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巡察工作的实践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5
/ 2

对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巡察工作的实践思考

吕梦媛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天津市  300000

摘要: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核理化院”)是中核集团下属三级成员单位,自2019年起开展巡察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三年来积极落实上级党组织工作部署,把做好“六稳”工作、落“六保”任务等重大决策部署纳入作为巡察要点,以政治监督为统领落实开展巡察工作。本文根据核理化院巡察工作实践提出问题思考与下一步建议,旨在“十四五”阶段将巡察工作的效能转化为促进核理化院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为实现核理化院改革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巡察;巡视巡察联动;院所改革;监督

一、核理化院开展巡察的意义

(一)巡察的本质是政治监督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不断推进,巡视巡察工作制度性建设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巡视是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一届任期内,对下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并实现对所管理的地方、省部级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的“政治体检”;巡察是巡视工作向基层的延伸和拓展,是落实主体责任,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i]。从巡察的任务出发,要明确坚持问题导向,从政治上找差距不足;从巡察的对象出发,巡察的是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从巡察的内容出发,着力检查被巡察党组织领导作用是否有效发挥,是否明确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要求。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还要关注公司经营、选人用人、“三重一大”等重点领域。

近年来,中核集团党组坚持以“四个意识”为标杆,始终认真学习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及《巡视工作条例》、央企座谈会和国资委关于深化巡视整改工作的通知精神,把国企巡视工作作为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突出政治领域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标本兼治,充分发挥了巡视作为党内监督“利剑”作用。各下级单位巡察工作作为对集团党组巡视工作的延申,是党内监督的重要谋划。侧重“六围绕一加强”“四个落实”“四个聚焦”,着力破除“上级监督过远、同级监督过软、下级监督过弱、群众监督过难”的监督难题。巡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有企业纪检监督体制的不足,能有效整合现有各种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

(二)巡察是加强核理化院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企央企的“根”和“魂”,是集团公司和核理化院的光荣使命。把核理化院做强做大做优,把强根固基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关键是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从近年来中核集团公司反馈的巡视共性问题清单来看:存在政治站位不高的问题,国企独特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存在基层党建工作重“形”轻“神”,融入中心不够,“两张皮”的问题;存在民主集中制落实不到位,党内的政治生活不规范的问题。核理化院通过巡察工作,可以有效压实管党治党的“两个责任”,督促基层党组织全面地加强党建,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三)巡察是推进核理化院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

核理化院党委巡察办公室认真履职履责,“刀刃向内”开展巡察工作,使被巡察党组织的干部群众提高了政治站位,两家子公司均加强了党的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提升了管理水平。通过专项领域巡察发现并解决了采购、工程建设领域制度建设不完善、执行不彻底等问题,督促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体系。精心培养锻炼出了一批高素质的巡视巡察人才,积极调动战略咨询委员会专家任组长,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带领巡察组精准发现问题,有效整合利用了核理化院优质人力资源。以上均体现了巡察工作督促核理化院从体制机制建设上查找漏洞,从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促进改革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核理化院巡察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但国企实际巡察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政治检查与业务检查的界限把握不够精准,巡察工作方式方法单一,整改工作上下脱节,不彻底不全面等。从核理化院已开展的5次巡察工作实际经验出发,对于巡察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一)认识仍不到位

对于干部职工而言,有的把巡察组等同于一般的调研组、检查组,对巡察工作认识不到位,对巡察组指出的问题不引起重视,甚至抱有抵触情绪。对巡察组成员而言,受核理化院规模与历史因素的影响,巡察人员与被巡察人员关系往往比较紧密,易出现“熟人监督熟人”“不敢动真碰硬”现象。

(二)方式方法不多

目前核理化院开展巡视巡察的方法主要有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听取被巡察党组织会议、实地考察以及接收信访举报,这些方式方法还不能满足我们发现问题的需要。要从根本上发挥人员的作用,不是单纯地通过谈话或抽查来对被巡察党组织进行判定,合理地从基层人员口中了解最为真实和最准确的情况。

(三)队伍力量欠缺

从目前核理化院巡察队伍的构成与组建难度来看,巡察队伍建设还不到位,培训工作还需加强,巡察人员在大局意识塑造、发现并分析问题的深度以及知识图谱、话术等客观方面仍需要提升。

(四)成果转化较难

总体上看,被巡察的党组织对巡察成果的运用都比较重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方面的作用还未充分体现。

(五)上下联动不足

对于上级党组织巡视发现的问题在巡察工作中的有效运用不足,渗透性不高。上下级之间的巡察联动,成员单位之间的协同巡察机制还未探索建立。

三、改进核理化院巡察工作的几点思考

为创新巡察方式方法,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提高巡察工作质量,助推企业改革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提升认识,强化责任担当

首先,在各级党组织中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巡察工作的政治性贯彻落实到基层。其次,在巡察过程中,要注重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一要协调处理好开展巡察与不干扰被巡察党组织管理活动的关系,巡察的目标是促进发展、维护职工根本利益,巡察的双方并不存在根本性冲突。二要正确处理好问题查摆与经验总结的关系,对于被巡察党组织的好做法、好经验也要及时进行总结提炼,防止以偏概全。三要协同处理好巡察与其他监督的关系,作为党内监督的“利剑”,巡察因其权威性与独特性在整治党风纪风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在空间、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应充分利用纪检监督、法律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等监督手段,最大限度形成遏制腐败滋生蔓延的合力。

(二)创新方法,精准“把脉问诊”

巡察不是“实施手术”,而是“把脉问诊”,巡察的质量取决于发现问题的深度和精准度。要创新巡察的方式方法就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地发现问题,使巡察真正成为发现问题的“利器”。比如紧盯落实重大决策部署情况即聚焦核理化院职责使命,查摆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比如抓住“牛鼻子”,紧盯“关键少数”,增强与负责人的沟通;比如关注整改落实情况,对以往各类巡视、巡察、审计、督导等反馈的问题是否按照措施逐一对照整改,是否改到实处,改到群众满意。

(三)提升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巡察工作的基本开展方式是抽调人员成立巡察组,巡察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巡察队伍。核理化院应大力推进巡视巡察专家人才库建设,积极利用“二线”人力资源,考虑将“二线”力量调入巡察办公室,承担巡察专员工作。同时结合标准化机构三项[ii]改革,将干部能上能下、末位淘汰等机制与巡察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四)加强协作,强化结果运用

要强化巡察工作整改与效果应用,建立健全整改长效机制。被巡察的党组织要运用好巡察反馈报告,除了解决具体人和具体事的问题,更要解决机构与制度程序弊端,强化巡察标本兼治的战略作用。着力完善“长久立”机制,从根源上堵塞漏洞、治理“出血点”。

(五)上下联动,织牢监督密网

在巡察全覆盖上积极探索上下联动,协调上级与成员单位党委开展提级巡察、交叉巡察。共享巡视巡察人才库,抽调其他单位巡察优秀干部双向交流协助,解决力量不足、力度不深的问题。

探索建立“协作巡”的模式,例如黑龙江省委第六巡视组进驻大庆市林甸县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视,大庆市委及时成立专项巡察组,与省委巡视组同步进驻,配合开展“协作巡”,共协助发现问题75个,问题线索32件,体现了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效果。[iii][iv][v]核理化院巡察工作可借鉴此模式,与上级单位巡视、“回头看”、专项检督导等有机结合开展,构建横纵交织的监督密网,发挥立体化“大”监督格局力量,推动核理化院高质量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稳.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2]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薛鹏.大庆 精准监督不断提升巡察质效.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