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常见肠道疾病诱因与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3
/ 2

家禽常见肠道疾病诱因与治疗分析

谢添

自贡市大安区新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43010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禽类需求也在逐步增加,而在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期间,中国家禽养殖特别是农村地区养殖已逐渐呈现出规模化趋势。但是,养殖规模扩大提升了家禽遭受更多疾病侵蚀的几率,其中,严重损坏经济的疾病是家禽肠道疾病,有害病菌如大肠杆菌不但会对家禽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还会严重影响到消费者的健康。基于此,文章详细分析了家禽常见肠道疾病诱因与治疗措施,以供参阅。

关键词:家禽;常见肠道疾病;诱因;治疗

引言:家禽养殖业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家禽养殖作为基层地区畜牧养殖业的关键构成部分,发挥出的作用不容小觑。近几年来,中国家禽养殖逐渐朝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前进,增加了家禽疾病的发生概率,严重影响到家禽养殖的综合效益。本文主要分析研究家禽常见肠道疾病的主要诱因与针对性地治疗手段。

1家禽养殖期间肠道差的表现及疾病原因

家禽肠道差的表现,包括粪便颜色和形态异常、垫料板结发黑、鸡群长速慢,体重不达标、鸡舍有明显腥臭味、鸡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脏污。引起家禽肠道疾病的原因如下:水线管理不到位。水线清理不彻底,尤其是在夏季,温度较高,在鸡群饲养过程中,给鸡群添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导致水线内细菌的大量滋生。由于水线内存在大量细菌滋生,在用药时很容易出现投完一次药没几天,鸡群又会出现大肠杆菌导致的包心包肝、腺胃炎等症状反反复复的出现。没有定期消毒。环境中病原微生物会利用鸡粪的营养不断增殖,鸡通过翻扒和啄食垫料而将有害的微生物带入到了消化道,因此控制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能够降低鸡群感染的风险。定期的选择刺激性小的消毒产品对鸡舍进行喷雾消毒,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霉菌毒素积累。目前,对鸡危害最大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赭曲霉毒素。霉菌及其毒素的污染,对鸡的各个系统各个组织都能造成损害,尤其是消化系统。如肌胃溃烂、腺胃肿大、肠粘膜脱落、肠道菌群失调等;临床表现就是拉稀、拉不消化饲料粪便。流行的腺胃炎、肌胃炎,基本上都是由目前霉菌及其毒素引起的。舍内高温高湿。会导致肠道上皮细胞损伤,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水样粪便、过料粪或大滩的盲肠粪为主。

2家禽常见肠道疾病诱因及治病方法

2.1寄生虫类疾病

家禽养殖中常见寄生虫类疾病包括蛔虫病、球虫病。

家禽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在家禽肠道中所引发的疾病。3月龄家禽最容易感染该病,感染后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时会导致患病家禽只死亡。剖解死家禽可发现其小肠出现少则数条、多则数百条的线虫并堵塞肠道,肠黏膜发炎、充血、水肿。蛔虫会随患病家禽只粪便排出,健康家禽只啄食地面虫卵后也会感染该病。患病家禽只食欲不振、生长缓慢,其粪便带血并有蛔虫出现。治疗家禽蛔虫病的方法为可用左旋咪唑或阿苯达唑粉拌饲喂服驱虫,幼家禽2月龄开始驱虫,每月驱虫1次,成年家禽则每年春、秋季各驱虫1次。

家禽球虫病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发,以10~30日龄、35~60日龄家禽只最易感染,致死率会达到80%。剖解病死家禽可发现肠腔充血、盲肠上皮增厚并伴有严重糜烂,也有部分病死家禽小肠前段的肠壁上有出血点,黏膜出血严重。家禽只感染球虫病后会出现食欲不振、羽毛蓬松、家禽冠苍白、粪便由咖啡色变为完全血粪等症状。家禽球虫病的治疗方法为用硒可拌料饲喂,用量为0.25~0.5mg/kg饲料,同时补充充足的维生素K与维生素A,维生素A需要为推荐用量的3~7倍。

2.2细菌类疾病及其治疗

家禽养殖中易发细菌类疾病包括禽白痢、禽霍乱、禽大肠杆菌病。

禽白痢主要为家禽易然疾病,家禽若为蛋内感染,在孵化过程中常有死胎、难以出壳的若雏,即便出壳后也会出现无食欲的症状,通常在出壳后2~3周死亡,也可能在出壳后突然死亡。成年家禽感染禽白痢后不表现急性感染症状,但母家禽感染后产蛋率、受精率与孵化率下降。剖解病死家禽可发现心包炎、肠壁增厚、心包液增多等。禽白痢治疗,可以将土霉素拌入饲料中饲喂,每千克饲料拌入200~500mg土霉素。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在该病爆发初期多数无前驱症状而急性死亡。病情稍缓慢的患病家禽只会出现体温急速升高、食欲与精神不振、鼻部有黏液、肢体关节肿胀、粪便黄绿色等症状。剖解病死家禽可发现其全身多处出血,肝淤血肿大,心包液增多,十二指肠出血严重。禽霍乱的治疗方法为降青霉素混入饮用水中,用量为5000~10000单位;土霉素拌入饲料后饲喂,用量为2g/kg;为病症较重家禽只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各10万单位。

禽大肠杆菌病由多种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引发,包括大肠杆菌败血症、出血性肠炎等症状。6~10周龄家禽易出现大肠杆菌败血症,剖解病死家禽可发现其出现纤维素状心包炎、心包积液、肝脏肿胀严重等病理变化。感染出血性肠炎的病家禽会出现粪便带血症状,剖解病死家禽可发现肠黏膜出血、溃疡。禽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可以使用诺氟沙星、莫西沙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等药物。

2.3病毒类疾病及其治疗

家禽养殖中易发病毒类疾病最为常见的就是大肠杆菌。

家禽大肠杆菌病是对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发的系列疾病的统称,包含输卵管炎、滑膜炎、气囊炎等。此病为条件性疾病,可能的诱发因素为家禽舍卫生条件较差、饲喂不科学、家禽只应激或家禽只受到其他病原感染,其传播途径可以为蛋传染、呼吸道传染等。家禽大肠杆菌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因大肠杆菌很容易对药物产生抗药性,所以在治疗中要选择合适的药物类型并控制好药物的用量。通常情况下可以对患病家禽只内服氨苄西林,每次每千克体重10-25毫克或肌注10毫克,连用2-3次。也可将土霉素混合进饲料中,用量为100~500g土霉素/100kg,连续饲喂7d。

2家禽常见肠道疾病综合治疗方法

2.1要加强对家禽舍的饲养管理

家禽舍内阴暗潮湿、温度高非常有利于球虫的繁殖,从而导致球虫病的暴发。球虫病多发于夏季,严格控制家禽舍内的温度和湿度,增加光照时长。要做到家禽舍内空气流通,卫生干净。及时对家禽舍进行消毒通风,定期清理粪便。合理控制家禽舍内的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过大,增加了球虫病暴发的概率。合理配比饲料,做到营养均衡,也可添加适量的药物对球虫病进行预防。一旦发现患病家禽,把病家禽隔离饲养,避免交叉感染,并对粪便以及污染物实行无害化处理。

2.2加强免疫接种

接种疫苗是预防球虫病的一个有效手段,所以养殖人员必须做好免疫接种工作。首先,对家禽群接种免疫前,科学选购接种疫苗,最好选择资质有保障的疫苗厂家,以确保疫苗质量和效率;其次,避免在家禽饲料当中肆意掺入各类药物,根据家禽群健康状况、不同垫料以及疫苗厂家,综合考虑,合理制定疫苗接种程序;最后,采取滴口法对家禽进行接种免疫,完成两个星期之后,在家禽饲料当中适度的加入维生素A、K,避免因家禽群维生素缺失,而引发不良免疫反应。

结束语:

肠道健康是一种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和稳态、抵抗感染和非传染性疾病的能力,肠道健康失衡对家禽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均有不利影响,家禽肠道中定植了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积极参与家禽的消化与免疫应答过程,对家禽健康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随着抗生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限制或禁用,家禽肠道问题日益突出,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基于此,文中就家禽养殖中常见肠道疾病诱因、治疗及影响其肠道健康的指标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杨霞.养殖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10):41-42.

[2]钱坤.在动物疾病防控中干扰素的研究与应用[J].肉类工业,2020(09):53-57.

[3]徐毅.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分析与防控措施[J].畜禽业,2020,31(09):84,86.

[4]范延伟.浅谈兽医在动物疾病防治中的误区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20,40(02):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