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级标准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5
/ 2

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级标准探究

符献臣

筑工建设有限公司  322104

摘要:随着房建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建设规模持续增大,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开展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视。为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依照施工安全风险分级标准进行管控,减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此,本文根据某建设项目的管理监督经验,针对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级标准进行了研究,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等级;分级标准

前言:某科技公司年产15万立方全装配预制构件建设项目,建筑面积:96617.68m2,工程造价:17500万,该项目为复杂工业建筑,跨度大于30m,层高17.6m,且南侧存在高边坡,导致施工存在一定难度,如高支模、大跨度钢结构吊装、高边坡等危大工程的出现,加大了项目质量安全的监管难度。

1施工安全风险的特征分析

客观性: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个人的意志、意愿而发生变化,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但不能完全消除。普遍性:施工风险是不断产生的,每一个施工单位都要面临风险。不确定性: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风险,而且其所造成的后果无法精确地定量。可预测性:在统计分析中,许多风险都是有规律的,也有一些是随机的,所以,可以利用概率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建立一个数学模型,计算出风险的发生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2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级控制标准

2.1模板及支撑体系

在进行模板施工和支撑系统施工时,其施工高度应控制在5m以上;施工宽度大于10m;在采用钢结构材料建造支撑系统时,应清楚地确定应力集中的位置,并将其设置在700kg或更高。

2.2起重吊装

吊装设备的选用、吊装方式的选取对施工的效率有较大的影响,应确保吊装设备的单件吊装质量大于10kN;要运用塔吊、施工升降机、龙门等设备来进行作业,在复杂的环境中,如在现有的建筑中,在高压线、管线等复杂的情况下,必须配备起重机。

2.3脚手架工程

采用脚手架架设高度大于或等于50m的钢管脚手架。

2.4其他工程

对斜坡结构的外倾、软弱结构进行研究。

3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控制方法

3.1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对建筑废料和建筑材料进行合理的规划,建筑工地的重要部位,如进出口、楼梯等,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安全管理,设立安全警示标识。特别是高空作业的工人,在进行正式的操作之前,必须要有相应的安全设备,比如安全带,这样才能防止在施工中发生意外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从而提高工地的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对违反规范的工人要严肃地进行教育和惩罚,以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3.2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

对房屋建筑企业而言,既要做到全面的安全管理,又要依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奖励与惩罚机制,以激励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从而提升员工的安全管理能力。在施工期间,要严格按照安全管理考评制度,从源头上强化安全管理,以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对有突出业绩的人员,要及时进行表彰和奖励,并让其传授相关的经验,以榜样的力量来推动整体的安全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若发现有安全隐患和安全问题,应立即进行整改,确保通过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这样才能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3.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工作

在房屋建设项目中,可以采用定期、逐期交叉的方法进行检测,尤其是在施工高峰期,施工单位可以针对不同的环境,设立高空吊装、防坍塌以及防爆炸等专项检查。此外,建筑工程施工中涉及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的使用,因此,相关部门要做好相关的检查,防止出现漏电、机械伤人的情况。在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方面,施工单位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挑选具备专业资格的人员进行现场记录、沟通,例如:高度的责任心、安全意识较强,由此提升整个安全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确保施工单位对现场的安全管理信息有及时的了解。

3.4创新安全管理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住宅建筑的施工技术随之发生了变化,安全管理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企业要积极探索和研究新的经营方法,对新的技术、新的装备进行深入的研究,针对不同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以全面提升我国住宅建筑的安全生产技术。同时,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现有的施工技术的研究,全面推广科学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安全生产技术的水平。

3.5建设相配套的安全管理及教育制度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有序进行,以及在施工安全风险的控制上,必须加强施工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为了使工程建设单位能够自觉地树立安全施工观念,建设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责任范围,制定健全的安全施工教育体系,并定期组织安全施工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广大职工能够在系统的约束下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在组织工程方案交底时,要明确地要求所有的参建人员必须参与,并认真地完成合同的签署和确认。施工期间,如有变更施工方案以及安全技术方法等,必须由施工单位批准、批复,由监理单位审查同意后,才能进行交底工作。对超过一个月或重复的工程,应进行再交底,并及时进行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的调整。此外,要编制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管理措施,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单独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文件,以便及时对危大工程进行监督指导。

3.6加大对非固定或露天机械设备的检查力度

在施工过程中,大多数的施工过程和位置都是有一定的流动性的,这就决定了机械必须要有流动性,就像混凝土振荡器、切割机之类的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移动,而且工作量比较大,会对电力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在排水工程中频繁启动、停用等,都会对设备的性能、功能等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固定或露天存放的机械,施工单位必须定期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专项检查,以防止在隐蔽或移动的情况下出现的安全隐患。

3.7危险环境下要做到先检测后施工

由于基础设施的露天施工特点,施工活动与自然环境有直接的联系,存在着诸多复杂、不确定因素,加之施工路线和工期相对较长,有可能引发各类风险因素。要加强对施工安全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在施工前要严格执行危险检测,坚持先检测后施工的方针。尤其是对于新的项目,施工单位在开工之前,都要组织人员到场区进行水文、土质、气候等方面的调查,以保证施工作业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不会对工人的身体造成任何伤害。

3.8建立健全建筑安全风险管理法律制度

要加强对房屋建设项目的安全风险控制,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根据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的管理,保证监管工作落实到位。在建设项目中,要加强对基本安全工作的监管,以保证其合理、可靠。在制订有关建设项目的安全风险管理法规时,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思想,保证有关法规的全面、科学。必须明确建设项目的所有参与方的职责和义务,保证工程的施工内容和安全,不能在有安全风险的地方进行作业。

结语

房屋项目建设中的安全隐患较大,安全风险管理的手段也不是单一的。在实际操作中,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从多种途径探索风险管理的特征、主要环节等,及早采取相应的风险等级管理方法,为项目的安全施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胡士一.房建项目施工段安全风险的动态识别和实时预警研究[J].中华建设,2020(06):50-51.

[2]许金良.大型房建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的研究[J].智能城市,2020,06(06):97-98.

[3]黄慧.房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的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1):225.

[4]刘利东.现阶段房建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的分析[J].门窗,2019(17):178.

[5]毕博.房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防控[J].科技资讯,2018,16(21):64-65.

[6]李劲.房建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09):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