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分层带教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实施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2
/ 2

全员分层带教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实施路径

池莲花  卜慧青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摘要:目的:探讨全员分层带教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实施路径。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1月该时间段本院神经内科的实习生70例,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带教、全员分层带教两种方式,对其带教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显示,全员分层带教模式应用于神经内科的带教活动中,乙组护生的实践考核成绩及理论考核成绩高于甲组,乙组护生自我评价评分高于甲组,且两组护生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神经内科护士实施全员分层带教,对其理论和实践技巧的掌握有积极效果,可提升其自我评价的评分,值得推广。

关键词:全员分层带教模式;神经内科护理带教;实施路径

引言:

神经内科是临床科室中患者较多的科室之一,患者主要特征有病情危重、急促、多变等。因为病人本身的病情特征,加上长期的治疗,会使病人产生很强的负面情绪,比如焦虑、抑郁、狂躁等,所以,在治疗的时候要做好病人的有效护理,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1]。说明在神经内科治疗中,配合良好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在实习期间,良好的学习风格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使实习生在最少的时间里获得最大限度的实习成果”为终极目的,将该科室作为护生实习的主要科室。在临床实践中实施全员分层带教模式,既能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又能增强学生的信任度。本研究对选取的部分学员展开带教观察,详细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1月该时间段本院神经内科的实习生70例,采用双盲法将选取的护生分为甲乙两组,两组人数均为35例,其年龄在21-23岁之间,所有护生基本情况均符合本次研究要求,且护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甲组采用常规带教方式实施带教活动,即填鸭式的授课,以向学员们讲解和介绍护理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示范的让学生进行观摩学习,进而达到常规教学的效果。

乙组护生实施全员分层教学的带教方式:①参与本次全员分层带教的教师均为护士以及自身的护理人员,该组护生均为新入职的实习生。依据带教计划中的基本内容,结合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制订具体的指导计划,并对指导工作进行科学的安排。带教教师要尽可能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让新入职的实习生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制定出不同的护理记录表。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教学任务的重要程度,确定指导时间。例如,消毒和隔离需要贯穿在整个护理工作中来,需及时开展该项教学活动。保证实习人员尽快熟悉灭菌与隔离的基础工作。②问题的设置。在带教期间,教师要以课程纲要为指导,并与本科室的常规护理技能操作相联系,在授课的时候,为学员提出针对性的问题。此外,还要根据本部门的具体状况,将本部门的工作职责告诉学员。也要结合病人的具体需要和有关的病例,给出相应的护理操作技巧方面的问题,教师还需在学员查找资料及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③带教教师在入职之前必须对带教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以保证其业务能力。对带教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找出指导教师的优缺点,并针对教师的优点和缺点设计适合教学的课程。④带教过程需以教学大纲为主导,并将其与本部门的常规拓展技术操作相联系,并与该科室的具体状况相联系,向护生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再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向实习生提出该科室岗位所涉及的相关职责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导教师要在同学们寻找材料和研究的时候,持续地提问,提高他们的探索精神,让其在探索中学习,提升护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两组护生带教后的理论、实践考核成绩以及对护生自我评价评分进行汇总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使用SPSS25.0作为数据统计分析工具,通过t检验对比两组带教后的差异,并明确两组之间差异的显著性,以从数据层面获得有效的量化解释,以验证全员分层带教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带教路径和实施效果。

二、结果

2.1两组护生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的比较

研究显示,对两组护生实施带教活动后,乙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均高于甲组护生,且P<0.05,见表一。

表一  两组护生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的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理论成绩

实践成绩

甲组

35

81.26±2.55

85.62±3.02

乙组

35

94.55±3.25

96.74±1.54

T

-

3.065

8.112

P

-

0.003

0.016

2.2两组护生自我评价评分的比较

研究显示,乙组护生自我评价评分高于甲组护生,且P<0.05,见表二。

表二  两组护生自我评价评分的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交流协调能力

临床护理能力

专业技术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甲组

35

26.52±2.32

26.34±2.22

26.12±1.33

27.15±3.25

乙组

35

43.96±.3.69

44.56±4.10

43.52±3.60

42.96±3.26

T

-

3.025

5.992

1.532

4.889

P

-

0.003

0.015

0.147

0.025

三、结论

全员分层带教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带教形式,它有别于传统的授课方法,可以根据科室的具体需要,而不会受到以后带教教师在职与否的约束,方便程度更高,可以更好地保证带教的质量。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可以带来以下几点优势:①实习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多个方面、多层面地获得各种资料,还可以避免教学中的盲点,使教学与学习的内容得到最好的利用,从而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2]。②在学习的时候,可以与科室的其它成员进行更多的交流,快速地与新的团队融合,从而提高了实习生的归属感,缓解了实习人员的学业负担,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了医疗服务业之中。增强实习医生的自信,进而增加临床实习的实际操作次数,进而提升临床实习医生的教学满意度。③采用全员分层带教的方式,可以从专业的发展上进行指导。将部门的发展与个人的生涯计划相结合,并鼓励教师在教授各种病症的时候,继续丰富自己的新知识,并建立起更标准的激励和监管体系,让医务人员变得更专业[3]。为检验其临床应用,本次选择我院实习的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选择的实习生都是我院神经内科的实习生。将两组实习生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如下:乙组护生带教后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均高于甲组护生,乙组护生自我评价评分高于甲组护生(P<0.05);

总之,在神经内科的教学工作中,可以采用全员分层带教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是非常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魏晓晓,晏世欢.临床路径在神经内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实施作用探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1(2):2.

[2]段川,刘霞.全员分层带教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1(9):2.

[3]陈代鸿,杨英.探讨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