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质量管理体系在计量工作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2

浅谈质量管理体系在计量工作中的应用

李刚

枣庄市政务服务中心

摘要:当前,在建立和调整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动态、全面地认识现代计量管理在产品设计、生产、加工、检测和销售中的角色,合理地分析计量标准化计算和计量工作的特点,将其与生产和检查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先进的计量技术和装备,制定出一套科学严密的计量方案,使产品的质量控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增强企业在生产市场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计量管理;质量管理;建设;作用;策略

引言:随着我国基建建设的进一步健全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随之提升,计算机网络逐渐取代了以往较为繁琐的纸质传递方式,逐渐走进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计量监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计量监管工作的重视,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自身的质量。同时,企业应自觉落实计量监管制度,确保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推动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1.计量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

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通过质量检验、控制、保证和改进等一系列质量管理活动,达到企业质量系统、目标和方针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在实践中,质量管理体系是以企业为对象,以确保一系列的管理品质,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并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企业在不同的行业中,其质量管理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但是,从广义上说,质量管理涉及了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和使用等全过程,它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内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了更多的规范和指导。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实施质量管理时,都是沿用已有的一套标准,并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完善。计量管理是企业质量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管理中,要对每一个环节的物料、配件进行详细的记录,并进行具体的量化。在计量上,要按照全国统一的计量、注册,这样才能全面把握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

2.计量管理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2.1计量管理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

计量管理的根本目标就是要缩短计量数据和真实数据之间的差异,使其在一个合理的误差区间内实现最大的准确性。其内容包括:计量单位的统一、计量的数值的准确、计量活动的可靠性。这既是对企业质量管理的要求,又是对企业经营的要求。只有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企业才能依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利于公司的发展。数据的真实性、严肃性和准确性是最基本的管理数据。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一些方法与原则。在实践中,既有技术含量高的工作,也有操作要求,以保证统一计量值的准确可靠。可追溯性也包含在上面的标准中。想要追溯源头,就必须时刻记录对应的数据。这样做是为了在发生问题之后,能够和以前的状况相比较,找到问题的具体根源,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准确性、可靠性和追溯性是企业标准化生产的基本保障。在我国制定的计量法中,检验和计量认证是检验实验室试验能力的最大保障,只有对有关制度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并通过了考试,才有资格向社会提供公平、准确的数据。企业进行生产的最终目标是把自己的产品向社会公开出售,从而获取一定的收益,所以,企业要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配置一套专业的化验仪器和设备,把实验室纳入国家质检机构的考核管理之中,并且要经过严格的手续,才能取得国家质检机构的认证。

2.2计量管理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标准

在测量工作中,应遵循“量出有据,规格化,分层次实行”的原则。要确保各行业有不同的程序,并尊重它们自身的特性。尤其是对于具有大量测量数据的复杂生产过程,需要对被测对象进行严密监控,并对其结果进行细致地分析。同时,对各工序的监控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要有一个统一的度量单位,只有建立了一个质量管理系统,各种测量结果才能获得最精确的数值,然后再进行对比,才能与计量基准保持一致。

2.3计量管理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手段

企业的质量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方式,它是一种非常严格的管理方式,它涉及了产品设计、产品研发、产品检测和产品营销等各个方面,每一阶段的数据都会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测量结果。因此,对计量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加以关注,加强计量管理,就是优化了质量管理体系。以质量政策和优化目标为中心,按照顾客的真实需要,用计量管理来提升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以此来加强自己的力量,制造出更多受顾客欢迎的产品,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

2.4计量管理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法律依据

计量管理是法定的强制管理。计量是一项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活动。计量工作对企业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保证产品质量,对生产过程进行更好地监控和监控,从而使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的改进。

3.提升计量检定的主要方式与策略

3.1营造健康的外部环境

首先要建立标准化的监控和管理计划,对可能对企业经营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进行及时的检查;其次要完善相关制度,用有效的制度规范员工的工作,使之更好地为计量检定工作服务;在本质上,计量检定是一种专业和技术的结合,它的工作程序和标准非常的复杂和严谨,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提高对计量检定工作的重视,做好严格的控制,减少风险。

3.2加强计量检定的专业设备的管理

每一种计量检定设备都要有正确的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工作人员要按照有关的规程去做,防止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数据差错;同时,对仪器的检验要采取定时和非定时相结合的方式,以保证仪器设备出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的检测。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的检测体系,对其进行有效地监管,并对整个检测过程进行严格地监控。

3.3融入更多智能化检测技术

准确度可以说是检验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它不但可以提升质检人员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促进其他行业的科技发展和创新。随着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对测量设备的精度、速度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量数据处理平台采用微型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对产品质量测试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存储,通过谷歌云到设备 Messaging技术,可以向相应的端口上载检测结果,同时还可以为设备管理平台的查询提供服务。结合智能化元件的测量测试技术,既可提升产品品质与安全性检验的精确度,又可达到批次检验自动化的目标。

3.4构建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机制

计量测试技术在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质量监管部门必须根据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实际状况,建立相应的运行管理机制,以保证计量检测技术能够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计量法》要求质检部门严格执行国家计量标准和质检规程,达到量值传递的检验目标,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也需要健全检验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体系,规范工作人员的产品质量检验行为,定期地对检验仪器进行调试和校准,以防止仪器误差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结束语

就计量管理的内容而言,它的重点在于提高计量管理的质量,体现出建设价值。它包含计量检测的内涵、核心检定原则、控制标准、校对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同时还要对其特点和目标进行分析,保证计量管理的真正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为以后的计量单位开展计量工作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通过构建一套科学的质量管理系统,来推动各种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并提出具有更高可行性的计量管理方案,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实际生产和管理费用。

参考文献

[1]王林枫.计量管理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价值探析[J].大众标准化,2020(02):19-20.

[2]李小庆.质量管理体系中计量管理的重要性及要点[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5):181+183.

[3]翟慧雅.质量管理体系中计量管理的重要性及要点[J].南方农机,2019,50(18):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