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装备制造业物资入库检验工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2
/ 2

关于装备制造业物资入库检验工作探讨

孙立明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063000

摘要:众所周知,轨道装备制造业是大型组装制造行业。对于车辆组装来说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制动系统、牵引系统、空调系统、转向架系统、电气系统等,结构复杂、涉及的采购件数量非常多。在这种情况下确保物资高效率、高质量的物资入库检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轨道装备制造业来说,采购件入库检验主要为原材料检验、成品件检验、外协件检验、业主自带件检验等都存在检验特性。物资到厂后生产安排时间紧迫,入库检验员需要在短时间内排好报验次序,为生产物资需求提供辅助支持,并预留可能存在问题的处理时间,从而还需要检验员具有一定的统筹管理能力以及问题协调处理能力。高效、有序的入库检验工作是轨道行业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轨道行业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提高三检制的施行,对采购价、外协件、自制件质量管控的提升,最终做到从源头上提高车辆质量。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采购物资;入库检验;采购标准化

一、提高外购件、外协件、自制件质量管控手段

针对外购件、外协件、自制件等不同方式以及对轨道行业质量影响的重要程度,验收时通过相应手段把关,确保投入生产的物资质量符合要求。

1.1 完善供应商管理,保障物资质量

外购件在轨道行业中占很大比例,因此强化外购件物资质量控制,对保证轨道行业建造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外购件质量控制需要制定相对应的计划和措施,以此来保障这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与此同时,完善供应商管理是强化外购件物资质量控制的另一重要举措。对外购件进行有效的物资质量控制,需要检验人员和采购人员加强合作与交流,在质量保证性资料完善的前提下,先进行物资外观、数量的验收,并根据技术要求按批次实行抽检或全检,详细填写检验记录并存档。对于不合要求的物资,做出退货、局部返修后回用等处理决定,同时将质量问题纳入负面信息清单并书面通知供应商,让其分析质量问题原因、限期整改并形成整改报告,杜绝同类问题再次出现。对于反复出现的同类质量问题,应采取警告,按照合同条款罚款,停止供货直至纳入不合格供应商名录等处理形式。

1.2 全流程控制,保证外协外包件质量

外协件质量控制要从过程到结果全面抓起,与供应商签订质量协议,强化供应商质量意识。生产前,对质量要求进行细化讲解;生产中,随时关注外协厂家的生

产动向,适时监督,根据实际情况现场对其质检人员与工人进行教育培训。了解其工艺、工装和设备的使用情况,细化工装保证的防错措施。完善生产过程中的自检、

互检和检验手段和检验记录,使之逐渐达到作业标准化。

1.3 加强工艺交底,毫厘必争铸精品

自制件在轨道行业生产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车间工艺员编写关键件、重要件的零件加工工艺卡、关键过程(工序)控制明细表、建立关键件、重要件工序质量控制点,督促施工者规范填写关键过程(工序)控制表。入库检验员熟悉产品图样、工艺文件要求,严格按照产品图样、工艺文件和机械制作部分报验项目明细表的要求,对自制件进行尺寸测量,采取磁粉探伤等相应检测手段判断产品的符合性,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

二、全面实行三检制

轨道行业项目负责人要根据设备入库进度及特点制定巡检计划,其中包括巡检项目、巡查设备、巡查点,以往轨道行业问题突出点定为重点监测对象,以问题为导向,根据项目到货计划,结合仓库到货实际情况对仓库进行有效巡检,跟踪设备动态,对物资进行质量及工艺等方面检验,技术参数做记录,定期对巡查结果以及专检暴漏问题进行综合数据分析总结,有效巡检可为后续专检扫清障碍。对不合格设备及其生产企业进行警告、纳入负面信息清单甚至不合格供应商名录。

三、采购标准化,从源头杜绝质量问题

目前,标准化采购的协同推进机制还不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尚未建立,设计部门、物资部门、质量部门、生产部门相互割裂,物资设备“万国牌”问题突出,无

法集中需求批量采购,即使前序经验充足,也存在无序增补,极少量若干次增补现象,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对后续入库检验和资料整理工作增添大量困难。技术部的技术文件指导物资部对大宗物资采购必须加强计划性、逻辑性,减少盲目性。应建立一套标准化的业务运行考核体系,统一考核程序、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推进物资工作一套制度执行、一个办法考核、一个标尺衡量,对标准化流程工作成效进行评估。

四、提高外购件技术标准

提高外购件的检验质量首先要求技术标准的是检验的重要依据,目前部分协议起草不精细,部分关键点含糊不清,争议点较多,出现质量问题时,技术协议不能作为有力回击的工具,在技术交流中扯皮的事情较多,给设备检验带来很大困难。持证清单亟需优化,技术协议中持证清单部分大设备所需要取得的证书不够详细,如主机、发电机等,在持证清单中只列出需要收集的整个设备证书,部分零部件需要单独取证却未在持证清单内标注清楚。从而导致入库检验证书的过程中无法核实证书准确性、完整性。入库检验员和资料员应及时将发现问题反馈给物资部,作为后续轨道行业技术协议签订的优化和参考,以问题为导向促进规范落实,对提升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五、提升信息化技术

轨道制造业已经逐步开展信息化技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更好的进行物料信息追溯、降低人员成本、降低错误概率、杜绝序列号重复、提高信息安全,同时提高经济效益。物资管理系统中入库报验模块,加入证书资料类文件管理,事先录入CCS 产品合格证、型式认可证书、材质化学及力学实验报告等相关质量证明书的要求情况,并与实际到厂情况相匹配,整合企业电子系统的操作界面,建立统一、规范的工作平台,确保业务操作在同一界面,使业务操作程序化、简单化,确保业务流转顺畅、高效。应该对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信息管理部门沟通并提出改善意见,促进系统升级,使系统功能简洁、方便,最大化满足使用需求,实现企业在建轨道行业信息、需求信息、采购信息,库存信息在同一平台的共享功能,进一步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5 结语

轨道装备制造业是大型组装企业,部件98%以上均为外购件,如何做到外购件的入厂检验工作是提高车辆质量的第一步。提高轨道行业质量,从而保证轨道行业运行的安全性,通过分析轨道行业使用及质量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发现问题与督促整改落实相结合,可以更好地积累职业经验为后续检验工作提供支撑。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提高三检制的施行,对采购价、外协件、自制件质量管控的提升,最终做到从源头上提高车辆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波, 刘勇, 何伟, 等.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章制度和标准融合方法研究[J]. 质量与可靠性,2019,(03):41-43+48.

[2] 董秦刚. 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物资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