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创建的思路与定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5
/ 2

新时代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创建的思路与定位

王小敏

韩城矿业创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陕西省韩城市   715400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国有企业、金融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1]我国国有企业党建以加强和坚持党的领导为优势,在国有企业日常运营与战略目标制定的过程中,积极发挥党建示范引导作用,努力强化企业生产经营与党建的深度融合,借此来提升国有企业抗风险能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如何以“红色引擎”作为党建品牌创设的“根”,如何用“红色引擎”来持续激发国企党建优势等,可作为国有企业在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自主转型升级的助力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创建;定位

我国服务平台建设在向国有企业逐步扩散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新的活动方式和服务内容。国有企业是我国的执政基础之一,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天然属性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服务品牌建设的方式、定位和思路[2]。这同时也意味着国有企业很难直接借鉴和使用私营企业品牌建设和党建工作开展的经验,其党建秉承红色精神的服务品牌建设之路,也只能是在不断学习现有政策、条款、相关理论研究最前沿知识等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如国企党建品牌建设与优化调整的需求,来“摸着石头过河”。

一、新时代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创建定位的三到位

国有企业党建是在坚持我党领导下,结合企业外部和内部的党建需求来不断进行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同样也是国有企业履行自身重要政治责任的实际表现。所以国有企业在持续激发红色动力来创建“红色引擎”党建品牌时,需要将按需落实党建责任,将党建责任落实到位作为核心[3]。毕竟“红色引擎”党建品牌的创建和应用自始至终是为了促动国有企业上下联合、内外统一的为党工作。

“红色引擎”党建品牌的建立和应用需要国有企业所有部门和所有人员群策群力,并将“红色引擎”党建品牌运用国有企业整个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真正促动党建工作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有效融合。基于此需求,“红色引擎”党建品牌的建立和应用就必然要要做到三个“到位”。即:

(1)坚持政治保障到位

国有企业所有的场地配备、人员配备、部门配备都要能达成国有企业“红色引擎”党建品牌形成、建立、应用的基础需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国有企业“红色引擎”党建品牌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实效。

(2)坚持工作安排到位

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和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并非是“两层皮”,两者之间是互相促进,互为助力的。所以在国有企业“红色引擎”党建品牌形成、建立、应用之前,国有企业要协调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厘清双方的关系和衔接要点,在统一安排与部署后,为国有企业“红色引擎”党建品牌形成、建立、应用提供实践应用保障。

(3)坚持考核机制到位

国有企业“红色引擎”党建品牌并不只限于理论研究中还应该落实到实践中,最终指导国有企业品牌服务、企业运营管理改革和市场竞争等。那么党建工作应该作为硬性指标,如将国有企业“红色引擎”党建品牌如何在国有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日常管理中、团队建设中发挥实效,纳入到国有企业的经营考核工作中。实践操作时,国有企业可按照具体化、量化需要,将国有企业“红色引擎”党建品牌的实际效应关联到各个部门甚至各个部门的各个岗位绩效考核中,确保国有企业“红色引擎”党建品牌真正能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中最大化发挥效能。

二、新时代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提质增效的应用路径

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在新时代的运用归根结底要以人为介质,国企在推行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建设、应用工作时,可从如何提高国企综合竞争实力,促进国企有序健康发展为前提,深度融合国企管理机制的优化完善和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不断为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的示范代表作用的发挥提供基点。

1、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与国企责任深度融合

将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与国有企业现代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融合,便于将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优势运用到企业战略发展与管理工作中。所以,国企可将企业当前的“一岗双责”制度,“提前明责、事后追责、全程定责”的企业工作机制[3],视为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与生产经营工作融合,同核查、同部署、同落实格局,同促进领导班子和各岗位人员自愿扛责任,自主抓问题,知行合一解决问题的客观依据。在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与国有企业现代管理制度体系融合运用的过程中,配套的班子成员、党组织书记安全生产管理所需的责任人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现代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岗位胜任力机制、优培训练机制等也要同步设立起来。这些制度和细则的体系化、系统化、具象化是社会效益与国企效益、安全责任与党建责任、企业文化与红色引擎融合运用的基础,也是国有企业在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效应下,持续推进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生产建设、服务转型升级等的关键所在。

2、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与国企人才培训深度融合

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在员工培训和企业文化运用中的融入与实践,离不开国有企业职工的参与,因此,诸如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这类能促动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在生产经营前沿阵地发挥实效的岗位,要按照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所推行的培优树先计划,有序树立和运用起来,再结合国企在党建“红色引擎”品牌的辅助下扎实做好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双管齐下的方式,更便于国企借助榜样的力量来发挥企业文化、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的实效,相比较仅仅是讲解理论,更容易被员工们所接受。在党员队伍、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中融入和运用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效力,不能一蹴而就,而是按需梳理阶段性教育的活动主题,如可围绕党员业务能力、政治素养、红色思维和理念的提升来阶段性的设计教育内容、教育时间、考评方式。目前党员培训中可用的方式是党员互评、自评、综合评价,这些方式都可融入到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效力影响下的党员培训工作中。培训内容要按照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抓党员工作日常,将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融入到党员工作和管理的日常中,便于持续形成正向激励作用。

2、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与国企业务深度融合

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在与国企生产经营工作融合发展之前,要注意围绕国企业务目标和党建目标,来预先设定将党建工作和国企生产经营可同部署、同研究、同谋划的协同方式,否则,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与国企业务的深入融合容易流于表面。建议国企可围绕“大党建”思维展开筹划和部署。目前已经有大量的实践验证了“大党建”对国企打破“就业务抓业务”思想桎梏的正确性。因此,国企可将生产经营工作的优化改革与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效益的发挥融合起来,按照整体性推进、一体化建设、全方位整合的思路,归纳总结出两者融合的衔接点,从根本上纠正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在国企各项工作中融入应用有可能出现的虚工无用情况。

从最大化激活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活力的层面考虑,国企可坚持运用“党建+”的工作理念。比如,国有企业在明确各部门主体责任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着手,将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融入到目前业务模式优化改革中的需求视为重新梳理业务调整方向、定位,优化完善考核体系,强化系统联动和组织领导等的契机。在具体实施时,将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与国企员工的利益、国企战略发展需求等结合,借助国企党建“红色引擎”的“品牌+”理念与模式,来持续增加国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国企的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提供良好条件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来临之际,国有企业可继续沿用红色精神指导党建工作,但是如何切实运用好“红色引擎”,使之成为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与党建工作密切融合的红色动力,却需要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仔细研究。强化并提升国有企业员工党性意识可作为激活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活力的重要举措之一,但国企党建“红色引擎”品牌归根究底还是要与国企责任、国企业务等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陈中慧.党建引领促发展 品牌赋能铸辉煌[J].现代国企研究,2022(10):66-69.

[2]娄立峰,华姝.围绕国企“根”和“魂”擦亮党建品牌[J].当代贵州,2022(34):62-63.

[3]郭学道.国企党建激发“红色动力”,创建品牌服务市场营销[J].中外企业文化,2022(01):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