版社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