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的成因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2

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的成因探析

刘志宏

广州南方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510260,广东省广州市

摘要:本文将围绕高压电缆缓冲层的主要特性开展分析,并提出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成因,基于数学模型,探究水汽渗入以及压力作用,对缓冲层产生影响。在模型仿真后发现,在电缆敷设时,若受到外力影响,则会在接触点产生集中电流,提高电缆温度,使铝质材料与聚丙烯酸产生化学反应,导致电缆电阻增大,电流难以有效通过,出现绝缘屏蔽老化,导致缓冲层烧蚀。

关键词:电容电流;高压电缆;聚丙烯酸钠;缓冲层

引言:高压电缆本质上属于电力电缆的一种,其特点在于能够传输1~1000kV的电流,主要用于电力传输与分配。由于高压电缆安装区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恶劣天气、人为损坏,不利于高压电缆的正常使用,甚至对电缆本体缓冲层产生严重烧伤。为避免此类问题发生,笔者将探究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的成因,为后续防治措施提高参考依据。

一、高压电缆缓冲层分析

    高压电缆缓冲层的结构组成以外保护套、气隙、交联聚乙烯、铜芯为主,其主要作用在于缓冲因绝缘热胀冷缩形成的应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水汽进入,保证电缆具有良好的电气接触,最大程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缓冲层间填充的聚丙烯酸钠,本质上属于一种化学试剂,其特点在于吸水性较强,不易腐败,磁性条件下,黏度较高,在吸水后可生成凝胶状物体。当体积膨胀后,无法有效进行二次干燥。但该材质也同样存在一定缺陷,表现为聚丙烯酸钠能够与金属离子产生化学反应,引发分子交联,最终产生凝胶沉淀,若与水汽共存,在温度超过80°C的条件下,便会生成三氧化二铝,从而提高电缆电阻,影响电流传输[1]

二、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的成因研究

(一)缓冲分层模型

1.电容电流

在充分结合上述电缆缓冲层材料特性的基础上,还要充分考虑电缆截面结构特点,认识到,在绝热条件下,电流通过阻性元件,会导致电阻发热,此时气隙对应的柔性元件会出现小幅度位移,进而引发电流改变。对于缓冲层的电流计算方法,如下述公式所示:

其中表示电容吸收能量,而C1则代表等效电容,至于则表示经过缓冲层的电荷。至于气隙电压的计算方法则表现为:

其中α代表介电系数,t表示电流经过的时间。之后结合麦克斯韦原理,将无法从实验测量的物理量以热容、物态方程进行表达,依托缓冲层电压,便可推解出外保护套波峰电荷,从单一接触点经过的电流大小,应进一步完成电缆电荷量的计算,具体方法为:

    其中q0代表电荷量,若假设缓冲层分布的电场为E,电缆中心点至屏蔽层的长度大约在3cm,至缓冲层长度在3.2cm左右,则可通过计算得到电量实际大小,并结合外保护套与缓冲层接触面积的大小,实现从保护套流出的电流计算。

2.电阻

在缓冲层的电阻Pv计算方面,需要严格遵循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中提出的各项规定,具体计算方法为:

    其中U、W、D分别代表电压大小、样品宽度与厚度,至于I、L则分别表示电流大小,与电极间的距离。

(二)电缆曲率的影响

对于高压电缆来说,在正常运行时,经常出现对重心位置考虑不够充分的问题,没有进一步明确绝缘线芯的适合区域。因此,电缆难以避免会受到自重影响,在两端支架支撑力作用下,造成电缆中间区域出现一定的弯曲现象。其中,下弯电缆,会造成缓冲层横截面逐渐形成椭圆结构,使圆心偏移至两个焦点,也会进一步引发磁场偏移,最终增加缓冲层磁通量。同时,电缆弯曲还会产生外保护套挤压位置,电阻持续降低,压迫周围电荷,流入挤压点,从而引发温度迅速上升,造成缓冲层烧蚀。为进一步确定电缆弯曲程度对缓冲层的影响幅度,笔者将以曲率公式作为依托,设电缆长度在为L,之后对两端实施固定处理,此时电缆中间部分会在重力影响下,产生弯曲,将弯曲高度记作N,具体计算方法为:

    其中K代表曲率,而x、y分别代表电缆端与中点的间隔距离,电缆半径与N的差值。若假设电缆重量平均分布在电缆上,则可通过计算确定电缆形变位置的实际压力大小。若该数值维持在3000N/m以内,则证明电缆仍保持在安全范围内。之后为进一步确定电缆曲率对外保护套产生的影响,笔者将选取多个厂家不同类型的缓冲层阻水带进行测试,试验条件为不同压力下,线路电阻测试,试验目的在于获取缓冲层电阻值。根据研究发现,随着缓冲层所受压力的持续增长,缓冲层电阻值持续降低,证明一旦电缆外保护套的弯曲程度较大,则势必会增加缓冲层承受的压力,最终引发缓冲层烧蚀[2]

(三)温度变化的影响

根据研究发现,当高压电缆产生烧蚀问题,缓冲层纺织布会产生较大幅度的温度变化,结合热力学定律,可根据以下公式完成电流产生的热量I2R(w)t计算:

其中,T1、T2分别表示室外温度,以及外保护套在受到压力作用后的温度大小,而A则表示缓冲层横截面积,至于k1、k2、k3分别代表炭黑、纤维布以及空气的热导率,若忽略散热问题,则缓冲层在出现弯曲的情况下,与外保护套接触区域的温度变化,可超过175°C,此时缓冲层会出现烧蚀现象,并进一步促进水汽溶液离子反应。通常来说,聚丙烯酸钠在出现离子反应后会出现物质分离,一旦水汽温度达到一定标准,会进一步加剧离子运动,进而增强对外保护套的腐蚀效果。

在完成上述计算后,还要进一步实现不同类型的电压电缆缓冲层物质材料压力测试,以无纺布为例,在不同压力基础上,该材料的电阻大小存在一定的减少趋势。在电阻变化过程中,波峰电荷主要汇聚在电阻相对较小的区域,此时会导致局部电流大幅度改变,进一步增高接触点温度,从而加速铝与C3H3NAO2间的化学反应。具体的缓冲层应力与温度关系表现为:缓冲层压力为100N,接触点温度为22°C;缓冲层压力为200N,接触点温度为80°C;缓冲层压力为300N,接触点温度为120°C;缓冲层压力为400N,接触点温度为160°C;缓冲层压力为500N,接触点温度为180°C。

由此可见,随着压力的持续增加,接触点的温度也会不断提升,且聚丙烯酸钠也会因挤压作用,发生离子反应,产生凝胶,导致更多的电流经过接触点,一旦温度超过80°C,便会产生烧蚀问题。

三、缓冲层烧蚀的预防对策

第一,要做好缓冲材料的科学选取,通过适当优化材料电阻率,改善结构的电气特性,并严格遵循电缆和光缆用阻水带规定中的各项标准,结合额定电压26/35kv以上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用半导电缓冲层材料规定中的参数设计要求,确保阻水带体积电阻率不超过1×105Ω·cm。第二,要控制外保护套与屏蔽层的间隙,改进结构接触电阻,优化结构的电场分布,通过压纹结构,避免水分过度扩散,缩小故障范围。第三,要做好防潮处理,比如使用真空包装,并控制缆芯转序时长。第四,使用平滑铝套电缆,该电缆特点在于能够进一步增加缓冲层的接触面积,从而起到降低接触电阻的作用,最大程度增强电气性能。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高压电缆缓冲层的主要特性开展分析讨论,阐述高压电缆缓冲层产生烧蚀的重要原因,经研究后发现,电缆容易受到施工环境影响出现弯曲变化,弯曲程度越大,则产生缓冲层烧蚀的概率越高。若缓冲层出现水汽渗透,则会引发电阻分布不均,当大量电流通过单一点位时,同样会产生烧蚀问题。

参考文献:

[1]任志刚,郭卫.受力不均匀性对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故障发展过程的影响[J].绝缘材料,2023,56(08):80-86.

[2]冯尧,赵鹏.高压XLPE电缆缓冲层烧蚀故障机理分析与结构优化[J].电力工程技术,2023,42(03):24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