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6
/ 2

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王召

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既要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又要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即“五育并举”。

关键词:药学;人才培养

1 组建校内核心+校外协同的“全员育人”队伍

1.1 校内核心育人队伍

学院组建“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本科生导师”校内核心育人队伍,注重育人主体的育人实效,强化育人意识和责任担当,构建多位一体的育人队伍。专任教师充分利用“第一课堂”主渠道,完善“第一课堂”形式与内容,积极融入“课程思政”“五育”等教学元素,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及线上线下信息资源、教学场所,开展问学讲坛、学术讲座等活动。辅导员是“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指导者,也是家长、企业、用人单位之间沟通的桥梁。专项培训可提高辅导员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切实发挥辅导员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引导、鼓励中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或兼职辅导员,与专职辅导员共同完成党团建设、学生骨干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资助管理、社会实践等学生工作,助力资助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度,选聘学院专任教师、实验技术人员担任本科生导师,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加强学生思想、学业和学术发展教育。

1.2 校外协同育人队伍

以覆盖药学类专业“全产业链”为目标,学院通过多渠道、多主体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对应岗位能力需求组建企业高管、专业技术人员、行业专家、劳动模范为主体的协同育人队伍。结合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包括医院、药品生产企业、自然保护区和药品检验研究院等单位,覆盖“采药”“识药”“用药”“制药”等环节。通过教师到企业挂职、共建共享资源、协作攻关等产学研合作通道,学院加强协同育人队伍建设,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及协同育人目标。

学院建立与家长联系的相关制度,通过召开新生家长会、主题讲座、家长见面会、家访,建立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加强家校合作,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情况,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2 构建“全程育人”模式

在人才培养的全程中,学院以药学类专业产业全链为方向,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环节为抓手,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专业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有机融合。

大一入学阶段,学院依托入学教育、院长入学第一课、专家讲座、专业负责人面对面等活动丰富专业教育内容,将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大一至大三阶段,根据不同课程实践需求,学院开展社会实践与专业见习,强化学生科学研究能力训练。通过专业教育、贯通培养、科教协同,建立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为主的多元化实践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等能力。鼓励学生积极结合所学专业,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组成科研团队,依托指导教师科研项目,积极申报各类创新创业项目。为推进素质教育,深化科研育人,学校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英才培育”项目(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研育人精品项目)、“三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青年领航创新创业项目、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全程参与项目的调研、论证、实施等环节。参与科研项目训练激发了学生自主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双创”能力,培育了一批具有药学特色的创新创业项目。2020—2022年,学院获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50项,组建24支“青年领航创新创业”团队,获得省级以上竞赛类奖项32项。本科生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初步达到了在培养中帮助学生夯实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提高创新意识的目的。大四毕业阶段,学院主要通过毕业实习、升学就业指导、毕业教育,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强化学生职业道德,锻造其专业信念。

3 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学院通过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增强“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思想性与针对性,结合不同课堂的特点,合力嵌入专业特色、“思政”元素与“五育”要素,构建以药学类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全方位育人”体系。

3.1 强化学生专业信念

“第一课堂”是专任教师的主阵地,是专业知识传播的主要渠道,是价值观培育(德育)与专业能力(智育)培养的主要途径。在“三全育人”视域下,以“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为目标,坚持“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教师充分挖掘学科本身所蕴含的育人资源,在课程中注入现代医药学、中医药学、蒙医药学等思政元素,多视角融入育人元素,全方位深化课程思政改革,提升课程育人针对性,提高学生的专业自豪感、职业道德及行业胜任力,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

3.2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依托“第二课堂”开展特色育人活动,搭建实践教育平台,加强“五育”环节的配合协同,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竞争力,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体育: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啦啦操大赛、校园广场舞大赛、篮球比赛、排球比赛、冬季越野接力赛等体育竞赛、趣味赛事,引导学生养成锻炼习惯,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

美育:结合专业及课程特色,学院将美育引入课堂,融入实践。教学团队在药用植物学课程设计中引入美学教育,使学生感受药用植物形态美、自然美。学院还开设了中国古代文学植物学课程,将药用植物与古代文学进行融合,渗透人文情怀,促进学生对药学知识的传承和创新。在药用植物栽培学田间见习课程中,使学生通过劳动发现美、创造美。此外,学院通过举办文化艺术活动、迎新晚会、寝室文化大赛等活动,丰富美学教育内容,提升学生艺术表现力和艺术素养。

劳育:加强劳动教育实践,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专业为依据,每班配置2名劳动教育实践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该课程充分利用校内药用植物园、智能阳光温室、中蒙药材产学研种植示范基地及药用植物标本室等实践教学基地,把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课程教育和实践教育中,让学生体验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全过程,弘扬劳动精神,强化劳动育人。学院积极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与药品生产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共建“专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通过专业思想的渗透,使学生掌握药品生产劳动技能,实现身心参与、手脑并用,提升学生专业认知与岗位胜任力,提高育人实效。

3.3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走入社会,了解国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院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合专业特长,开展义诊、送药、用药安全知识宣讲与服务等活动。近三年活动参与者总计1405人次,其中35人荣获“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5人获得“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疫情期间,1345人次参与防控疫情志愿服务活动,彰显了医药专业学生的责任担当,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4 总结

“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核心要素是育人,学院将继续把促进学生成人、成长、成才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实践与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服务区域经济,输送更多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级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京霖,刘超.新形势下高校“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提质增效举措探究[J].高校学生工作研究,2021(01):120-129.

[2] 荀振芳,房方.新时代高校推进“三全育人”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高等教育评论,2021(2):76- 86.

[3]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 09.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DB/OL].(2017- 02-27).http://www.gov.cn/xinwen/2017- 02/27/content_5182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