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负压置换疗法用于门诊鼻窦炎患儿的效果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2
/ 2

鼻腔负压置换疗法用于门诊鼻窦炎患儿的效果体会

邓向华,聂军通讯作者

宜昌市夷陵人民医院,湖北宜昌,443100

【摘要】目的:讨论鼻腔负压置换疗法用于门诊鼻窦炎患儿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接收的122例鼻窦炎患儿,随机分组各61例,对照组施以常规疗法,观察组辅以鼻腔负压置换疗法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率等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36%)比对照组(88.52%)高,P<0.05。观察组的治疗不良事件率(1.64%)低于对照组(13.11%),P<0.05。结论:鼻腔负压置换疗法疗法用于门诊鼻窦炎患儿的效果安全可靠。

【关键词】鼻腔负压置换疗法门诊鼻窦炎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病症,它是鼻窦内的黏膜或者骨质发生炎症反应,易引起头疼、流脓鼻涕、鼻子堵、嗅觉减退等一系列反应,且多发于儿童,以保守治疗为主。门诊医师根据患儿的病情特点,制定针对性的疗法干预。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激素等常规疗法干预,起到抗炎、缓解水肿等治疗作用。鼻腔负压置换疗法主要借助负压装置的物理方法,通过间歇吸引原理清洁鼻腔,有利于改善鼻腔通气,促进鼻粘膜纤毛运动。停止负压吸引时,有助于鼻腔内滴入药物流至鼻窦部。鼻腔分泌物和细菌、变应原等物质清除后,鼻窦黏膜的刺激减少。另外用该疗法利于吸入药物快速到达鼻窦部,可促进药物吸收,破坏细菌生长环境,抑制细菌生长,从而达到预防急性发作与抗过敏等治疗目的。采取联合疗法的干预效果更加理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接收的122例鼻窦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61例,对照组平均年龄7.3±4.1岁;女35例,男性26例。观察组平均年龄7.5±4.2岁;女性33例,男性28例。两组基线资料相匹配,P>0.05。观察组接受常规检查,排除鼻腔异物、鼻部外伤等不宜进行鼻腔负压置换治疗的情况。患儿家属签字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施以减充血剂与消炎滴鼻液疗法进行干预,依托减充血剂收缩鼻粘膜,开放鼻道和鼻窦开口,促进鼻窦内分泌物的排出。再通过滴入消炎滴鼻液,达到消炎杀菌的效果。同时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激素等常规疗法干预,起到抗炎、缓解水肿等治疗作用。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辅以鼻腔负压置换疗法进行干预,通过输液装置的小孔,实现药液流速可控及连续滴注的目的。部分儿童先用盐酸羟甲唑啉鼻喷剂喷鼻每次每侧1-3喷以收缩鼻黏膜血管后,再用生理盐水+羟甲唑啉+布地奈德混悬液等比例配制行鼻腔负压置换。部分患儿不加布地奈德进行负压置换,根据实际病情合理用药。

1.3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标准分为显效(治疗后的症状消失,鼻腔未见脓性分泌物)、有效(治疗后的症状缓解,鼻腔可见部分脓性分泌物)、无效(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三项,显效+有效=总有效。比较两组的治疗不良事件。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其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差异性;组间统计学差异用P<0.05表示。

2结果

2.1疗效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36%)比对照组(88.52%)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疗效比对(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满意度

观察组

61

39(63.93)

21(34.43)

1(1.64)

98.36

对照组

61

31(50.82)

23(37.70)

7(11.48)

88.52

χ2

4.816

P

0.028

2.2治疗不良事件

观察组的治疗不良事件率(1.64%)明显低于对照组(13.11%),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2所示。

表2 治疗不良事件率比对(n,%)

组别

n

分泌物残留

药液滴注不适

抗拒治疗

其他

总发生率

对照组

61

1(1.64)

1(1.64)

2(3.28)

4(6.56)

13.11

观察组

61

0

0

0

1(1.64)

1.64

χ2

5.878

P

0.015

3讨论

鼻窦炎的发病率高,炎症因子可驱使嗜酸性粒细胞在鼻黏膜聚集,释放多种炎症介质,从而加剧炎症反应。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方案多样,包括全身性用药、滴鼻用药、鼻腔负压置换法、穿刺冲洗、手术等。相较于其他疗法,鼻腔负压置换疗法带来的痛苦小,门诊患儿的接受度高。值得一提的是,传统以注射器向鼻腔注射药物的方法,易使患儿产生抵触情绪,同时无法控制药物的流速,患儿不适反应较多。利用鼻腔负压置换疗法,可通过放置引流管,负压吸引等操作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患儿的焦虑与合作行为明显改善[1]。特别是药液滴注流速可控,稀释冲洗用的药液,可加大鼻腔冲洗液量,鼻腔与药物充分接触,可有效冲洗分泌物,加速患儿的病情控制,缩短症状改善的时间。在联合疗法干预中,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是治疗患儿鼻窦炎是常见疗法,布地奈德属于糖皮质激素药物,可缓解患儿的炎症反应,增强毛细血管的紧张度,减少血浆成分的渗出。同时,布地奈德有局部高效和全身安全等特点,有受体的亲和力增强、局部抗感染效果明显、首过代谢率增强、局部趁机率增加等药理效应。鼻腔负压置换术是用透明吸管间歇吸出鼻腔内脓性分泌物,减少脓涕对鼻黏膜的刺激作用。在无脓性涕液阻碍下,在鼻腔滴入治疗液体,经窦口流入窦腔,以此发挥药理作用。鼻腔负压置换术可有效将药物滴入鼻窦腔隙

[2]。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能够有效缓解鼻窦炎引发的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症状。需要指出的是,辅以鼻腔负压置换进行用药干预,虽然有利于清除病原菌,缩短病程,以及减少复发,但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病症程度的患儿,该治疗方法的适用性和效果及部分轻微副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鼻腔负压置换疗法有利于提高鼻窦炎的治疗效果,负压吸引可吸出患儿鼻腔内的脓性分泌物,再利用药物滴入鼻腔,使药物在大气压原理下流入鼻窦内,并能提高雾化吸入药物作用于鼻部黏膜的几率。由此可见,鼻腔负压置换疗法联合布地奈德治疗鼻窦炎患儿,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周亚林.鼻腔负压置换疗法联合布地奈德治疗鼻窦炎患儿的效果及对中耳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 2023, 21(14):131-134.

[2]舒贤,楼高忠,郑虹英.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联合鼻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学龄期儿童鼻窦炎头痛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