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总装正装工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7
/ 2

卡车总装正装工艺研究

李书远 史俊领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113

摘要:近年国内经济突飞猛进,卡车作为陆上运送的主要交通工具,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也经历了高速增长。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卡车需求,商用车公司纷纷扩大产能,新建工厂。对于大批量卡车生产来说,总装配线是必不可少的。科学的总装配线设计以及合理的卡车装配安装工艺,既是满足卡车产能需求的前提条件,也是保证装卡车配质量的重要手段。纵观国内外的商用车工厂,卡车的装配方式有翻装(装后翻转再装)和正装(不需要翻转)。

关键词:卡车 总装配线 翻装 正装

0前言相对于乘用车,卡车具有体积大、车辆长、底盘轮胎高的特点,为了良好的装配操作性,目前国内卡车装配生产工艺,总是将卡车的装配分为两部分,在总装配线的第一部分将车架反放,装配各种阀类、管路、线束、悬挂、前后桥和传动轴等,待前后桥装配完之后,使用车架翻转机构将车架进行翻转,再进行发动机、驾驶室、轮胎及其他零部件的装配。

纵观国内外的卡车工厂,底盘正装方式也是一种在用的装配工艺。但目前这种装配工艺形式采用的较少,在流水作业的规模化工厂中,欧洲的斯堪尼亚卡车工厂堪称此种工艺形式的代表。本文以解放卡车柳州工厂为例,就底盘正装工艺进行分析说明。

1卡车翻装工艺介绍

目前国内的总装线,大部分是采用底盘在线翻转的形式。底盘翻转机通常布置在总装线中部偏前的位置,也有的布置在总装线的预装线上。卡车翻装装配线设备形式:装配1、2线—链动轨道车(或手推轨道车、重载AGV);车身翻转机、下线双板链(或顶升设备)等。

通常来说,底盘在线翻转有如下工艺要求:

(1)必须装配完前桥和中后桥。一方面是因为车架反放的状态,前桥和中后桥便于装配,操作性比较好;另一方面,装配完前桥和中后桥后,翻转链条可以兜住板簧,便于翻转。

(2)相关零部件如管路、线束以及其他零件,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酌情安排。一般来说,大部分工厂都是将管路线束以及一些阀门支架等在车架翻转前装配完毕。但是重庆某卡车厂,仅是装配完前后桥后就进行车架翻转,其余管路、线束等全部安排在翻转后进行安装。

底盘在线翻转的形式,作为一种经典的工艺形式,有其突出的优点:

(1)适应大规模快节拍生产。由于翻转前为车架反放的状态,前桥和中后桥便于装配,因此一般重卡生产线可以实现5分钟/车的节拍,轻卡生产线则节拍更快。

(2)配套的工艺设备技术成熟。底盘在线翻转前,主要的工艺重点就是双后桥平衡悬挂的扭矩控制、反作用杆螺栓拧紧及前后桥的U型螺栓拧紧。由于车架反放状态,直接采用常规的拧紧机进行吊挂装配即可。此种拧紧机国内即可实现,技术成熟、状态稳定且性价比高。

当然,底盘在线翻转的形式,也有其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方面:

在翻转长车架时,尤其是4x2结构的长车架,由于仅有前后吊带处接触受力,翻转过程中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导致车架的直线度受损,更为甚者会导致车架严重变形,影响货箱的安装。

2卡车正装工艺介绍

用底盘正装的工艺方案与翻装方案的最大区别,主要是在前桥、后桥总成装配方式带来的变化。

解放柳州工厂卡车正装装配线设备形式:合成线—空中自行小车+升降吊具+地面正装部件输送顶升AGV;预装线—重载AGV;下线顶升设备等。

前后桥车桥正向安装工艺方案:

2.1前后车桥正装工艺布置

2.2前桥定位支撑

2.3后桥定位支撑

2.4容差对位

2.5装配辅助

2.6拧紧辅助

2.7车型切换

2.8前后车桥正向安装人机工程

2.1前后车桥正装工艺布置

如下布局:合成线02工位完成前部安装支架、后部平衡悬架的连接;前、后桥在分装区完成分装后,由AGV分别转运至合成线03、04工位;03工位完成前桥至车架的合装、后桥板簧、后桥I形连接杆的安装;04工位完成后桥至车架的合装、中间传动轴的举升合装;各工位安装内容及额定耗时已定,经计算,工位总用时在允许范围内。

图2.1-1车桥正装工位布置图

2.2 前桥定位支撑方案

图 2.2-1 前桥正装托盘

如图2.2-1所示,前桥及板簧总成正装托盘。根据目前前桥及板簧总成结构采用中部横梁进行X向定位限位及Z向支撑,前部横连杆进行Y向定位,如图2.2-2所示:

图2.2-2 前桥及板簧总成定位支撑方案

2.3 后桥定位支撑方案

图2.3-1 双后桥总成正装托盘

如图2.3-1所示,为双后桥总成正装托盘。根据目前中后桥总成采用左右滑台装配,中后桥总成采用中部桥包外轮廓进行Y向定位和Z向支撑,左右外侧制动轮毂进行X向定位和Z向支撑,如图2.3-2和图2.3-3所示:

图2.3-2 中桥定位支撑

图2.3-3 后桥定位支撑

3总结

底盘正装作为一种独特的工艺形式,相对于底盘翻转工艺,对于避免车架弯曲和减少挠度变形有其先天的优势,但是,由于装配方便性和产品通用性的问题,如果此工艺用于大批量、快节拍、多品种的流水线,必须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工艺分析,并且对产品结构进行详细的了解。

在保证装配质量方面,底盘正装相比于底盘翻转工艺也有其先天的优势,比如避免车架弯曲、减少挠度变形、避免翻转带划伤、避免车桥和悬挂系统的螺栓在拧紧后由于翻转导致的扭矩衰减等。因此,出于质量控制方面的需求,采用底盘正装的工艺方式,一直被工艺人员深切的关注。

事实上,即使在国内,底盘正装也有很多采用,通常用于样车在流水线外的装配。对于生产数量少,不追求生产节拍、在简易场所装配的车型,通常只需要有1台天车即可实现正装。譬如在很多的试制场所,为避免增加底盘翻转机构的麻烦,底盘正装方式被大量采用。

但是,纵观目前国内外的卡车工厂,主流企业中仅有斯堪尼亚、一汽解放柳州工厂在使用此种工艺,说明此工艺还是有其局限性。因此,如何理解底盘正装的工艺精髓,并将其和现有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提升我们国产卡车的质量水平,将是摆在卡车总装工艺人员面前一道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魏佳佳.马顿等. 浅析重卡总装配线装配工艺的发展趋势[J] .汽车实用技术.  2018(17):2.

王祥. 浅述重卡车架装配线工艺及设备[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