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中医药文化 探索中药智慧精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2
/ 2

挖掘中医药文化 探索中药智慧精髓

张静

乌鲁木齐市检验检测中心(乌鲁木齐市粮油质量监测站)

摘要:中医药文化根植于中华历史长河中,与中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从《中国首篇诗词总集录》开始,到端午节悬挂菖蒲,重阳节饮菊花酒,中医药和传统文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为一体。通过对文化源头的溯源,发掘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启发中医药智慧,让同学们在中医药研究的同时,感悟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增强中医药的文化自信,增强中医药的思维能力,培养医德修养,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关键词:中药学;中医药文化;中药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之所以吸引人,不仅是因为它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古老气息,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中华的优良传统的价值观。发掘中医药文化的精髓,阐释其与诗词文化、民俗文化之间的关联,对中医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深入剖析;使同学们在灿烂的历史长河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韵味,促进科学的、正确的中医药文化观的传播,发扬有价值的文化精神,使中医药的发展真正渗透到教育之中。 

1 诗词文化中孕育的中医药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中国2500 多年前编成的诗歌总集《诗经》记载了130 多种植物,中医药学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植桑养蚕而发展起来的丝绸之路成为促进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王风·采葛》记载:“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该诗借葛根、艾叶等药用植物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相思之情,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味甘,性凉,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等功效;艾叶属菊科植物艾的叶,味苦,性温,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之功。唐代诗人李白写道:“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借沉香化烟,表达炽情升华、情谊融洽。“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诗”,这是南宋诗人陆游借沉香焚香场景表达自己对文字案牍和纷繁庸俗官场的无奈,诗中提及的沉香为沉香及白木香等含有树脂的木材,香气浓郁,具有理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之功。《小雅·南山有台》曰:“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诗中提到的象征长寿的植物即桑,桑整株植物均是宝,桑叶多用于外感风热表证,桑枝多用于风湿痹证,桑白皮多用于肺热咳嗽,桑椹可用于肝肾阴虚;诗中提到的“杞”指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功。杜甫在《新婚别》提到:“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指出了菟丝子缠绕蔓延的生长特性。清代赵瑾叔在《本草诗》中记载到:“锁阳根向肃州移,绝类男阳亦甚奇”,不仅道明了锁阳的产地为肃州,还说明了其具有温补肾阳之功。

古代文人墨客创造出的有关中药的诗词多源于人民的生活,受人民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国学经典之一,蕴含了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在欣赏古诗词的同时要感知中医药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2 民俗文化里蕴含的中医药古德智慧

民俗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历史的长河中,民俗文化积淀了独特的中医药文化,传统节日民俗与中医药文化都扎根于传统文化这片沃土。春节、清明、端午、七夕、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都蕴含着中华上下5000年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内涵,从不同民俗中传达了中医药防病、治病的古德智慧。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提到:“屠苏酒,辟疫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之方”。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统风俗中有春节饮屠苏酒的习俗,驱邪避祟,以求无灾无病,故而又称岁酒。春节是一年之始,阳气始发,但阴寒之气未散,属阳中之阴,人体易感受外邪而患病。屠苏酒内含大黄、白术、桔梗、蜀椒、桂心、乌头、菝葜等中草药,煎煮之后饮用具有益气温阳散寒、祛邪辟秽除瘟的作用。其实早在汉代就有春节饮酒的习俗,但多数以椒酒为主;南北朝之后,用屠苏酒代替了椒酒,该习俗一直传承至清代,盛行不衰。

古有诗云:“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农历五月俗称毒月,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相传这天五毒并出,荼害人间,因此这一天有许多避秽祛邪的习俗,如挂艾叶、菖蒲,制作艾叶、菖蒲香囊,熏艾烟、苍术,涂撒雄黄,饮雄黄酒等,均可达到祛邪避秽、防蚊虫、消毒空间等作用。艾叶、菖蒲、苍术均为芳香药物,有芳香化湿、辟秽等作用。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平静的生活,在防治过程中很多中医院沿用了古人的智慧,用艾叶烟熏预防瘟疫。东晋医药学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提到:“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令不相染”,介绍了用艾叶烟熏预防瘟疫的方法。

农历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聚会之夜,民间有沐发、除秽、食乞巧果的习俗。屈原在《云中君》中记载:“浴兰汤兮沐芳”;《本草纲目》曰:“七月七日,取紫背浮萍(日干为末)半升,入好消风散五两,每服五钱,水煎频饮,仍以煎汤洗浴之”。农历七月七日可以用浮萍、佩兰等煎汤沐浴,因浮萍质轻升浮,有宣散风热、透疹止痒等作用,用于风热外感、风邪郁闭、风疹瘙痒;佩兰气味芳香,可化湿解暑、醒脾开胃,用于暑湿、湿阻中焦等病证。用芳香药物沐浴可预防皮肤疾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古人认为九月九日重阳节是天地之气交接之时,会有秽戾之气,故可佩戴或在房前插吴茱萸、饮菊花酒以辟邪。《风土记》载:“俗尚九月九日谓为上九,茱萸到此日气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而御冬”。

冬令进补是我国传统习俗,其源于易经思想,将阴历十二个月份的寒热消长变化用十二辟卦释义。农历十一月冬至前后,在辟卦中为复卦,此时夜最长昼最短,寒极生热,故也为阳气初生之时,此时为补阳气的最佳时机。冬令时节可以采用膏方养生。中国民俗文化里浸润着中医药智慧,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等方面都体现了中药祛邪辟秽、养生保健等作用。

结语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华的优良传统是中国最强大的文化力量,是我们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的土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宣传部、教育部、卫生健康委、广电总局联合发布了《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指出要做好中医药文化传承工作,推动中医药更好地走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伟大思想指导下,努力挖掘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优势,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学校的老师要继承中华文化的精华,发掘更多的优秀作品,把其中的文化智慧传递到孩子们的身上,使他们能够真正地体会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化更加繁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芙蓉.浅析淫羊藿的炮制方法[J].光明中医,2006,21(1):26-27.

[2] 李晓宇,祁冬冬,谢立科,等.马钱子临床应用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2):26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