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2

浅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应用

陈志诚朱建情

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部,福建 福州 350000

摘要:在进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时,火灾报警探测器的选择便成为整个系统的重点部分之一。结合我国设计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实际情况和经验教训,以及从初期火灾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产生的物理化学现象进行统一考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意义在于如何预防和减少火灾带来的危害,切实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本文讲述系统的发展史,结合工程,浅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应用。

关键词:火灾;自动报警;设计

引言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和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它们在安全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特别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作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设施,其在预防火灾事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火灾的发生,并在火灾初期及时发出警报,从而减少火灾事故带来的损失。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述

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1.1.1传感器

传感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件,负责实时监测火源产生的信号,如温度、烟雾、火焰等。当传感器检测到异常信号时,会将信号转换为可识别的电信号,然后通过通信网络传输至控制器。

1.1.2控制器

控制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接收来自传感器的电信号,并对这些信号进行分析和判断。根据分析结果,控制器可以确定是否发生火灾,若发生火灾,控制器将立即做出相应动作,如启动消防设备、发出火警信号等。

1.1.3报警器

报警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于发出声光报警的组件。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报警器会发出声音和闪光,提醒人们注意火警并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此外,报警器还可以与其他安全系统(如疏散指示系统、消防电话系统等)进行联动,以提高火灾应急处理的效率。

1.1.4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负责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器之间信息传输的部分。通信网络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连接,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输。

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

首先,传感器持续监测火源信号,当检测到异常信号时,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通信网络传输至控制器。然后,控制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判断,一旦确定发生火灾,将立即指令传输至报警器。最后,报警器根据指令发出声光报警,以便人们及时采取紧急措施。

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分类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以分为有线火灾报警系统和无线火灾报警系统。有线火灾报警系统采用物理线路连接各个组件,这种方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安装和维护相对复杂。无线火灾报警系统则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传输,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易于安装和维护。然而,无线系统可能受到信号干扰、传输距离等限制。因此,在选择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需要根据具体场景和需求进行权衡。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过程中,应按照相同时间内发生一次火灾标准考虑系统能力设计;采用三级控制模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实现中心为一级控制、两级管理中完成二级控制、就地完成三级控制;在正常状态下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负责站内及运行区间内送排风系统与共同暖用空调系统、防排烟系统的控制,在火灾发生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会根据采集的信息向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传递指令,启动火灾模式,且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会根据指令内容做出响应,控制设备启动火灾模式,并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反馈执行情况,将救灾情况以画面的形式呈现在控制中心内;确认火灾发生后,火灾报警控制器会收到来自站内、区间内专用消防风机做出连锁动作后的信号、排烟风阀发生动作的信号;在无消防安全风险下公共广播系统正常使用,确认火灾报警信号后则切换为消防广播,播报火灾应急信息,用于指挥救援逃生;在该系统中可以将火警信号看做探测器报警,因此,无需空气采样探测器预警参与到联动之中;若站内以电子设备区为代表的气体保护区发生火灾,立即联动区域内所有设备,全面开启火灾模式。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

(1)根据现行规范相关要求,需要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系统形式为集中报警系统。消防值班室设置在一层,疏散门直通室外。消防控制室内设置联动控制台,有手动和自动控制、手动硬线直接控制三种控制方式。防排烟、正压送风、消火栓、自动喷水、电梯迫降、气体灭火、火灾应急广播等系统均能通过联动控制台监视和控制。火灾发生时,普通照明、动力配电等非消防负荷电源可使用手动或自动切断。在日常设计时,结合值班需求、人工成本及管理等综合因素考虑,消控室经常与门卫值班室兼用,从而达到设计合规、使用合理性的完美结合。(2)建筑项目设大地下室,消控室预留孔洞,管线通过竖向桥架引至地下室,后再经地下室桥架引自各单体。按楼栋、楼层、防火分区等合理规划报警点位。(3)以往的设计,整个报警系统上的点位呈现手拉手一路的模式,存在信号传输不稳定、反馈不及时、后期维护难等一系列问题。规范要求每只总线短路隔离器保护的设备总数不应超过32点,因此,回路的设置就要综合考虑,每回路一般控制在25~28个设备为宜,保证回路“负荷”合理的同时,也为后期改造留有一定空间。(4)除特殊场所外,如变配电室、发电机房设置感烟、感温组合探测器,厨房设置感温探测器,其余场所如客房、商铺、地下室、走道、前室等均设置感烟探测器。一次设计时,探测器的布置根据梁系图布置,根据梁突出顶棚的高度,低于200mm,可忽略梁的影响;大于600mm,按每个梁间设置;200~600mm之间,根据GB50116-2013附录F.G确定探测器的数量。二次装修时,可忽略梁系影响,探测器按吊顶布局布置;当顶棚与吊顶间净高超过0.8m时,若吊顶内有可燃物,顶棚和吊顶都需要设置探测器。(5)设备区发生火灾时的联动机制。其一,在相同防烟分区内,若设置 2 只彼此独立的探测器,发生火灾后能够同时向火灾报警控制器传递信号 ;其二,在相同防烟分区内,若同时设置探测器与手动报警按钮,火灾发生后,应至少有 1 只手动报警按钮以及 1 只探测器发出会向火灾报警控制器传递报警信号 ;其三,火灾报警控制器可以接收到火灾报警确认按钮信号以及 1 只探测器报警信号。但火灾报警控制器处于检修状态时,其无法进行自动联动。(6)联动设备。当一个防烟分区内发生火灾,会启动对应设定的火灾模式,并将产生信号传输到综合监控系统以及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后,根据控制中心掌握的信息启动对应的火灾模式,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适应,启动设备联动模式,其中火区域内声光报警器以及消防广播最先启动,并进行交替动作,如声光响持续 20 s 后启动广播持续播放 20 s,消防广播以及声光报警器的动作时间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定;识别站内非消防垂直电梯是否处于首层,应立即传递归首信号,当电梯回归首层后立即将电源切断 ;完成以上动作后,将全部应急照明设施启动,将站内的闸机以及门禁系统全部释放。(7)目前我国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54~100m之间的,也只要求公共部位设置,套内建议设置。随着人们生活品质和防火意识的提高,这个标准可相应提高,有条件的住宅套内都建议设置适合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结束语

综上所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和使用对于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重视火灾防范和消防设备的建设,加强安全意识和培训,做好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王铁.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线路压降问题[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3(12):50-51.

[2]李涛.某会展中心项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压降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34(5):606-608.

[3]李志强李荣勤.消防报警系统线路的几个问题[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6(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