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有效硼的测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7
/ 2

土壤中有效硼的测定

库米拉·赛甫力  冯 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硼作为一种微量元素,在植物的生理代谢和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因此,准确测定土壤中的有效硼含量对于合理施肥、优化农田管理以及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综述土壤中有效硼的测定方法,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土壤;有效硼;测定

硼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土壤中的可溶性硼,即植物能够吸收和利用的部分硼,被称为有效硼。有效硼的存在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正常发育,确保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若土壤中硼缺乏,植物可能出现只开花不结果的情况,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然而如果土壤中硼含量超过标准,植物就会受到硼中毒的影响,此时需要对土壤进行硼的处理,因此土壤中有效硼含量成为评估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原理

(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产生高温等离子体,通过样品中元素的激发和辐射来进行元素分析。在ICP-OES中,高频电源产生的高频电流通过感应耦合到专用的石英管中,形成高能量的等离子体。样品溶液通过喷雾器进入等离子体,其中的元素被激发并发射出特征光谱。通过测量这些发射光谱,可以确定样品中的元素含量。

(二)硼元素的光谱特性

硼元素在ICP-OES中的分析主要基于其特征光谱线的测定。硼的主要发射光谱线位于紫外光谱区,主要为185.53nm和249.77nm。这些光谱线的强度与样品中硼的含量成正比关系。

(三)硼元素与其他元素的分离技术

在土壤样品中,硼元素通常与其他元素同时存在。为了进行准确的硼测定,需要采取一些分离技术,使硼能够单独分析。常用的分离技术包括控制pH值使其他干扰元素沉淀、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萃取和化合物形成等方法。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分离硼与其他元素,从而确保硼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设备和试剂

(一)实验设备介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是一种高精度、多功能的化学分析仪器,适用于分析土壤、水、空气等不同样品中的化学元素含量。ICP-OES仪器包括放电室、火焰热电离化器、质谱仪、微波消解器等设备,其中放电室是硼元素分析的主要部分。ICP-OES仪器可以通过选定的光谱线来测定元素的浓度,能够同时测定多种元素,并可以对样品进行快速的分析。

(二)试剂介绍:样品制备试剂、标准溶液等

1.土壤样品制备试剂:土壤样品的处理包括干燥、研磨和筛分。常用的土壤样品制备试剂包括强酸、强碱和氧化剂等。

2.标准溶液:硼元素的标准溶液是进行ICP-OES测定的重要试剂。常见的硼标准溶液有1mg/L,10mg/L,100mg/L等多个浓度级别的溶液。根据实验需要,可以选择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校准和质量控制。

3.其他试剂:为了减少样品中化学干扰物对测定的影响,还需要一些辅助试剂。常用的辅助试剂有耐热蒸馏水、或硝酸、氢氟酸、硝酸-氢氟酸混合酸等。

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步骤

(一)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在样品的采集和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并在采样过程中避免任何可能的污染。接下来,应清除样品表面的杂质和可见异物,以确保样品的纯净性。如果土壤样品较湿润,还需要先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多余的水分,保证后续实验的准确性。

(二)样品的消解和制备

在样品的消解和制备阶段,首先需要将干燥的土壤样品进行研磨和筛分,以保证样品的均匀性,研磨过程中使用研磨机或研钵将样品研磨成粉末状,随后通过筛网筛分,去除粗颗粒,保留细颗粒。接着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并加入适量的样品制备试剂,如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等,以促进有机物的分解、硫化物的氧化,并稳定元素的化学形态。下一步则是进行样品的溶解和消解,可选择热酸消解或微波消解的方法,热酸消解方法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将土壤样品与样品制备试剂一起加热消解,而微波消解方法则是将样品制备试剂和样品放入微波消解箱中进行微波操作,消解时间短但产生废弃物较多。最后,消解后的样品需要稀释至适宜的浓度,通常使用耐热蒸馏水或其他适宜的方法进行稀释。整个过程的目标是消解样品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消除干扰物质,为后续分析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三)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进行测定

在硼元素的测定阶段,首先需要准备好需要进行硼分析的标准溶液,并进行校准和质量控制。然后,将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注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操作。接下来,根据仪器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工作条件和测量参数,例如波长范围、积分时间等。最后,运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进行硼元素的测定。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通过测定硼元素的特征光谱,来确定样品中硼元素的含量。

(四)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阶段,首先需要测得样品和标准溶液的发射光谱信号,并根据硼的特征光谱线的峰值强度来计算样品中硼的含量。然后,使用内标法或外标法进行数据的校正和分析,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接下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分析,如计算均值、标准偏差等。如果需要,还可以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比如绘制图表、进行回归分析等。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准确可靠的硼元素含量结果,并为后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四、土壤中有效硼的测定的意义和应用

(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硼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测定土壤中有效硼含量,可以评估土壤中硼的供应情况,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了解土壤中硼的含量可以帮助农民合理施肥,调整土壤pH值,从而提高植物的生长和产量。硼元素的准确测定有助于优化农田管理和施肥方案,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二)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土壤中硼的过量或不足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硼的过量含量可能对土壤生态系统和水体环境产生污染,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另一方面,硼的缺乏可能导致植物生长受限,减少农业产出。通过监测和评估土壤中有效硼含量,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硼相关的环境问题,保护土壤和水体的健康。

(三)对农业科学研究的贡献

土壤中硼含量的测定是农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准确测定土壤中有效硼含量可以为作物营养研究、土壤肥力评价和农业治理提供数据支持。通过研究土壤硼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以及与作物生长的关系,可以深入了解硼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作用机制,为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土壤中有效硼含量的ICP-OES测定,我们可以提供农业生产指导、环境保护措施和农业科学研究的贡献,为农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参考文献:

[1]申硕果,王琳,于亚辉等.ICP-AES法测定中性、石灰性土壤中有效磷[J].化学工程师,2023,37(10):31-36.

[2]徐祥云,刘小林,黄子卿等.二乙烯三胺五乙酸浸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有效态镉[J].湖南有色金属,2023,39(05):99-102.

[3]占国艳,潘政,梁红芳等.土壤中有效硼含量测定方法优化与对比[J].中国无机分析化学,2023,13(08):831-838.

[4]卞勋涛,朱金来,蔡宝珊等.土壤中有效硼分析方法优化[J].能源与环境,2023,(03):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