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梯维保与电梯运行安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7
/ 2

探究电梯维保与电梯运行安全

范佳乐

内蒙古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赤峰分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电梯作为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在建筑物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然而,电梯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电梯事故频发的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关键词:电梯维保;电梯运行;安全

引言

电梯作为特种设备,其运行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电梯维保是确保电梯安全运行的关键,通过对电梯的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降低电梯故障率,确保乘客的乘梯安全。然而,当前我国电梯维保行业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维保质量参差不齐、维保人员素质不高、维保单位责任心不强等。

1电梯维保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电梯维保是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我国电梯维保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维保公司层出不穷,维保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小型维保公司由于管理和技术水平不足,导致电梯维保隐患频发。而一些大型维保公司在技术装备和服务质量上具备一定优势,但在维保成本和效率方面也存在一定挑战。

此外,电梯维保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需要维保人员具备更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电梯维保行业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维保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维保需求。

2电梯维保管理与标准

2.1电梯维保管理制度建设

电梯维保管理制度建设是电梯维保管理的基础,它对于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电梯维保管理制度建设中,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电梯维保管理组织结构,包括设立专门的维保管理部门和相关岗位,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其次,需要明确电梯维保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化操作规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操作规定,以规范维保人员的工作行为。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维保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包括对维保过程的记录、维保数据的分析和统计,以及定期的维保档案归档和保存,以便对电梯维保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管和评估。

在电梯维保管理制度建设中,还需要注重对维保服务质量的监督和评估。可以建立定期的维保服务质量评估机制,通过对维保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以提高维保服务水平。同时,还可以建立投诉处理和客户满意度调查机制,及时了解用户对维保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改进和提升维保服务质量。

电梯维保管理制度建设需要综合考虑组织结构、工作流程、记录档案管理和服务质量监督等方面,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为电梯安全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2.2电梯维保技术标准与规范

电梯维保技术标准与规范是指导电梯维保工作的重要依据,它对于规范维保行为、提高维保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电梯维保技术标准与规范中,首先需要明确电梯维保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包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维修保养相结合等原则,以及对维保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的要求。其次,需要建立完善的维保作业规范,明确维保的各项操作流程、方法和要求,确保维保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在电梯维保技术标准与规范中,还需要注重电梯维保技术的更新和应用。可以借鉴国际标准和先进经验,及时更新电梯维保技术标准,推动国内电梯维保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时,还需要针对不同类型和品牌的电梯,建立相应的维保技术标准和规范,以满足不同电梯的维保需求。

电梯维保技术标准与规范需要围绕基本原则和要求、维保作业规范和技术更新应用等方面,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以规范和提升电梯维保工作水平。

2.3电梯维保人员培训与管理

电梯维保人员是电梯维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电梯的安全运行。因此,电梯维保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是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关键。在电梯维保人员培训与管理中,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和机制,包括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内容的安排和培训方法的选择,以提高维保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在电梯维保人员培训与管理中,还需要注重对维保人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评价。可以建立健全的维保人员管理制度,明确维保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规范维保人员的工作行为。同时,还可以通过定期的考核评价和技能竞赛等方式,激励和引导维保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维保水平。

3电梯运行安全管理与监管

3.1电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电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是保障电梯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首先,电梯安全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从设计、制造、安装、维护到监督检验等全过程的管理要求,确保电梯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能够处于安全可靠的状态。其次,电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需要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强调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落实,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和管理程序,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技术档案和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和救援。

为了进一步加强电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应该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管理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电梯安全管理体系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管理水平和效果。同时,还需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电梯运行安全可靠。最终,电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保障电梯运行安全。

3.2电梯安全监管政策与法规

电梯安全监管政策与法规是保障电梯运行安全的重要依据。首先,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监管政策,明确电梯安全监管的职责和权利,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和工作机制。其次,应当加强对电梯行业的监督检查,确保电梯生产、销售、安装、维护等环节的合规运作,杜绝安全隐患的存在。此外,还需加强对电梯产品和设备的准入管理,提高电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用户的安全利益。

在电梯安全监管方面,还需要加强对电梯维保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维保行为,提高维保水平,防止因维保不到位引发的安全事故。同时,应当建立健全电梯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制度,加强事故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发布安全警示,提高行业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最终,电梯安全监管政策与法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提高,保障电梯运行安全的长效机制。

3.3电梯事故应急预案与处理措施

电梯事故应急预案与处理措施是保障电梯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首先,应当建立健全电梯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应对程序和责任分工,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有序地进行处置和救援。其次,需要加强对电梯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追究事故责任,依法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推动事故的彻底处理和善后工作。此外,还需要加强对电梯事故的信息公开和舆情引导,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维护社会稳定,树立行业的良好形象。

结语

为了进一步加强电梯事故应急预案与处理措施,应该加强对电梯事故救援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其救援能力和水平,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同时,还需加强对电梯事故的风险评估和预警监测,提前发现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最终,电梯事故应急预案与处理措施是保障电梯运行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共同保障电梯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549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Z].2019.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S].北京:新华出版社出版,2019.

[3]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115号.福建省电梯安全管理办法[Z].2019.

[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251号.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试行)[Z].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