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3
/ 2

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丁晓君

武汉市中心医院 430000

摘要:目的:旨在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在临床应用上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以本院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收治住院的94名神经外科急危重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94名患者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平均分组,一共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其中对照组一共有47例病人,研究组一共有47例病人。它的对照组使用的是鼻胃管与鼻肠管结合的方法,而研究组使用的则是鼻胃管与鼻肠管结合的减压方法,以便对两组病人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插管当天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患者进行置管的第7天和14天之后,对照组和研究组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相比较,研究组比对照组的效果要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鼻胃管减压联合鼻肠管的方法给予神经外科危重病人进行营养支持,能显著提高病人的营养状况,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营养支持;神经外科;应用效果

引言

患者因重度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或脑内占位而发生意识障碍,并伴有一定的消化道功能障碍,需要给予营养。适当的营养支持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机体免疫耐受,促进疾病恢复。在昏迷患者抽痰过程中,由于胸腔内的压力升高,导致了胃、食道的反流,从而出现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等严重的并发症。为了使病人的营养状况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必须对病人进行积极而又有效的营养干预,为病人的预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本院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住院的94名神经外科急危重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将94名患者平均分配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男性有25名,女性有22名,年龄主要是在19至71岁,平均年龄在(49.85±4.26)岁之间,其中有11名为重度颅脑损伤,有13名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有12名为炎症性脑损害,有11名为脑肿瘤。在术前进行GCS的评分,评分得分是在5至8分,其对照组的平均评分是在(6.17±0.21)分之间。研究组的男性有30名,女性有17名,他们的年龄在24至76岁,平均年龄是在(50.03±4.19)岁之间,其有9名重型脑损伤,14名高血压性脑出血,13名炎症性脑损害,11名脑肿瘤,术前进行的GCS评分在5至8分,研究组的平均评分是在(6.19±0.18)分之间,两组之间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这项研究得到了样本医院的医学伦理会的认可。

1.2方法

对照组在鼻胃管联合鼻肠管营养支持的基础上,以间断式推进方式置入鼻腔肠道,以徒手将螺旋形鼻肠管的方式向胃内穿刺,以30-60分钟为间隔,缓慢地向内推进5 cm,在肠道的蠕动作用下,经幽门进入肠道。

研究组给予鼻肠管,应用间断的鼻胃管减压治疗的方式。把鼻肠管放进去以后,用X光片来对其进行它的定位。采用鼻肠管微型泵连续输入营养。

根据欧洲胃肠营养协会2002、2016年美国肠外营养协会(EC)的营养风险分级标准,在此基础上开展营养状况筛查,并根据病人的病情、胃肠功能等因素,从而进行全面评价营养状况[1]

1.3观察指标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配套的试剂对两组病人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对比。对比两组病人插管当天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以SPSS20.0软件为工具。计量资料使用以(x±s)表示,组间比较以t检验。计树资料以数量及百分数表达,以卡方检验进行组间对比。经统计学处理,P<0.05。

  1. 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情况

两组病人插管当天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患者进行置管的第7天和14天之后,对照组和研究组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相比较,研究组比对照组的效果要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内容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ALB、Hb情况

组别

血清白蛋白

血红蛋白

置管当日

置管7 d

置管14 d

置管当日

置管7 d

置管14 d

对照组

30.21±3.59

27.98±3.26

33.02±3.61

122.99±9.97

108.82±15.67

128.41±9.66

研究组

30.15±3.42

30.67±3.49

37.94±4.03

123.02±10.04

115.33±15.78

131.32±10.89

t值

0.241

5.224

4.022

0.198

2.997

4.32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内容见表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组别

误吸

消化道出血

营养液潴留

反流

吸入性肺炎

总发生

对照组

2

2

3

2

3

12(25.53)

研究组

1

0

0

1

0

2(4.26)

χ2

3.029

P值

<0.05

    1. 讨论

    当前,经鼻肠管、鼻胃管等各种营养支持方法,鼻肠管是指在X线导引下,将钢丝插入病人的胃部,在胃肠动力作用下经幽门而入,为病人进行营养支持,既可以为病人的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帮助维持肠道的完整,同时也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高的代谢,从而减少细菌的易位[2]。而鼻胃管法,是在X光照射下,将钢丝插入病人的胃部,再经导管进行静脉输液,虽然可以提高病人的身体营养状态,但与传统的鼻饲方式比较其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容易引起病人的胃潴留。胃肠减压可以减少胸腔和腹部的压力,可以防止胃肠道内容物返流到咽喉、肺部等部位,防止误吸或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单独使用,其疗效各有不同。

    总之,应用鼻胃管减压联合鼻肠管的方法给予神经外科危重病人进行营养支持,能显著提高病人的营养状况,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吴红彦. 阶段性康复护理联合营养支持在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3,35(1):161-164.

    [2] 伍怀兵,张业司,高久计,等. 肠内营养支持在脑外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21,19(5):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