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高效引领建筑产业化方向

/ 1

绿色高效引领建筑产业化方向

李华筠

上海致源传媒广告有限公司

建筑行业属于技术和智力密集型行业,也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关联规划、设计、节能、美学、工法等多种学科知识,对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较为严格,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及专业知识的经验积累是影响行业内企业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作为建筑师,积极创新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模块化等技术及项目应用,引领绿色建筑智能化和产业化发展势在必行。

本文要采访的就是浙江宝业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师,为行业贡献了多个重要技术成果,推动建筑行业实现智能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技术专家,陆科柯。

立足专业,深耕行业

陆科柯,2009年毕业于建筑学专业,高级工程师,致力于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及装配式建筑设计系统的开发和项目应用,分别在浙江新中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宝业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担任建筑师,通过 BIM、数字化、绿色节能等技术创新,带领装配式建筑研发中心、一体化设计中心(含绿建、BIM)等公司核心部门在住宅、办公、文教、商业、酒店、城市综合体、大型专业市场、学校等工程项目建设及产业化配套设计上开展业务,并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建筑物的营造,推进装配式建筑新技术的落地与实施,解决了绿色建筑全周期技术优化和应用经济性等产业化问题,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深化技术,引领行业

在陆科柯的职业生涯里,技术方面,他聚焦绿色建筑、方案设计、施工质量、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智能化技术创新,形成绿色装配式建筑智能化设计集成系统,并在市政、工业厂房、住宅、园区等工程建设中大量运用BIM模型、空间智能管理、建筑能耗监测、数字化管理等技术,带领团队完成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工程、绿色建筑等项目的规划建设有余百个。与其他同类建筑设计系统相比,绿色装配式建筑智能化设计集成系统,是一个覆盖从概念性规划到建筑设计、算量、施工,以及工程后期管理和运维的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数字化系统。对于具体的工程项目,还可以根据场地自身的特殊环境与总体建筑进行智能调整与优化。因此,可以说这是一种可持续城市建筑规划新途径,为中国建筑行业的通用标准模块和智能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推动作用。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装配式建筑

近年来,陆科柯专注于节能环保的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践行低碳经济理念,打造了宝业新桥风情、大坂绿园等一系列“百年住宅”产品,装配率高达90%以上,较传统建筑工期缩短31%,人工减少40%,减少建筑垃圾71%,节能63%,每年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176 棵树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也相当于小轿车从北京市到杭州市5个单程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建筑使用寿命从 50 年延长到 100 年。其技术还被编入全国高校土建类学科专业、建筑学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教材,以及一级注册建筑师继续教育必修教材等。其中,上海宝业中心以LEED 铂金级认证成为宝业绿色建筑探索实践过程中的杰出成果;江西航信大厦获得全国首个 EPC 工程总承包工业化建筑鲁班奖,宝业新桥风情等项目均获得了国家绿建三星认证。公司也形成了完整的建筑工业化研发制造、绿色科技、建筑施工、运营管理EPC工程总承包能力,以及工业 4.0 智能制造能力,已广泛应用于公建设施、地下管廊、房地产开发、新农村和保障房建设等多个领域,并出口非洲吉布提、博茨瓦纳,印度和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行业影响与日俱增,有力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

创新绿色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管理模式

谈到下一步的发展,陆科柯表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信息化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需要加强AI等信息化技术研发以及在不同项目和项目不同阶段建设的应用管理,构建全过程绿色装配式建筑及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工程咨询和个性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例如,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实现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的数字化管理,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通过模块化建筑,提高施工速度和质量,并减少对资源的浪费。通过传感器、自动化设备和数据分析等智能建筑系统优化能源使用、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等方面,提供更智能、便捷和安全的建筑环境,这也是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