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防治技术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6
/ 2

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防治技术要点

1朱啸天  2钟秋

1桐乡市路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浙江嘉越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是重要的承载层,但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会出现裂缝问题。本文旨在探讨水稳基层裂缝防治技术的要点,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公路施工水稳基层裂缝防治技术

引言

水稳基层裂缝是指在公路使用过程中,基层发生的裂缝现象。裂缝的形成对公路的平整度和承载能力有严重影响,因此裂缝防治技术对于公路的安全运营和长期可靠性至关重要。

1.公路水稳基层裂缝防治的意义

1.1提高公路工程质量

水稳基层裂缝会导致路面不平整、起伏不均,严重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驾驶安全。通过科学的裂缝防治技术,可以减少裂缝的发生和扩展,保障道路的平整度,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和稳定性。水稳基层裂缝的形成会导致路面结构的破坏,降低路面的承载能力。而在公路交通中,承载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大型货运车辆和高速公路等重要路段。通过有效的裂缝防治,可以保持基层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提升路面的承载能力,降低路面沉降和变形的风险。

1.2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水稳基层裂缝的存在会导致路面结构的破坏和老化,加速路面的衰老过程。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裂缝的形成和扩展,保持路面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延缓路面的老化程度,提高路面的耐久性。裂缝严重的路面需要频繁进行修复和维护,这不仅会增加维修成本,还会对交通造成不便。通过有效的裂缝防治,可以减少修复的频率,降低维护成本,延长修复周期,使公路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公路改造是一项复杂和昂贵的工程,如果能够有效地进行裂缝防治,可以避免或延缓基层的严重破坏,从而延缓路面改造的需求。

2.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类型

2.1热胀冷缩裂缝

热胀冷缩裂缝是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常见的裂缝类型之一,主要由于温度变化引起,在高温季节,公路路面材料受热膨胀,而在低温季节,材料会冷却收缩,导致产生裂缝。这种裂缝通常呈直线状分布,垂直于车行方向,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气候季节变化是热胀冷缩裂缝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日间温度升高和夜间温度降低会导致路面材料的周期性膨胀和收缩,从而引发裂缝问题。不同类型的路面材料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不同,从而会影响裂缝的形成。一般来说,较硬和脆性的材料更容易出现热胀冷缩裂缝,而较柔软和具有较大伸缩性的材料则相对能够更好地抵抗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

2.2反弯曲裂缝

反弯曲裂缝主要是由于基层的反弯曲导致的。当水稳基层和其他结构或土地之间出现变形差异时,会引起基层的反弯曲,从而产生反弯曲裂缝。这种裂缝通常呈弧形或波浪状分布,垂直于车行方向。如果路面基层施工时使用了不一致的材料,如密实度不同、弹性模量不同等,就会导致基层反弯曲,从而产生反弯曲裂缝。基层结构设计不合理,如基层厚度不足、没有正确考虑到下层的变形等因素,也会导致基层反弯曲裂缝的发生。

2.3变形缝裂缝

变形缝裂缝主要由于基层与其他结构(如桥梁、隧道)之间的差异引起。当水稳基层与其他结构相连接时,由于结构变形差异,会导致基层发生变形,进而产生变形缝裂缝。这种裂缝通常呈直线或波浪状的分布,垂直于车行方向。当水稳基层与其他结构(如桥梁、隧道)相连接时,由于结构变形差异,如挠度、收缩等,会导致基层发生变形,从而产生变形缝裂缝。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变形缝裂缝的形成。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热胀冷缩性质,造成基层与其他结构之间的变形差异。

3.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防治技术要点

3.1材料选择与配合比优化

在公路施工中,选择合适的骨料,包括坚硬、强度高且耐久性好的骨料。特别是在高交通量区域或重载路段,骨料应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根据路段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沥青稳定剂,如石油沥青、改性沥青等。改性沥青具有较好的抗变形和抗裂性能,可以提高水稳基层的稳定性和抗裂性,通过合理调整骨料、沥青稳定剂和添加剂的配合比例,控制砂浆的黏着性、抗裂性和抗变形性能。配合比应结合施工条件和设计要求进行合理调整。对选用的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和控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包括骨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沥青稳定剂的粘度和流动性、添加剂的稳定性等。根据需要,适量添加改性剂、抗裂剂等,以提高水稳基层的稳定性和抗裂性能。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确定。

3.2基层压实控制

在公路施工中,根据施工条件和基层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压实设备,如振动碾压机、压路机等。不同设备具有不同的压实效果和适用范围,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进行基层压实时,采用群轮作业的方式,同时进行多辆压路机的协同作业,以提高压实效果和均匀性。通过合理的分布和协同操作,可以减小差异性,防止出现过度压实或不足压实的区域。在进行基层压实时,要根据设计要求和路段特性,严格控制每次压实的厚度。过大的厚度会导致压路机无法充分压实,而过小的厚度则会影响压实效果和稳定性。根据基层材料的特性和压实设备的性能,合理确定压实次数和路径。密实度的提高通常需要多次的压实和交叉作业,确保整个基层都得到均匀的压实。

3.3合理的施工温度

在公路施工中,沥青稳定剂是水稳基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沥青稳定剂的施工温度。温度过高会使沥青软化,难以达到所需的混合物粘结效果;温度过低会影响沥青的流动性和与骨料的结合力。根据沥青稳定剂的类型和性质,合理控制施工温度。基层材料的温度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因素。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材料的流动性和压实效果。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冬季或寒冷地区,可以对基层材料进行预热处理,以提高其温度,从而有利于施工操作和材料性能。施工环境的温度也需要被考虑。高温环境可能导致沥青快速挥发和早期硬化,降低了混合物的可塑性和工作性能;低温环境则会影响材料的流动性和施工操作。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季节变化,合理选择施工时间和施工方法。

3.4加强养护管理

保持水稳基层的清洁,定期清除杂物和积水,清洁养护有助于维持基层的排水性能,减少水分对基层的侵蚀和裂缝扩展的风险,定期检查水稳基层是否出现裂缝和损坏,及时进行补修和维护。补修应根据裂缝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方法,如填缝、湿拌再铺等。漫涂沥青可以渗入到裂缝中,填充和密封裂缝,防止裂缝进一步扩展。定期漫涂沥青,特别是在裂缝处和易发裂缝区域,有助于提高基层的密封性和耐久性。稀释沥青浇筑可以形成一个薄层的保护层,增加基层的密封性和耐久性。定期浇筑稀释沥青,可以减少水分渗入和裂缝的形成。

结束语

对于水稳基层裂缝防治,材料选择与配合比优化、合理的施工温度控制和加强养护管理是关键技术要点。通过优化材料选择与配合比,严格控制基层压实厚度,合理控制施工温度,并加强养护管理,可以提高水稳基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防止裂缝的形成和扩展。在公路施工中,这些技术要点的有效应用对于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参考文献

[1]刘峰峰.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防治技术[J].四川建材,2023,49(10):128-129+132.

[2]谢亚红.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防治技术探讨[N].山西科技报,2023-07-11(A03).

[3]郑立瑞.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防治技术要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3,46(07):33-35.

[4]李军华.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防治技术研究[J].四川建材,2022,48(06):168-169+171.

[5]汤辉,徐柿根.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防治技术研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21,(06):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