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图设计与各专业设计的协调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2
/ 2

建筑施工图设计与各专业设计的协调要点分析

孙梦蝶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518031

摘要:施工图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将各专业应该完成的工程量、施工任务和施工规范整合成完整的施工图纸,用于指导各专业标准化施工,促使建筑工程成为有机整体,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建筑物能够保持稳定运行,更好的发挥功能,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加强建筑施工图设计与各专业设计协调的意义,从建筑施工图设计与结构专业、给排水专业、暖通专业、电气专业的协调角度,论述相关工作要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图设计;专业设计;协调要点

引言: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结构十分复杂,再加上建筑工程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使得建筑施工图设计与各专业设计的协调工作难度加大,只有提高施工图设计质量才能充分满足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要求,指导建筑工程项目高质量开展。实际工作开展中,建筑施工图设计与结构专业、给排水专业、暖通专业、电气专业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基于对建筑方案的设计理念的理解,建筑专业作为施工图龙头专业,应严格把控建筑造型细节,及时修改施工图中的错漏和缺陷,以便能够充分发挥施工图对各专业施工指导作用,全面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

1 加强建筑施工图设计与各专业设计协调的意义

首先,建筑施工图设计要与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进行协调,确保各专业都能明确工程量、施工任务和施工规范,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进行施工作业,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相互配合,保持建筑施工的连续性和高效性,减少管线交叉和施工冲突等不良问题的发生,为控制工程进度和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其次,建筑施工图设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不同专业领域都有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执行标准,满足建筑工程安全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最后,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加强建筑施工图设计与各个专业的沟通与协调,共同讨论并主导解决设计难题,优化和完善施工图,可以减少施工期间的工程变更,降低项目工期延误和造价失控等风险的发生率,有利于实现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目标。

2 建筑施工图设计与各专业设计的协调要点

2.1建筑施工图与结构专业的协调设计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各部分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性,必须科学开展建筑结构受力分析工作,计算各部分结构构件的荷载,确保建筑结构受到较强应力时,水平和垂直方向产生的位移不会超过最大允许范围,受力平衡状态不会轻易遭到破坏,以维护建筑物运行的安全性。一般来说,施工图设计人员和结构专业设计人员会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二者进行有机协调,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拓展建筑结构的设计深度,使结构专业与其他专业能够在同一平面下高效施工,保障建筑工程进度。建筑施工图与结构专业协调设计的要点为:一是在梁和柱的设计时,要合理布设梁和柱的位置、数量,协调好与其他建筑结构的关系,确定结构节点的位置和尺寸,体现美学原理和实用功能,提高建筑整体美观性和功能性。二是梁的位置结合外立面造型设计,不允许外立面梁外露,需做成变截面梁。三是施工图设计人员与结构设计人员要就建筑结构的构筑材料进行协调,选用质优价廉的材料,在保证建筑结构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结构工程施工成本。四是地下结构通常设计为地下室和车库,需进行实地调研,获取地质水文信息,运用合适的技术手段加固,以保证地下结构有着较强的承载力,为建筑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建筑施工图与给排水专业的协调设计

给排水系统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系统工程,关系到建筑用户的生活品质和便利性,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要点就是相关设备和管线的选型和布设。建筑施工图设计人员要与给排水设计人员进行协调,专门挑选合适的位置安装给排水设备,充分利用好建筑平面和立面空间,确保给排水系统运行稳定。比较常见的设计理念是将水泵房设置在建筑地下室,降低了建筑结构负担的荷载,不会影响建筑的美观性以及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给排水设备的检查维护也易于操作,可以及时排除设备故障,可谓一举数得。施工图设计人员还要与给排水设计人员协调给排水管道材料类型、管径以及管道布设形式,准确计算管道的流量、压力、排水量,科学选择给排水管道材料,提高给排水运行效率。建筑专业需复核水管和建筑立面的处理,保证建筑造型的美观性。除此之外,为给排水设计人员和结构设计人员建立沟通渠道,分析给排水管道布设是否需要从建筑结构之间穿行,在建筑结构上预留足够大小的孔洞供管道穿越,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环节的衔接性。

2.3建筑施工图与暖通专业的协调设计

暖通设备的使用为建筑内部温湿度环境创设提供了支持,使得建筑内部环境更加舒适,提高了用户的幸福感。在建筑施工图设计中与暖通设计人员相协调,探讨可行的施工方案,风管、给回水管设置在走廊,需与梁、柱结构相协调,各个房间内空调机的风管和盘管、采暖管与水管、通电管线等管线数量较多,经过设计人员之间的协调,合理设计管线走向,避免管线交叉问题的出现。有些暖通设备的重量大,高度高,需要增加地面的承载力,结构设计人员和暖通设计人员协商后确定设备层楼板的厚度,防止暖通设备破坏地面结构,还要调整板梁结构,增强暖通设备与建筑整体的适用性。在管线埋设方面,暖通设备与给排水系统相通,要与给排水专业设计人员相协调,确保暖通设备管线与给排水管线相连接,以维系暖通设备的正常运转。空调系统设计中要对系统布局和尺寸以及制冷、制热、换气等因素进行充分考量,还要根据通风系统的风量、风速、换气次数进行设备选型和布设,以满足建筑采暖、通风和温度调节等功能要求

[2]

2.4建筑施工图与电气专业的协调设计

电气设备用房构成较为复杂,如高低压变配电房、消防控制室、发电机房等,此类房间对防火要求也较高,建筑施工图设计人员必须与电气专业设计人员相协调,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建筑工程电气系统运行要求来确定电气设备用房位置、大小,房间的隔墙及门等设计参数。应对建筑防火区进行明确的划分,并在每个防火区内设置电气竖井,杜绝混合使用的现象。通过与结构专业、给排水专业的设计人员相协调,确保电气设备房与卫生间或排水专用房处于不同竖向平面,且不和相关功能房相邻,以免相关房间渗漏水对电气设备造成侵蚀,引起电气设备故障[3]。建筑与机电各专业配合最主要的一项环节是关于管线走向的综合设计,避免出现线路绕梁或穿梁的现象。对空间范围内的各类管线进行统计,科学划分各专业管线的空间,确认管线的位置。如部分线路必须从梁上方穿过,电气专业设计人员需与结构专业设计人员共同商讨,对预制梁进行打孔,为电气线路铺设提供孔道,避免室内敷线给建筑整体造成影响,还要保证建筑使用时电气线路的检查、维修和更换能够顺利进行。

结语:

总之,建筑施工图设计具有专业性和系统性,与各专业设计的协调必不可少。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加强与结构专业、给排水专业、暖通专业和电气专业的协同设计,综合全面的考虑建筑结构、各类功能设备、管线的设计要求,生成标准规范、切实可行的施工图纸,为各专业高效率、高质量施工提供可靠依据,从而建造功能齐全、运行安全的现代化建筑,达到预期建设效果和效益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佳.建筑施工图设计与各专业配合的应用分析探究[J].居舍,2019(22):184.

[2]许金杯.浅议加强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措施及其注意事项[J].江西建材,2020(11):64-65.

[3]伍威.浅谈住宅类建筑施工图文件设计中建筑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协调与配合[J].四川水泥,2020(09):316+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