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0
/ 2

整体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

田雯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 201700)

【摘要】目的:分析整体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整体化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贫血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的为8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整体化护理干预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患者贫血症状得以改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得以显著提高。

【关键词】整体化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是由于患者肾脏功能减退,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分泌减少,从而造成红细胞生成不足[1]。贫血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剧心血管负担,增加透析过程中的并发症风险。整体化护理干预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它考虑到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说,整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提供全面的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肾性贫血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为2022.01-2022.12,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纳入标准:(1)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时间>3个月;(2)患者及家属同意此次研究。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其他脏器功能病变;(2)中途退出此次研究者。两组基线资料差异小(P>0.05),可比较。如表1所示。

表1基线资料

组别

例数

性别(男/女)

年龄(岁)

透析时间(月)

对照组

40

25/15

59.72±3.14

5.43±1.50

观察组

40

24/16

59.86±3.29

5.84±1.62

χ2/t

0.053

0.195

1.175

P

0.818

0.846

0.244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通过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肾性贫血的原因、症状以及可能的后果,提高患者对疾病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观察组患者采取整体化护理干预,(1)健康宣教:组织患者和患者家属参加院内开展的健康知识讲座,采用播放视频或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的方式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肾性贫血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以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和自我管理能力。详细回答患者及患者家属关于疾病的问题,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2)饮食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包括充足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特别是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物质的摄入,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和红细胞生成。(3)心理干预:及时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耐心解答患者治疗过程中遇见的问题,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关爱,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信心和勇气,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4)用药干预:根据医生的建议,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使用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药物。同时,监督患者的用药情况,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及时调整剂量。(5)预防感染:保持患者病房通风,定期对患者生活环境进行清洁消毒,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洁等,预防感染的发生,以免加重贫血症状。(6)定期评估:观察患者的面色、甲床、眼底是否红润,食欲是否增加,头晕症状是否减退。

1.3 观察指标

(1)症状改善情况:抽取患者5ml空腹静脉血,检测患者血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

(2)生活质量:选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分值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3)护理满意度:发放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满分100分,≥90分:非常满意;60-89分:满意;<60分: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26.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行n(%)、χ2检验,计量资料行(±s)、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贫血症状改善情况

表1贫血症状改善情况(±s)

组别

例数

血白蛋白(g/L)

血清前白蛋白(mg/dl)

血红蛋白(g/L)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40

33.15±4.57

35.57±5.25

31.05±4.12

34.57±5.06

12.25±6.16

63.21±10.24

观察组

40

33.24±4.69

38.12±5.72

31.24±4.18

38.48±5.62

12.64±6.43

72.72±12.09

t

0.087

2.077

0.205

3.270

0.277

3.796

P

0.931

0.041

0.838

0.002

0.783

<0.001

2.2生活质量

表2生活质量(±s,分)

组别

例数

社会关系

环境

生理

心理

对照组

40

75.04±3.01

73.08±3.46

65.93±5.76

70.09±4.27

观察组

40

83.32±4.17

82.64±4.38

78.74±7.33

79.37±5.14

t

10.183

10.832

8.691

8.783

P

<0.001

<0.001

<0.001

<0.001

2.3护理满意度

表3护理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40

15(37.50)

17(42.50)

8(20.00)

32(80.00)

观察组

40

19(47.50)

20(50.00)

1(2.50)

39(97.50)

χ2

4.507

P

0.034

3 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肾脏功能衰竭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以及各种毒素对红细胞的破坏导致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头晕、耳鸣等。肾性贫血的发生和发展与肾脏功能受损密切相关。随着肾脏功能的恶化,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使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发病率较高。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整体化护理干预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因、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护理[2]。且整体化护理干预还可以通过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补充造血物质等措施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还可通过心理支持和关爱,可以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和勇气,积极面对疾病。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贫血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与潘海燕[3]等人研究结果相似,侧面表明整体化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治疗中应用整体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贫血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凯选,崔超,赵会丽,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无望感与肌少症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22,21(1):20-24.

[2]郭兰,钱丹,曹燕,等.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持续血液净化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4):733-736.

[3]潘海燕,曾建好,成月莹,等.营养护理干预对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1,32(5):678-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