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住院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相关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9
/ 2

精神科住院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相关护理措施

巴片

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  精神科 西藏  拉萨 850000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失眠原因与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接收的78例精神科住院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分析患者的失眠原因,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51%,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56%,(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评分比对照组高,( P <0. 05) 。结论 分析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失眠原因,并进行优质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精神科住院患者;失眠原因分析;护理措施

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种,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如果患者近期生活或者是工作压力比较大或者是有焦虑、抑郁等情绪,有可能会出现失眠的情况。如果患者近期没有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也有可能是内分泌疾病导致的失眠,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年期综合征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失眠的症状,并伴有心跳加速、呼吸加快、口干、便秘等症状。在患者长期熬夜加班形成习惯之后,便会出现失眠症状,因此,患者需要纠正不良的作息规律。同时,随着年龄逐渐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出现衰退,同样会导致患者失眠[1]。本实验选择我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接收的78例精神科住院患者参与研究,探讨其临床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接收的78例精神科住院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女15例,男24例,年龄(25~70)岁,均值(48.32±1.25)岁。观察组女17例,男22例,年龄(26~71)岁,均值(48.36±1.24)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实验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失眠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躯体因素、心理因素和生活方式等。

1.2.2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1)情绪因素护理。对于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应告知患者在睡前不要过多的交谈,否则会导致心烦不安等,对于焦虑不安所导致失眠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分析其情绪出现的原因,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鼓励患者多与人进行交流,熟悉周围的环境,消除陌生感。同时,护理人员要保持温和的态度,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可以适当安排患者参与一些娱乐活动。对于严重的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药物治疗;(2)躯体因素护理。对于皮肤干燥、身体不适的患者应该辅助患者进行洗澡,使皮肤保持清洁。对于躯体因素所有导致的失眠,护理人员应先对患者进行精神病的护理,在患者的病情稳定之后,睡眠才能得以减轻。在对患者疾病进行治疗的前提下,可以给予患者适量的安眠药。通过行为疗法、药物疗法、心理疗法等,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增加治疗的信心;(3)不良因素护理。对于由于环境因素导致失眠的患者,要对患者加强环境护理,如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整洁的环境。对于饮食导致失眠的患者,要引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不要喝浓茶与咖啡,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内容包括:焦虑障碍、抑郁障碍与神经衰弱。两组的护理效果,满分为100分。内容包括:躯体状态、精神状态与情绪状态等。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24.0处理,计量数据(t检验,计数资料n(%)用X2检验,P<0.05说明差异明显。

2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51%,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56%,(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的并发症情况(n,%)

分组

例数

焦虑障碍

抑郁障碍

神经衰弱

总发生率

观察组

39

1(2.56)

0(0.00)

0(0.00)

1(2.56)

对照组

39

3(7.69)

2(5.13)

3(7.69)

8(20.51)

x2

6.155

P

0.013

2.2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评分比对照组高,( P <0. 05) 。如表2:

表2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分)

分组

例数

躯体状态

精神状态

情绪状态

观察组

39

85. 89 ± 2. 97

86. 92 ± 2. 16

84.97 ± 2. 46

对照组

39

67. 85 ± 2. 89

67. 94 ± 2. 15

70.19 ± 2. 44

t

30.727

38.892

26.639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失眠容易引起的并发症,长期的失眠会引起患者对失眠产生恐惧,并且对失眠造成的后果感到过分的担心和焦虑不安,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焦虑障碍,并出现躯体化障碍,表现为烦躁、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常由此加重失眠的症状,形成恶性循环。焦虑和抑郁在很多患者中常同时存在,长期的失眠患者常可出现郁郁寡欢、情绪低落等精神症状,白天独处时较严重,严重的患者可出现抑郁障碍,并伴有食欲减退等躯体化症状。长期的睡眠不足和精神的紧张等因素会引起患者脑和躯体功能的衰弱,多表现为精神萎靡、注意力不能集中、紧张型头痛等症状

[2]

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失眠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可以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通过优质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神经衰弱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与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3]。在实验中,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与护理效果,观察组评分更优,(P<0.05)。

总之,分析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失眠原因,并进行优质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红方, 栗雪琪, 王涌. 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 中国护理管理, 2023, 23 (01): 63-68.

[2]王晨, 许冬梅, 邵静, 谷嘉宁, 屈燕花, 叶晓露, 张梦倩, 罗薇, 李玉琦, 徐恩瑶, 王翠玲, 李菲菲, 梁红. 精神科住院抑郁症患者自杀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专家共识[J]. 中华护理杂志, 2022, 57 (18): 2181-2185.

[3]王霞. 优化护理流程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21, 19 (30): 162-16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