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的造物美学观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4
/ 2

玉雕的造物美学观初探

杨琦   

152502199206060523

笔者在文震亨《长物志》中的“随方制象,各有所宜,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至于疏雅洁,又本性生,非强作解事者所得轻议矣”。通过对玉雕设计和宝玉石首饰设计等实践,思考以下几点论述:首先,玉石雕刻在中国的派别区分的溯源,不同派别代表其地区文化的特征。其次,无论是玉雕设计还是珠宝设计,均以材料为主的设计导向是重点,要保留并提取材料独特的魅力,因材施艺。最后,玉石首饰作为装饰物的产品设计,需把握装饰的“繁”与“简”,等形式美法则,做到适度原则,则能体现装饰的作用,反之会失去装饰的意义。文震亨的尚“雅”卑“俗”审美观念贯穿于《长物志》始终,成为赏鉴器物的核心标准,具体的说主要体现在对材料、造型及工艺等方面的品鉴上。

“随方制象,各有所宜”的理念,在玉雕工艺中仍得以体现,玉文化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在国内的派别也各有其特征,概括分为:北派玉雕、南派玉雕、海派玉雕、扬派玉雕。而玉雕之所以会分出不同的派系,正是因为顺应了地区的特征,不同区域有着自己独特的雕刻优势,将这种优势发扬,也就产生了各自的雕工特色,因地制宜,各有所宜。具体来说北派玉雕多以瓶素、山子、花鸟、人物等为主,其中山子以“砍山子”为特色,将原料“砍”出需要的造型,然后据情节构图施艺。“北京工”的山子外形雄伟,有气势,构图按照中国画散点透视的原则设计,近景、中景、远景相呼应,构成整体。北工瓶素,为器皿类,如炉、瓶等,以雄浑、大气,讲究整体的气势著称,宽胎与厚重是其传统特征,尤其以花薰及大链瓶为特色。相比之下,北派的人物不像南方雕琢得纤细玲珑,但北派人物雕塑注重结构的塑造,以鲜明的造型为风格。“京工”玉雕在技艺层面也有其显著的特点,例如薄胎、搜眼、榫卯、金银错、镂雕等,工艺精巧且雕刻细腻,突出体现宫廷玉雕的大气典雅之气韵,凸显着北方的人文特征。

南派玉雕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云南等地,因长期与东南亚地区往来,玉雕风格细腻巧妙、构思新颖。例如镂雕、两面造、多层套雕、俏色巧雕等多种技法十分成熟。南派玉雕的雕刻十分注重细节的处理,动与静,虚与实的层次变化,雕刻中线条的流动与石材光影之间的关系等等。海派玉雕主要代表上海一带的玉雕风格,它的特点在于包容万象和做工精细,海派玉雕在兼收并蓄的同时,有着自身独特的风格,其中独具特色和传统的炉瓶器皿类,璀璨夺目,端庄典雅。 炉瓶器皿类是海派玉雕标志性的作品,以稳重典雅的造型、古朴精美的纹饰、富有浓厚的青铜器趣味,三脚香炉、四喜炉、五亭炉、端炉、犀牛尊、百佛炉等都是海派玉雕的代表作。海派玉雕还善于运用各类玉石的天然形状和不同色泽,因料制宜、因材施艺,形成“海派”艺术风格。扬派玉雕主要集中在扬州、苏州两地,扬州玉雕体量巨大、做工精细,透视感、空间感都处理得细致入微,苏州则是以简洁写意、婉约流畅为主。“天下玉,扬州工”,作为中国最早的玉雕之城,阴刻、线雕、深浅浮雕、立体圆雕、镂空雕等技法皆为扬州所长,多样的雕刻技艺推动了扬派玉雕的发展。山子雕是扬州玉器史上著名的种类,其创作保留了玉石的天然外形,以各种人物和诗词典故为内容,施以山水花草、飞禽走兽,用圆雕、浮雕、镂空雕的方式雕刻成器,现今,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山子雕,都出自于扬州匠人之手。扬派玉雕主要集中在扬州、苏州两地,而苏工之所以与扬工并称,是由于其技法源于扬州,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工艺家陆子冈影响了其后四百年的玉雕发展,而俏色巧雕工艺的出现又将苏工推向了另一个维度。

在玉雕与宝玉石珠宝设计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设计要围绕材料本身的特性,保留并挖掘材质之美,突出主石并强调其特点,扬长避短。首先此类设计,材料是先入为主的,通常设计师会根据现有的材料去思考设计方案,或者根据设计方案去选择适合的材料。不同的石材给人的视觉感受和触觉体验都不同,比如翡翠与和田玉,翡翠作为南方地区很受欢迎的材料,其宝石学特性硬度较高,透明度透光性强,颜色丰富多彩。从材料的宏观特性上通俗的说以种、水、色,“绵裂杂质”多少等特征判断品质的优劣,从雕刻的工艺角度,通常也是基于材料的品质,进行不同工艺的设计应用。优等品质的例如玻璃种、高冰种,无裂隙少绵细腻的材料,遵循的设计原则是“少即是多”,不易做过多的雕刻或只打磨大型不做雕刻,比如“平安无事牌”。在镶嵌设计上也需极简大气,精简的设计语言,更能突出设计的意境美,反之材料品质一般的翡翠,在设计上可多以避裂遮瑕为主。还有根据个别材料的特性进行雕刻的选择,例如危地马拉翡翠相比缅甸翡翠其材质较“软”密度较低,在雕刻中如果是细工,比如雕刻佛像的发丝等,细腻程度会弱于缅甸翡翠,因此“危料”如果要做细腻的工艺需要慎重考究。从翡翠的镶嵌风格而言,结合它石材独特的玻璃光泽,更倾向于“高级珠宝”的设计语言体系,配石的选择可多以彩钻为主,钻石的闪耀,不会抢占翡翠的玻璃光泽,两者相互衬托,材料局部颜色较突出品质较好的区域可运用俏色巧雕,凸显优点,扬长避短。从金属镶嵌的角度均以突出主石的色彩为主,例如偏蓝水色系的翡翠,镶嵌底托k金颜色可偏黄红色系,起到调和蓝色的作用。对于在北方较受欢迎的田玉而言,雕刻工艺虽然与翡翠有其共性之处,但是区别也十分明显。同样是品质较高的和田玉籽料的首饰设计,在雕刻与设计上以极简为主,突出材质本身的品质与美感,籽料可保留原石造型不做任何雕刻,只需结合主石意境设计镶嵌部分。和田玉的设计更以古朴、雅致的风格为主,镶嵌配石或许不适合运用大量的钻石,选取南红、玛瑙、绿松石等光泽温润的配石在质感上更加和谐。不管是翡翠还是和田玉的设计,均不应该忽略材料本身自然的美,其中贴合道家思想,强调“技近乎道”“大巧若拙”,在美感上追求动静、虚实、意境等原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气韵,而不失当代审美趣味。正如苏工技法以空灵写意、婉约流畅为原则,巧妙地运用皮色进行巧雕,同时也尽力保留了原籽特点,符合追求简约自然、返璞归真的审美需求,此处俏色巧雕顾名思义,通过突出材料的某一局部颜色或质感,对该材料进行专属的设计雕刻,因材施艺,需要发挥设计者的巧思。

从玉石雕刻设计到宝玉石珠宝配饰设计的层面,宝玉石珠宝首饰与玉雕器物不同的是,它直接体现出身体装饰的重要特征,作为配饰有着可佩戴功能属性的特征,而在设计角度上,以遵循佩戴特征的前提为设计基础。而在玉雕器物中的装饰则多见于雕刻纹样的设计,繁杂的雕刻,装饰性很强,例如“京工玉雕”宫廷技艺,其搜眼与镂雕以及金银错嵌宝石等工艺,均呈现以装饰为主的设计特点。其中,恒都斯坦传入的金银错嵌宝石工艺,有着浓郁的伊斯兰装饰风格,图案饱满繁杂,反应了当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颇大。现今,在此工艺的当代玉雕作品中,出现了简约的风格,顺应当下审美的特征,尤其在首饰作品中更讲究简约时尚的美感,而不是繁杂的装饰。设计者应该合理利用装饰语言,适度的装饰,会为设计增添风格与特征,可遵循宁可简约而不可不雅致的设计原则。

综上所述,这样的审美标准体现出古人对于时间提炼出来的经典事物的情有独钟,秉持着道家观点认为简朴素雅之中往往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简简单单之中包罗万象,高贵典雅生生不息,或许这是部分人群的审美取向与生活向往。而在当代的玉雕设计中,可与时俱进,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使得玉雕与首饰设计以更多元的方式展现,传统的玉雕题材与工艺也在更迭,设计者要不断学习,在体现优良传统文化设计的同时,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等手段与新的艺术思潮,设计出更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作品,将文化与工艺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