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河区农田水利排水工程运行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1
/ 2

浅谈临河区农田水利排水工程运行管理

安浩东 白丽君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水利局 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

摘要:  农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也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对社会稳定起到有力保障。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农田水利灌溉与排水工程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程的推广应用,实现了大面积的农田灌溉排水,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效益。目前临河区农村排水工程运行维护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从实际工作情况入手,为今后提高管理水平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农田水利  排水工程 运行管理

我国是个农业生产大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工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国家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高度重视,政府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极大的提高了农业发展水平。通过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利用,改变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其中主要包括改变灌溉和排水条件,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收入,是惠及农业、农民最直接的工程,是保障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因此,兴修水利事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的兴旺与长治久安。

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生产中起到增产增收作用,排水工程又是农田水利的一部分,农业发展需要灌溉,也离不开排水工程,主要有排水闸、排涝泵站、排水沟 等排涝设施。临河区地处河套平原,利用黄河水灌溉,实现灌排工程同步建设运行,其中排水工程发挥着巨大作用。

临河区排水工程现状:我区排水工程建设始于1965年,到1999年骨干工程建设基本结束,历时35年。工程纵横贯穿临河区全境,期间共开挖分干沟17条,长度320.14公里;支沟72条,长度364.13 公里;斗沟230条,长度490.7公里;控制排域面积229.33 万亩。有分干沟建成各类建筑物439座(其中生产桥159座, 渡槽81座,汇入口178座,扬水站6座,涵洞10座,自留 闸4座,渡槽带桥1座)。

近年来,分干沟年均排水量9881 万立方米,排盐量9.05万吨,年平均矿化度1.449g/1。

排水分干沟的运行管理由临河区水利局成立排水管理中心进行管理;支沟由镇、办事处负责管理;斗沟、农沟由受益村组或群管组织负责管理。

从目前的运行现状看,排水工程沟道、建筑物、扬水站由于建设年代久远,淤 积、破损、老化失修严重,制约了工程效益的发挥,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级沟道普遍淤积严重,其中按淤积程度分类,二类沟道占沟道总长度的70.5%, .三类沟道占沟道总长度的29.5%。支沟、斗农沟由于缺少扶持资金,自开挖形成后基本没有进行过清淤,沟道基本淤平,属于三类沟道。按照目前的投资方向,上级专项投入少,地方财力紧缺,受益农民无力承担,又缺少专项治理,造成沟道排水不畅,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

2、分干沟上拥有各类建筑物439座,进过30多年的运行, 破损程度比较严重,目前,一、二类建筑物只占到总数的 50.5%,而三、四类建筑物却占到总数的49.5%;这部分建筑物破损厉害,普遍需要重建或新建才能正常发挥作用,严重制约了排水畅通和农业生产,存在排水安全隐患。分干沟上有6座扬水站,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基本就不能运行,普遍存在机泵损坏、线路老化、土建工程塌 陷严重等问题,目前已无法开展正常的养护维修,更谈不上正常运转。

3、排水工程运行管理渠道不畅,机制不健全,分干沟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而支沟以下沟道按规定由受益镇、村组或群管组织来管理,实际情况是支沟以下沟道根本无人管理。

4、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对应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导致农民对于排水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意识十分薄弱,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各项维护工作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又由于资金和技术的缺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往往无能为力。因此农田水利排水工程一直处在不断建设,但却没有人维护的状态。

5、在工程运行和管理中,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 和人力,且环节较多,资金需要投入量较大,而政府投入运行管理所占资金比重相对较小,导致了工程缺乏充分的维修资金购买配套设施和有效地维护。

6、农民法律意识薄弱,认识不到位,排水沟经常遭到人为破坏,填埋沟道,开垦种植,拉背取土、沟道内乱倒垃圾等现象时有发生,附近生产企业随意向沟内排放污水,造成大面积污染。

针对存在的问题,为使当地农业增收,百姓致富,我们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难题,保证工程运转有序,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工程维修养护。为保证排水工程的功能完好和运行安全、延长使用年限,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管理部门的维修养护工作应遵循"经常养护、及时维修、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的原则,对维修养护项目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实施,消除隐患,做到工程维修养护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记录,对各项工程的运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从而保重水利工程完好,运转正常,尽最大能力保证农田不受淹毁,确保安全排水,保护沿线人民群众 生命财产安全。

2、认真落实河湖长制工作,提高国管分干沟保护管理水平。严格执行排水工程管理办法,规范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行为,加大国管排水工程保护力度,继续加强沿沟道排查管理,对违法行为和事件及时发现查处,并告知乡镇限时专项处理,限期完不成的,及时上报临河区河长办、临河区检察院进行联合执法处理。确保整治管理长效化、常态化。同时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有关规定配合环保部门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杜绝一切污水排放到排水沟内。

3、加强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远程监控、大数据经成为常见的一种管理方式,在农田排水工程管理中更需要利用现代化技术,利用大数据,推进运行管理信息化,提高排水工程监管水平,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4、加强水质监测工作。水质监测是排水沟道日常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定时定点由专人在各沟道内收集水样,及时做水质化验分析,监控地下水含盐量动态情况,做好周期分析统计汇总报告。

5、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由于工程在农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因此在管理中,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支持。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立项投资,对年久失修的工程重新建设;二是争取地方政府加大排水工程维养资金的投入,保障管理维护费用有效的利用;三是对于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排水工程,可以通过市场吸引投入的机制,第三方可以通过收取水电费、排灌费等形式获取管理费用,对工程进行维护管理。保证多渠道、可持续的资金投入。

6、建立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应根据工程的功能及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各级沟道管理权限,制定相应得运行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主体,明确管理范围职责,实施考核机制,按各自管理范围补贴运行经费,充分调动乡村社各级管理的积极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运行办法,并不断的修订完善,指导工程的运行管理。

7、加强管理队伍建设。运行管理中的每一项工作,人都是第一要素,积极组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及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运行管理水平,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排水工程基本上地处偏僻,信息闭塞,职工获取新的知识、新的技能的渠道少。因此采取有效手段,开展宣传教育,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注重职工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增强其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是一项长期重要工作。

结束语:实现粮食生产、社会安全、经济运行稳步发展,对排水管理工作与工程更新改造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不断开拓创新。争取上级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对农村水利工程的监管,加大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水平,在我区农业生产中最大限度发挥水利灌溉与排水工程的作用,推动临河区农业经济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强.浅谈农田水利灌溉与排水工程[J].广东蚕业,2020,54(12):101-102.

[2]王元胜.农田水利灌溉与排水工程管理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08):194-195.

[3]刘冬冬.农田水利灌溉与排水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09):185-186.

[4]高艳丽.探析农业农田水利灌溉与排水工程管理[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2020(02):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