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掌拉伸辅助器在跟骨轴位X线摄影技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6
/ 2

足掌拉伸辅助器在跟骨轴位X线摄影技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周宏

德阳市旌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足掌拉伸辅助器”在跟骨轴位X线拍摄中对于传统跟骨拍摄方法的成像质量优势,提高放射医学技师的X片拍摄水平。方法:选取我中心接收的50例跟骨病痛患者,时间分界20186月至201812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处理,一组纳入25例,二组纳入25例,其中一组使用传统跟骨轴位拍片技术,二组使用“足掌拉伸辅助器”拍摄,对比二组患者X片质量差异,结果:第二组X片优良X片的比例更高,秩和检验(z=3.8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了在跟足轴位X片拍摄中“足掌拉伸辅助器”技术值得放射技师推广应用。

【关键词】“放射医学技术”;“跟骨轴位”;“足掌拉伸辅助器” ;“放射医学技术”

前言

跟骨骨折作为临床十分常见的足部创伤性骨折之一,由于目前临床对骨折方面的认知尚不全面,在对跟骨骨折进行诊断和治疗时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不仅会对患者骨折康复效果产生影响,还会导致跟骨相关功能性障碍[1]在跟骨病变中,跟骨轴位X线拍摄技术的运用,尤其对于没有特异性移位的骨折有较高诊断价值。通常情况下跟骨轴位 X线因病患关节有病痛症状,足跟没有固定摇摆不定,难以摆放适当的体位姿势,为此在透射过程中很难找到适合的入射角与入射点[2],导致摄影效果差强人意,增加放射科医师诊断的难度。文章将着手于借助足掌拉伸辅助器应用于跟骨轴位X线摄影技术,此项技术有助于足跟保持稳定并且可以使足掌拉伸大角度方便放射医学技术人员拍摄高质量X片,且临床操作十分简单方便,通过选取接受我中心20186月至201812月坐位跟骨轴位X线摄影的病患共计50例,现对其检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基础资料与方法

(一)基础资料

选取接受我中心20186月至201812月跟骨轴位X线摄影的病患共计50例,其中,26例为男病患,24例为女病患,年龄分布界限21岁-52岁(42.43±3.23),文化水平:12例为小学及以下,18例为高中以下,20例为大专以上。

【纳入标准】(1)全部病患以及病患家属对此次临床研究表示支持,且对本研究相关知情同意;(2)全部病患基础资料齐全;(3)全部病患均通过中心门诊部审批。

【排除标准】(1)排除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等病患;(2)排除临床配合度较差的病患。

(二)仪器与设备

本次研究所应用的X线投射机为北京万东高星电子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型号为HF50-RA,最高电压值150kV,最大毫安数480mA,应用小焦。激光相机应用柯尼达干式激光成像仪,型号为KND8900,胶片规格型号为8in×10in。

(三)方法

把50名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25例,第一组25例患者采用普通跟骨轴位X线拍摄法使患者被检足尖向上,足背极度背曲,第二组25例医务工作者协助病患保持坐位姿势,让病患静坐于摄影法台上,下肢处于伸直状态,借助足掌拉伸辅助器将被检测足掌拉伸使其足背和胫骨保持在在35°-45°之间让足后跟充分暴露,在足跟部两侧置入沙袋等物品,将其固定好,随后把移动式DR成像板放在摄影台上把病患足后跟置于暗盒中心,要求病患用手将拉伸辅助器拉着住,随后放射技师进行X线球管,中心线调整,确保X射线中心线经跟骨中心点射入。

(四)观察标准

本次研究交由1名放射科诊断医师负责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工作,对作为跟骨轴位X线成像质量进行判定,判定标准[3]:跟骨显示充分和跟距骨关键清晰,不存在重叠影像且较为完整,表示该片达到优秀水平;跟骨显示较充分和跟距骨关键比较清晰,不存在重叠影像且较为完整,表示该片达到良好水平;跟骨显示不充分和跟距骨关节不清晰存在重叠影像,表示摄像达到较差水平。

(五)借助SPSS软件,与正态分布相一致的计量资料,描述模式为(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描述模式为(百分率),通过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基于P<0.05时结果统计学被判定为差异存在。

二、结果

第一组25例患者,“优秀”片数量为8例,占比数达到32%;且“良好”片数量为10例,占比数达到40%且“较差”片数量为7例,占比数达到28%,第二组借助足掌拉伸辅助器的25例患者,“优秀”片数量为21例,占比数达到84%;且“良好”片数量为4例,占比数达到16%,“较差”片数

量为0,z=3.87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X片质量对比情况

分 组        n      

第一组      25       8     10       7                                              

第二组      25       21     4       0                                              

z=3.876      p<0.05

三、讨论

国内外教科书中关于跟骨轴位X线检查方式有相应记录,主要通过类似拉伸辅助器的绳子使用足掌背屈35°-45°更稳定,常规跟骨轴位X线,跟骨位置固定困难,由于病痛患者难以达到足掌背屈35°-45°的最佳拍摄角度,无法及时发现“跟距”关节的半脱位、脱位、根骨撕裂骨折等现象,加之患者关节出现肿胀、疼痛、外伤骨折等病症时,足掌背屈曲能力会大大减弱,如此一来,X线扫描的入射角以及入射点无法满足摄像要求,对摄影效果、临床诊断带来不利影响,导致临床诊断难度伸高,本次研究通过选取两组对比实验,分别常规自然背屈和借助足掌拉伸辅助器,第一组在足掌曲度保持35°-45°时,跟骨不稳定性比较高,间隙比较大,足掌自然背屈,无外力束缚,容易使跟骨摇摆偏离拍摄中心,足部背屈角度不够难以找到合适入射点,使跟骨轴位X线对于跟距关节异常、半脱位、脱位的显现效果不理想;在借助足掌拉伸辅助器以后的第二组,患者借助辅助器轻松将足掌背屈保持35°-45°,跟骨稳定,“跟距”间隙比较大,足掌有外力束缚背屈更简单,放射技师可以很好的对准跟骨拍摄中心,使跟骨轴位X线对于“跟距”关节异常、半脱位、脱位跟骨骨折的显现效果很理想。为此,借助“足掌辅助拉伸”,展开坐位跟骨轴线为X线摄影效果很理想,优质X片的比例大幅提高,帮助放射科诊断医师全面分析跟骨受力情况,使临床医师能更准确提供治疗,另外跟骨诊断还可以配合CT,CT可对跟骨骨折的具体类型、解剖位置及碎骨片移位、数目、大小等直观显示出来,即使患者时轻微跟骨骨折的情况,也可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 [4]

综上所述,借助足掌拉伸辅助器在跟骨轴X线摄影技术和跟骨解剖结构以及活动规律相一致,且此项摄影技术的运用十分简单方便,提高病患的临床检查舒适度。根据本研究发现显示,“足掌”稳定的背屈在35°-45°X片影像成像效果更佳优质X片的比例更高,同时使放射科医师诊断准确性进一步提伸,值得放射技师推广应用,让更多的病患受益。

参考文献:

[1]邓秋云,周福祥,周明,等.X线平片与CT横轴位扫描诊断跟骨骨折的对比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2018,47(07):108-109.

[2]陈维聪.改良肩锁关节X线轴位投照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1):70-72

[3]贾一鸣,凌梦颖.仰卧位跟骨轴位在膝关节疼痛患者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5):152-153.

[4]嵩崑,于建秀,全勇,等,孙伟强.X线平片与多排螺旋CT诊断跟骨骨折价值的对比研究 [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5(06):61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