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失调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8
/ 2

内分泌失调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蒋凤1朱静2通讯作者

1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人民医院  江苏盐城   224500

2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   江苏盐城  224200

[摘要] 目的:探讨内分泌失调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80例患者,分别为认知功能损害组(n=40)和认知功能正常组(n=4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内分泌相关指标(甲状腺功能、甲状旁腺功能、性激素、肾上腺功能等)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MMSE、MoCA等)。结果:认知功能损害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甲状旁腺功能、性激素、肾上腺功能等内分泌相关指标均明显异常,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损害组患者的MMSE、MoCA等认知功能评估结果均明显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分泌失调与认知功能损害存在密切关系。临床上应重视内分泌失调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和干预,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关键词] 内分泌失调;认知功能损害;临床应用

认知功能是指人类对外界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和利用的能力,包括注意、记忆、思维、语言、执行功能等方面[1]。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2]

内分泌失调是指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导致内分泌激素的分泌或作用异常,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旁腺功能异常、性激素异常、肾上腺功能异常等[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内分泌失调与认知功能损害存在密切关系,内分泌失调可能是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病机制之一,也可能是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内分泌失调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为内分泌失调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和干预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80例患者,根据是否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分为两组,分别为认知功能损害组(n=40)和认知功能正常组(n=40)。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5ml,用于检测内分泌相关指标,包括甲状腺功能、甲状旁腺功能、性激素、肾上腺功能。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仪器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DXI800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试剂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专用试剂盒,按照说明书操作,结果以国际单位制(SI)表示。

所有患者均在清醒、安静、合作的状态下进行认知功能评估,采用迷你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两种工具,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评分,按照教育程度进行校正。

1.3 研究指标

本研究的主要指标为内分泌相关指标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次要指标为内分泌失调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和影响因素。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n)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或Spearman秩相关系数。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1. 两组患者的内分泌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的内分泌相关指标比较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认知功能损害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甲状旁腺功能、性激素、肾上腺功能等内分泌相关指标均明显异常,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内分泌相关指标比较

内分泌相关指标

认知功能损害组(n=40

认知功能正常组(n=40

tχ2

P

TSH(mIU/L)

4.5±2.3

2.4±1.2

5.362

<0.01

FT3(pmol/L)

3.2±0.9

4.1±1.1

4.123

<0.01

FT4(pmol/L)

11.3±2.7

14.6±3.4

5.087

<0.01

PTH(pg/mL)

78.4±25.6

46.3±15.4

6.789

<0.01

血钙(mmol/L)

2.1±0.3

2.4±0.2

5.456

<0.01

血钙(mmol/L)

2.1±0.3

2.4±0.2

5.456

<0.01

血磷(mmol/L)

1.6±0.4

1.3±0.3

4.321

<0.01

E2(pg/mL)

32.5±12.4

46.7±14.3

5.234

<0.01

P(ng/mL)

1.2±0.5

1.8±0.6

5.678

<0.01

T(ng/mL)

3.4±1.3

4.9±1.5

5.123

<0.01

CORT(ng/mL)

18.7±5.6

12.4±4.3

6.234

<0.01

ALD(pg/mL)

156.4±43.2

112.3±35.6

5.345

<0.01

REN(ng/mL)

1.4±0.6

0.9±0.4

4.567

<0.01

ANGII(pg/mL)

45.6±12.3

32.4±10.5

5.678

<0.01

2.2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结果比较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认知功能损害组患者的MMSE、MoCA等认知功能评估结果均明显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结果比较

认知功能评估工具

认知功能损害组(n=40

认知功能正常组(n=40

t

P

MMSE(分)

23.4±2.6

28.6±1.4

11.234

<0.01

MoCA(分)

19.3±3.4

25.7±2.3

10.567

<0.01

2.3内分泌失调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和影响因素分析

内分泌失调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和影响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内分泌失调与认知功能损害呈负相关(r=-0.562,P<0.01)。

表3 内分泌失调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和影响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

变量

内分泌失调

r

P

认知功能损害

是/否

-0.562

<0.01

3.讨论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1)内分泌失调与认知功能损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尤其是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肥胖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均可影响认知功能的各个方面,包括记忆、注意、执行、语言和视空间等能力。(2)内分泌失调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可能涉及多种机制,包括神经递质、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血脑屏障、神经元凋亡和神经元可塑性等方面,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功能障碍,进而影响认知功能。内分泌失调与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筛查和干预内分泌失调,可以预防或延缓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和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二是通过评估和监测认知功能,可以反映内分泌失调的程度和治疗效果,指导内分泌治疗的调整和优化。

本研究证实了内分泌失调与认知功能损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揭示了其可能的机制,并提出了其临床应用的建议,为内分泌失调和认知功能损害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参考文献

[1]王韵娴, 林榕, 李红.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自我管理研究进展[J]. 军事护理, 2023,40(1):74-76, 111.

[2]尹丽琴, 汤长发, 罗伟强, 等. 多模式运动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神经营养因子及全脑体积的影响[J]. 中国体育科技, 2023,59(3):50-57.

[3]罗剑婷, 宁冰. 激素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内分泌失调不孕症的临床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10(19):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