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5
/ 2

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马腾

身份证号码:370681199410100617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进度等各方面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为改善工程施工质量下缺陷问题和影响因素,还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文章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工程质量问题与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施工质量

引言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建筑行业的支持,加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控是新时期针对建筑工程的重要举措,由于其自身工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管理过程中难免出现部分失误,导致最终质量偏离标准水平。基于此,需要提高对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结合工程具体概况和流程展开综合分析,加强核心地位,满足建筑行业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

1 建筑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在目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广大群众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品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但在后续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建设阶段中,由于在施工流程方面并没有充分结合相关标准内容进行工作,这样就会导致工程项目在质量方面无法达到相关标准,加大各类风险事故问题的发生几率,严重影响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日常工作的开展进程中,应当进一步明确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以及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属于工程施工建设的关键所在,简单来说,两者都属于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有着相同的发展目标。其所发挥出的主要价值就在于确保各类条件具备较高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上,保证项目能够得到顺利实施,大幅度降低各类意外风险的发生几率,保证建筑品质可以在根本上得到提高。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开展进程中,涉及到的工作类型具备着多样化特征,参与的工作人员数量也比较多,再加上内部各类工作都具备着较为显著的危险性,为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展开施工建设,就必须要稳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完整性,科学合理的控制好施工作业质量,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可以更加顺利的开展,更好的发挥出自身所具备的优势。

2 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质量控制问题

2.1 施工技术应用的不规范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部分管理人员并没有做好不同施工环节的科学管理,也很难进行施工技术模式的有效衔接,甚至是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一味地采取老旧的施工模式,无法全面提高现场的施工效率,同时也会增加不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此外,在我国现代化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其中所包含的技术类型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方向进行不断地更新,以此来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但是在直接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并没有加强对新型技术方案的有效了解和认识,相关单位也没有开展科学地培训工作讲解新型施工方案的实施要点、需要特别注意问题。采取传统的施工模式难免会存在较为严重的缺漏,无法满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

2.2 盲目施工,质量存在安全隐患

有的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进行规范化操作,不管是施工企业还是管理部门并未完全依据国家标准执行,比如有的施工企业连施工资质也没有,管理部门对此也没有给出有效地监管,以至于工程在施工期间常常因为技能水平不达标而导致工程不合格,不得不进行返工,这不仅延误了工期,而且工程的危险系数较大。另外,有的企业并没有建立系统完善的制度体系,对一些细节方面也不加注意,所以施工速度较慢,建筑水平也不高。而且部分工程会被大的承包商再次承包给小的施工企业,这些小施工企业在技术上根本难以保证,而且监管起来特别不方便,从而导致施工不能安全顺利地实施,再加上管理工作者综合素质较差,责任观念不强,因此在作业期间常常存在违规情况,这些都导致工程质量没有保障。

2.3 建筑施工材料控制不到位

建筑行业中对建材的制造、营销等过程没有控制,部分不法建筑生产厂家根本不顾及效果,私自压低产品质量或违反生产规范,仅仅为谋求效益最大化;加之建材市场无序,交易无序,部分建筑材料销售商肆意压低售价甚至通过其他不正当竞争方式销售假冒伪劣建筑材料。因此在混凝土现浇构件的建造中,除了钢筋和水泥的品质之外,钢筋品质的优劣也是决定混凝土现浇建筑构件成型品质的要素。

3 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 采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提升检测技术和质量水平

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与监控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能够提高检测技术和质量水平,降低各类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提高施工质量,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可以包括质量纵向管理、横向管理和全过程控制等。其中,纵向管理可以指导企业建立合理的质量标准和工艺流程,加强质量控制和监督,防止重复消耗和浪费资源;横向管理则可以强化内控和风险管理能力,提高企业质量防控和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全过程控制则重点关注关键节点的质量控制和工作流程的协同与监控。同时,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质量手段也可以提升施工质量和安全水平。包括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质量控制软件、模拟模型、虚拟现实技术等来提高施工质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可以加强风险防控的能力,降低事故和缺陷的发生概率。

3.2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制定除了应当与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范、标准相符合之外,还应当因企业情况而异,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所以除了应当制定基本的管理目标与方式之外,还应当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优化。由于建筑工程事业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管理制度的制定应当更加全面,其中需要包括施工现场的秩序、场地、施工这些要素,才能是工作进行的基础,而且能够减少施工过程由于人为因素而带来的损失和资金占用,制度中的要求对施工单位和人员做出具体的职责界定,同时结合有关规章制度的宣传,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程质量保护意识。其次,管理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对于涉及环境的事项增加关注范围,严格要求技术人员增加对于噪声、灰尘等环境污染因素的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建设工程施工的整体管理水平。

3.3 重视施工材料管理

首先,加大材料采购工作管理力度。在采购相关材料前,需要加强采购计划的有效制订,和材料供应商展开有效的联系和互动,正确掌握不同材料的性能参数,还要充分比较采购成本。从而在保障材料质量符合相关要求的同时,对一些比较优惠、优质的建筑材料进行有效选择。其次,需要合理检查进入施工现场的相关材料和设备等。在检查过程中,根据国家所提出的相关规范和规定,做好有关抽样的检查工作。对于一些检查验收合格的相关材料,也需要第一时间将材料进行封存,以此为以后使用中的比对复查提供方便。在验收材料的过程中,还需要让实际的程序和记录更加规范,符合具体的标准要求。如果在验收中,发现不合格的材料,则需要禁止将其运用在工程上,进而最大化地防止因为材料问题而导致的质量问题发生。最后,需要通过日常管理的方式管理工程施工中运用到施工材料。并根据具体的材料运用需求,有效安排相应的存放地点和数量,加大材料防水等方面的防护力度,从而避免因为管理问题而导致材料过期的情况出现。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施工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技术指导与培训以及质量检查与控制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建筑行业的发展,工程企业在关注施工特点的同时,还要加强技术、人员培养,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段冬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施工安全管理策略[J].城市住宅,2021,28(增刊 1):239-240.

[2]欧峻领.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质量控制关键因素总结[J].中国设备工程,2021(22):258-259.

[3]洪树强.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0,18(20):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