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人性的美育——席勒与王朝闻美育思想之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6
/ 2

关注人性的美育——席勒与王朝闻美育思想之比较

李欣竹

济南大学文学院

摘要:席勒作为现代美育的代表人物,其美育思想对中国近现代的美学家们有着深厚的影响,美育作为审美实践中关键的一环,对审美主体的改造有这至关重要的作用。王朝闻站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汇点,格外重视美育,二者的美育思想都是建立在关注人性、培养人性的基础上。虽然席勒和王朝闻处于不同的社会、时代背景,其间还有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他们都看到了当时的社会普遍存在的某些问题,倡导通过美育来健全、改造人性的方法。他们对美育的理解各有侧重,结合各自的时代与社会特点倡导来美育,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关键词:王朝闻;席勒;美育

引言

德国美学家席勒首次提出了“美育”概念,被尊称为“现代美育之父”,王朝闻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美学家,格外重视美育,二者的美育思想都是建立在关注人性、培养人性的基础上。席勒一直在寻找能够进行彻底社会变革的方法,王朝闻也经历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大变革,二者的美育思想都源于对社会现实的直接关注,提倡美育可以健全人性,各有理论价值和意义。他们都看到了当时的社会普遍存在的某些问题,倡导通过美育来健全、改造人性的方法。他们对美育的理解各有侧重,结合各自的时代与社会特点倡导来美育,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一、共同基础:关注自由的人性

席勒对于自由人性的关注,也是源于康德的“美感产生于想象力的自由游戏”的观点以及“审美无利害”原则。席勒的游戏和康德的游戏有一个共同的指向:游戏=自由活动,与强迫(压力)对立。简单的概括,就是感性冲动使人感到自然要求的强迫,理性冲动又使人感到理性要求的强迫;而游戏冲动则是要求“消除一切强迫,使人在物质方面(感性)和精神方面(理性)都恢复自由”。席勒认为“人同美只应是游戏,人只应同美游戏。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1]”无功利、无目的、自由的游戏之中,美育的功能才得以实现。劳动是强制性的,而艺术是一种游戏,游戏的特点在于它是排除一切强制的自由活动,所以在游戏中,人性是自由的。

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审美无功利观点和王朝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王朝闻关注自由人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王朝闻对于功利关系持十分批判的态度,认为功利的审美限制了自由。人们受到功利目的影响,就会面临丧失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危险。王朝闻通过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到现代社会为了经济利益而对自然过度开发,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对社会生活环境实用性目的会导致平庸的机械化。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功利关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丧失。席勒的审美教育理想,是针对德国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但他对于基于自由的“完全意义上的人”的思考,已经呈现出对现代社会的反思。王朝闻提出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性完善,就审美教育对于培育人性的基础且重要的意义而言,王朝闻的美育思想也蕴含着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将对人的自由心境的呈现作为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也将自由的呈现与人性的培育相关联。

不同美育目的

席勒始终关心政治问题,他认为以法国大革命为代表的政治革命不仅不能恢复人的完整人性,反而践踏和破坏了人性。席勒生活的年代欧洲工业化已成规模,科学技术发展使分工更加明确,但是复杂的国家机器更加严格的等级划分,把人们引向分裂,被束缚和压抑着,背离了自然之道。“一方面,过分旺盛的想象力把知性辛勤开垦飞地方变成一片荒芜,一方面抽象精神又在扑灭那温暖心灵和点燃想象的火焰。”这正是近代劳动分工导致人性分裂的显著表征。要改革国家,获得政治自由,首先必须改善时代的性格,恢复人性的完整性。因此,对于席勒来说,审美和艺术都是政治的必要条件,也是政治的真正根基。美育最终服务于政治目的。

   王朝闻作为一名奋斗在一线的文艺工作者,对国家和社会问题也重点关注,但他却更加强调美育和艺术教育对于人的自由发展的巨大价值。“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扭曲的功利关系,王朝闻表示深深的忧郁,他试图用美学基本经验来解决社会问题和人性异化的困境。”[2]对人的生存环境的关注,使得王朝闻的美学走向人生的社会现实问题。王朝闻多次提出培养大众高尚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将其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联系起来。“培养和提高人民的审美鉴赏力,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践活动的重要方面。它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人民识别美丑的敏锐的感受力和判断力,而且可以净化人们的灵魂,消除灵魂深处的污秽,使人们的灵魂更切合社会主义的目的性,也就是有更高尚的情趣和品格。”[3]

在席勒那里,美育是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中介、手段和桥梁,政治自由才是其终极目标。席勒的美育思想是服务于其政治理念的。而王朝闻则是立足于感性现实和人的精神世界,着力于以美健全人格,体现出一种深刻的人生关照。

、不同的美育实践途径

但是,通过美育建成的王国是否真实存在,席勒似乎并没有给出实际的答案。“作为一种需求,它存在于每个优秀的心灵中;作为一种行为,它则象纯洁的教会和纯洁的共和国那样,也许只能在少数优秀的社会圈子里找到。”

[4]它离现实还相当遥远,它还只是作为一种理想而存在着,还无法找到建立这一王国的可靠途径。这是由当时的整个时代决定的。席勒对美育和艺术教育的阐述是一种理性思辨、抽象玄秘的哲学表达。他虽然高举美育与艺术教育的旗帜,为之呐喊助威,却对在现实中如何实施避而不谈。对于那个“美的假象王国”是否真的存在的回答也是虎头蛇尾,他说:“按照需要,它存在于任何一个心绪高尚的灵魂之中;而按照实际,就像纯粹的教会或共和国一样,人们大概只能在个别少数卓越出众的人当中找到。”[5]如此说来,美的王国要么存在于人的内心,要么只有少数精英人物才能达到。这充分显示出席勒美学的乌托邦空想性质和主观唯心主义倾向,因此,他的艺术教育观念难以避免缺乏实践性和普及性的局限。

    王朝闻认为生活本身就是艺术的审美对象,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美的生活本身就是艺术,它对人生还能起到艺术活动难以企及的美育作用和价值。王朝闻“把生活当作艺术来感受”[6],要求人们在生活体验中常以超功利的审美心态来观察包罗万象的生活现象。王朝闻的“生活艺术化”美育观就提出必须从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和人民的生存环境两个方面切入,提高人的审美情趣,改善人的生存环境。生活美育的关键是要对生活环境建设提出艺术标准,对于景观的改造,要遵循美的原则,用艺术的手段从生活环境建设入手,对生活环境的建设提出审美化要求。对人提出审美超越态度,对于社会环境的改造,首先要提高审美主体的修养,提高人们的修养和素质,提倡培养超功利目的的人生态度。

席勒和王朝闻的美育,在关注人性这一点上是基本一致的,都认为健全人性是审美教育必需的环节。但席勒对人性的关注是出于一种政治目的,希望最终通过改造人性来进行改革;而王朝闻关注人性健全自由则导向一种对个体的人生观照。由于历史局限,席勒虽然看到了改造人性、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但并未提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他提出的种种美育理想最终只是乌托邦;王朝闻是深入一线的文艺工作者,长期活跃在教育行业,编订了一系列的美学教材,制定了各种具体的提高美育的方案,并在学校实行,相较于席勒,王朝闻在美育实践这一层面,走得更远一些。

参考文献:

【1】席勒.席勒经典美学文论 [M].范大灿,等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2】杨光.王朝闻美育观初探[D].贵州师范大学,2014.

【3】王朝闻.王朝闻全集1-36 [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9.


[1]席勒.席勒经典美学文论[M].范大灿,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2]杨光.王朝闻美育观初探[D].贵州师范大学,2014.

[3]王朝闻.王朝闻全集1-36 [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9.

[4]席勒.席勒经典美学文论 [M]. 范大灿,等译 .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5] 同上。

[6]杨光. 王朝闻美育观初探[D].贵州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