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弧形墙体加固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2
/ 2

浅谈弧形墙体加固施工技术

王丽丽

身份证:210281199703215729

摘要:随着时代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筑行业施工技术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公共建筑为适应使用功能及结构美观的要求,采用不规则的弧形墙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弧形墙面的模板支撑及加固形式的选取,是决定弧形墙体成型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弧形墙体模板加固技术成型质量控制降本增效

引言

在我们常见的建筑工程结构形式中,形状规则的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比较普遍,规则的混凝土墙、柱构件的模板支撑与加固施工技术已非常成熟。在现代公共建筑、大型场馆的结构设计中,在满足其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越来越注重结构造型美观,因此众多造型奇特、外观新颖的建筑结构应运而生。

1、弧形墙体模板加固形式分析

对于弧形墙体的施工,可选取的模板支撑与加固形式多样,如传统的竹木模板,组合式钢模板,又如近年来兴起的铝合金模板、塑料模板等新型模板材料,均可满足弧形墙体的加固要求。

但结合国家近年来对建筑工地降本增效、节能减排、绿色建造的要求,我们在弧形墙体的施工过程中,选取组合式钢模板、铝合金模板、塑料模板等材料时,考虑其加工周期长,不利于周转等因素,且针对不同弧形结构使用的局限性,反而不利于节约成本,达不到降本增效的效果。因此,笔者通过工程实践,总结出采用传统木模板进行弧形墙体施工及成型质量控制的技术方法。

2、弧形墙体加固施工技术

2.1、施工背景

昆明市西山区某大型文化旅游城接待展示中心项目,局部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建筑高度16.3m,结构形式为混凝土框架+屋面钢桁架结构。地下一层除设备用房,设计采用了不规则椭圆形弧状剪力墙,上部为镂空板,使用功能为可升降式大型沙盘展览区。其展示区面积约149.2平米,弧形剪力墙墙厚200mm,墙高4.2米,周长约43.5米。

2.2、弧形墙体加固设计

本工程结构设计复杂,但对工期要求较高,施工周期极短,针对弧形剪力墙的施工工艺,如采用组合式钢模板,铝合金模板,塑料模板加固,模板材料深化加工周期长,也无周转可能,既不利于施工成本控制,也无法满足建设单位工期节点要求。

结合昆明市材料供应条件及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范要求,我司采用10mm厚覆面木胶合板作为弧形墙体加固面板材料,充分利用其抗弯强度性能,贴合墙体弧面。加固次楞采用φ48×2.7mm竖向钢管,相比于矩形木枋及方钢管,竖向钢管能增加与面板接触面,更大程度保证弧形墙体平整度要求。加固主楞采用直径20mm圆钢,充分利用其延展性好,抗脆断性能优的特点,通过对拉螺杆进行锁定紧固。

2.3、施工要点

1)圆弧状剪力墙定位放测难度大,精度要求高,本工程弧形墙体呈不规则椭圆状,我司技术人员利用南方测绘cass成图软件、AutoCADRveitNavis等制图软件,生成平面及三维设计深化图纸,采用多圆心定位,通过不同圆心点位对应不同弧度的圆弧段,将不规则圆弧分解为多段规则圆弧段,最终合成多个精确坐标,以保证弧形墙体定位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2)合理选择支撑加固材料,本工程选择10mm厚覆面木胶合板,其面板抗弯强度适用于现场弧形墙体弧度弯折,同时满足计算受力要求,拼缝材料宜选择小截面木枋,采用木工钉固定牢固。竖向钢管次楞能保证与弧面接触面积,但相比于普通剪力墙,次楞间距应适当加密,并采取相应的防滑措施。主楞采用双圆钢配合对拉螺杆固定,圆钢下料时应尽量避免短料,原材进场时,根据墙体实际弧度进行加工和调弯,确保圆钢主楞贴合墙面。

3)加固完成后需进行墙体弧度和平整度校核,根据墙身控制线,利用全站仪、激光水准仪等测量设备进行复核,对不合格部位进行调校和纠正。

4)混凝土浇筑宜采用天泵浇筑,并严格控制混凝土倾落高度,避免对支撑体系造成冲击偏位,并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布料均匀,配合适度振捣,浇筑密实即可。

2.4、施工工艺

1)定位放线

在筏板钢筋绑扎前,在基础垫层上测放弧形墙体墙身线,控制墙体插筋定位准确,混凝土保护层满足规范要求。在封闭导墙模板前,再次复核墙身线,定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定位及弧度。基础筏板浇筑完成后,在底板再次放测墙身线,并弹出300控制线,如部分钢筋存在偏位,应根据墙身线及时进行调整。

2)模板加固

弧形剪力墙模板采用10mm厚九夹板,次楞采用φ48×2.7mm钢管竖向放置间距150mm,直径20圆钢作主楞间距450mm,并用φ14止水螺杆拉结固定。第一道主楞距楼面225mm,以上间距均为450mm,设置对拉螺杆水平间距450mm。墙模板底部设置20mm宽,20mm高砂浆条,砂浆条上部放置海绵条,防止墙根部漏浆。加固完成后根据模板外边线调整模板的平直和标高,用磁力线坠检查对称调整螺栓来调整垂直,校正无误后,拧紧螺栓。为保证模板支撑稳定性,弧形墙体采用钢管斜撑双面加固。斜撑杆件同楼层内整体模架立杆跨距,侧向加固体系采用三道斜撑组成,竖向间距同水平杆步距,斜撑顶部设可调顶托,与弧形墙体竖向次楞钢管顶紧,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加固体系偏位影响墙体成型质量。

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设备选用两台天泵对称布置,浇筑前在墙体底部均应铺设一层同强度等级减石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倾落高度,出料管口高出墙顶100-200mm为宜,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每层混凝土浇筑高度控制在400mm以内,采用50型振捣棒,振捣间距控制在500-600mm之间,适度振捣密实,不得漏振造成墙身混凝土质量缺陷,同时也应避免过振造成混凝土离析及对支撑结构造成过大扰动的情况。

模板拆除

弧形墙体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完成24小时以上后,强度等级达到1.2MPa,混凝土不掉角时方可开始拆除。模板拆除顺序按解除支撑,松开紧固螺栓,撬动松动模板,拆开模板,模板清理,螺杆蝴蝶卡等整理的顺序进行。拆除模板后,及时对墙面进行清理并做好日常保温保湿养护,确保墙体最终成型质量。

3、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经济建设的快速增长以及大众精神文明需求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实用的层次,现代公共建筑在满足结构安全性、实用性的前提下,更多精致的异型建筑已成为公共审美的重要载体。其中弧形墙体的加固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也应进行其技术可行性、合理性、经济性的综合分析。通过对弧形墙体加固施工技术的应用,本工程在保证其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满足了工期进度要求,达到了良好的降本增效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克.浅谈建筑工程中模板的施工技术问题[J].河南科技,201212172

[2]夏广兴.浅析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J].城市地理,201512156

[3]张涛.浅谈建筑工程中模板结构体系的施工控制.[J].现代装饰(理论),201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