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战机制改革消防员着装登车阶段安全设计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5
/ 2

对初战机制改革消防员着装登车阶段安全设计的思考

张波  平建清  周成海

文山州消防救援支队

摘要:“一短三快”初战机制改革,是消防救援队伍适应时新期全灾种、大应急的深入实践,是推进消防救援队伍规范化、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初战机制改革的深入探索有效提升了消防救援队伍快速反应能力,同时也衍生出参照标准、资源搭配、运行成本、安全管控等方面的问题。此文仅站在消防员接警至着装登车阶段面临的安全设计问题,从思想观念、安全理念、标准设计等角度,对影响消防员安全出警的因素进行探析。

关键词:消防员  着装登车  安全  设计 

消防救援队伍执勤战斗条令》(征求意见稿)八十规定:消防救援站执勤人员听到出动信号,按规定着装迅速出动,首车驶离车库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一分钟。围绕这一分钟,各级消防救援队伍不断改进营房设置,升级设计配套设施设备,创新完善调度指挥,优化战斗力量编成,探索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模式。但围绕这一分钟展开的一系列工作准备,是否科学合理,规范便利,高效安全,却也需要不断探索,深度研究。

一、营房硬件上的安全设计问题

(一)通道设计问题。《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规定,消防站内部供迅速出动用的通道两侧的墙面应平整、无突出物,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两侧应设扶手。但在实际使用当中,为达到整洁明亮的效果,大多数队站都采用光滑明快的地板铺设楼道地面,忽略了防滑效果,基层队站每天均有2-3次拖扫地板楼道,在此期间遇有警情,消防员极易发生摔碰,甚至造成重伤。消防站楼梯大多按照普通民用建筑设计,部分队站在楼梯转角处也因建筑结构问题出现凹凸,有的减少了墙面扶手设计,增加了墙面主题文化元素,有的在通道内摆放景观绿植、警容镜等,这些做法均增添了安全风险。

(二)灯光照度设计问题。消防站楼梯间的灯光照明一般参照普通民用建筑设计;消防队1楼到2楼比一般民用建筑层高较高,在往往忽略照度问题的前提下,仍按普通民用建筑设计灯光照明,普遍未因层高而提升照度设计;且为满足节能要求,大多设计为声控、红外、微波等感应式照明,或直接设计成开关式,导致消防员在出警过程中因灯光照明问题形成安全隐患。

(三)消防滑杆、滑梯使用中的安全问题。消防队使用消防滑杆长达1个多世纪,也因常发安全事故继而诞生了消防滑梯。我国先后于1981 年 、2015年对战斗员值勤宿舍明确并逐步完善了滑杆设计,但已进入逐步淘汰阶段,在实际使用中,已处于约定俗成的停用状态,世界其他各国对消防滑杆的使用也持谨慎态度,美国多地禁止任何新建的消防站安装消防滑杆。不论使用滑杆还是滑梯,都需要消防员掌握一定的方法技术,否则极易导致挫伤、擦伤、踩伤。且消防滑梯设置超过2楼以后,滑道通常较窄,占用较大空间,一般顶部封闭,并不能满足较大数量的人员同时使用,如果不同楼层的人员同时使用,极易形成安全隐患。

二、着装出动环节的合理性分析

消防执勤人员听到出动信号,在按规定着装的基础上登车,首车驶离车库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一分钟,这一系列活动所需时间与当时所处时段及正在开展工作、战备等级要求、着装要求、警情类别等因素紧密相连。

(一)着装设定的影响。对于专业救援类的警情,因为救援(处置)规模、复杂程度等原因一般会增加专业器材装备的准备时间;对于非抢救人命等紧急救援类的警情,往往因为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影响到作业效率。可以看出,非火灾以及非抢救人命为主的接处警,争分夺秒不一定都适用。排除消防员跑动距离和战斗养成因素,真正影响登车出动的还是着装形式和着装安全防护设定。各基层队站战斗服摆放形式各异,有偏重实用、便利的,有更侧重内务整洁好看的,也有将条令规章作为前置条件进而优化穿戴规程的等等。我们开展初战机制改革探索,就是要敢于突破陈规束缚,变繁为简,向战斗力聚焦。

(二)处警着装的合理性安全性问题。我国是全球少数的几个在着装登车阶段分处警类型着装的国家之一。当前,消防站接处警时的着装一般为灭火防护服和抢险救援服,通常做法是接处火警时着灭火防护服,非火灾类警情一般着抢险救援服。实践证明,抢险救援服仅在山地溶洞、高空及狭小空间等需轻装作业的救援行动,以及训练比赛等环境、场合穿着较为适宜,在非火灾类的抢险救援现场,通常会伴随火灾预防、控温、驱散、保护等工作,且处警现场也存在警情相互转化的情况,因此,非火灾警情着抢险救援服大多不能满足作战需求和安全防护要求,消防员也因出警着装相对不准确面临安全威胁以及尴尬的规范性问题。

三、对完善接警着装登车阶段的安全设计的建议

(一)修订完善现行的《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在推进“一短三快”初战机制改革过程中,应紧贴基层消防救援队伍实际,突出规范化、职业化、专业化、人性化特点和理念,立足现有规范标准,完善健全科学系统的源头设计,切实为消防救援队伍改制转型提供科学的实践支撑。

1、把好审核关,从源头提升消防站安全设计。应结合消防救援职能转变的实际和安全通道设计实际需要,适当放宽营房面积设定;应从源头解决各基层消防站设计百花齐放的问题,宜在支队级单位依托防火监督科增设新、改(扩)建消防站设计审核功能。突出安全设计,从源头上提升新建,条件允许的改(扩)建消防站外观、功能、安全设计。

2、停用消防滑杆,增(改)滑道设计。消防滑杆在使用人员较为集中时使用,并不能满足整体提速的要求,且设置的层楼越高越多,发生安全事故概率越高。综合考虑消防站出警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应在消防员宿舍且相对独立的安全区域设置直通车库后区的消防滑道,滑道应紧贴消防员宿舍,宽度应满足2人同时并排使用且不宜小于1.4米,坡度不大于75度;滑道末端应设减速坡面或缓冲装置,通向车库的滑道应划定相对独立的区域且宜设于车库最里端,统一末端开口朝向有序设置。宿舍通向滑道区域应设置安全门,安全门应设有手动开关,安全门启闭应与接警调度席联通,满足远程启闭功能。

3、应明确供消防员出警用的通道、楼梯灯光照明设计标准。宜参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提高一级标准设计,照度不宜低于100LX。应避免设置感应式照明,应在接警调度室设置照明启闭装置,确保夜间接警调度时能一键同步开启灯光照明。

4、提高楼梯通道设计标准,突出安全性要求。楼道楼梯是基层消防队站使用频率最高,且相对安全的主要设施。在设计、使用层面,新建消防站应最大限度满足安全性的要求;设计环节不宜过分追求地板光滑明亮,应重点突出防滑效果;日常使用中不得摆放影响消防员行动的绿植景观、垃圾筒等。楼梯转角宜鼓励设置圆形转角,结合实际安装防碰撞设施,转角地面探索设置倾斜防滑坡面。最大限度体现以人为本的安全设计理念。

(二)强化接警调度,完善着装要求。一是加强接警人员配置,适时开展业务培训、跟训、复训工作,着力提升接警人员处警类别判断力和力量调度准确性。二是借鉴世界多国经验做法,联系实战需要,火警及需灭火剂防(保)护的警情,消防员一般应着灭火防护服。除指向明显的抢险救援工作,抢险救援服一般不作第一着装考虑。根据执勤力量编成,相关功能车辆应摆放数套抢险救援服备不时之需。三是执勤战斗服装应悬挂设置,且平时应将拉链打开、粘条错位,不影响快速穿着。

(三)逐步将移动供气车作为必配车辆,纳入日常执勤力量编成。空气呼吸器是消防员使用最多、最常用的呼吸保护器具,一般放置于出动车辆或战斗服架上。考虑使用的普遍性和便利性,首车之上能放置空气呼吸器的做法仍应予以保留和延续;且应根据灭火救援实际需要,逐步将移动供气车作为各消防站建站必配车辆,纳入火灾事故处置力量编成的第一调度力量,弥补执勤战斗车辆空气呼吸器摆放不足的问题,有效提升消防员着装登车效率,也为灭火救援现场提供持续可靠的安全保障。

参考资料:1、《消防救援队伍执勤战斗条令》(征求意见稿);

2、《城市消防站建筑标准》(建标152-2017)

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4、《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一短三快”初战机制改革的通知》(云消函【2022】70号)

5、《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关于“一短三快”初战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云消函【2021】3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