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发电厂设备运行效率提升的途径与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2

水力发电厂设备运行效率提升的途径与方法

侯妮

四川川汇水电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610091

摘要:在水力发电厂实际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安全管理问题,不能确保运行的安全性,对其长远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水力发电厂的管理工作中,应做好相应的运行安全管理工作,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相互之间的管理与调整,以此提升运行安全性,为人们营造较为安全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水力发电厂;设备运行;效率提升;途径;方法

前言

水力发电厂使用的设备具有先进性、复杂性和技术性等特征,如果不能对其展开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很容易因为设备故障,导致电能供应出现问题,进而阻碍生产和生活的开展,为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设备安全运行和维护效率,确保运行的稳定性。

1 水力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及维护工作的意义

在目前我国不断调整能源结构的当下,水电厂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逐渐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用电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加大了水电厂的发电生产压力。面对如今不断提高的供电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在水电厂运营管理中,就需要针对不断增加的设备类型和数量,极其复杂的结构,要针对其常见故障采取有效的安全运行与维护手段,减少其出现故障的数量和概率,同时也降低故障所造成的安全威胁,保障水电厂设备更加安全和可靠地运行,从而也有助于提升水电厂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2 水力发电厂设备运行中的问题

2.1不重视设备运行与维护工作

目前,大部分水力发电厂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仅仅重视电能供应效率,却将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及维护质量抛之脑后,不仅导致电气设备的事故发生率大大增加,还对其实际运行效果产生了严重影响。发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匮乏,不够重视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及维护工作,只有在电气设备发生较大故障时才会对其进行维修,而针对部分细小的故障往往不予理会,更无法定期做好电气设备的检查与维护工作。这一工作现状导致电气设备的维修维护极为被动,不仅使设备运行过程中预防与控制问题的效率显著降低,还导致设备维修维护难度大大增加,最终使发电厂遭受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

2.2缺乏专业运行及维护人员的问题

正如前文所述,在目前的信息化时代下,水电厂中所用电气设备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同时也增加了设备运行与维护管理难度和技术含量。但是由于水电厂中对此工作重视不足,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也偏低,没有安排足够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开展此工作,或者是安排非专业人员兼职开展此管护工作,不仅会影响设备管理效果,而且还会在出现设备故障时耽误检修工作的开展,造成故障的扩大化,增加了故障所造成的损害[2]。

2.3管理方式落后

水力发电厂的设备维护管理工作想要得到全面的优化提升,必须改进工作方式。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有些维护管理人员在对设备进行维护管理时仍然依靠人工的方式,不携带资料、图纸,凭借记忆进行维护,对设备故障的内容没有深入了解,在技术的掌握上也达不到标准。水力发电厂的设备已经步入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对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许多维护管理人员对新技术、新设备的了解和掌握能力非常有限,不能科学、熟练地进行管理和维护,造成生产效率低下,设备故障几率提高,不利于企业发展。

3 水力发电厂设备运行效率提升的途径与方法

3.1规范和完善设备运行制度

管理制度的规范与完善是水力发电厂的基础,也是保障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及维护的关键指南。首先,水力发电厂在设备管理中,必须要以完善的制度为基础,将各个管理环节与关键部位纳入管理范畴,通过清晰的具体的管理规范,确保各项管理规定与流程的有效落实,同时依据规范的管理标准,实现管理上的统一。比如,针对电气设备管理问题上,针对专门的部门或者岗位,建立管理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岗位的管理责任,确保责任到人。其次,积极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在管理中加强制度的覆盖和创新,将日常管理与奖惩机制相融合,提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保证各项制度的高效落实,完成核心管理工作。如利用绩效考核的方式建立详实评价指标,在考核中对照实施奖惩。最后,根据水力发电厂各部门的职能与责任,设置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完善监管职责,由安监部门及维修部门联合开展监督工作,在确保制度落实的同时,加强推进巡检工作,确保设备运行管理不留死角。

3.2应加强管理维护技术改进

水力发电厂的运行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尤其是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更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大部分发电厂管理维护而言,通常采取传统的管理维护方式,并且一般属于事后管理模式,虽然能够对部分问题进行解决。据此,在实际的管理维护技术应用中,必须要关注技术应用与创新,采取更加科学、高效、全面地维保方式,既要降低运行的成本,也要提升维保的效率及质量。一方面,应加强日常的巡查,并做好设备运行的数据收集工作,通过日常数据的比较了解运行状况,同时对某一时间段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寻找数据中的细微变化,以判断出潜在的故障风险;另一方面,加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如提升传感器设备的应用,构建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的智能管理体系,对各类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故障。

3.3提升维保人员的专业水平

尽管各类先进技术得到了普及,但“以人为本”依然是核心之一,任何先进系统的应用均离不开人的干预,水力发电厂电气设备管理依然如此。为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设备管理维保需求,针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思维,需要进行全方位地变革与创新,特别是关注专业技术人才的吸纳与培养,通过发挥优势、补充短板的方式,提升维保人员的能力,保障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始终达到高效、高质的要求。首先,建立专业技术标准,即依据电气设备管理的需求,设置更加科学统一地维保技术标准,以实现对管理维保流程的规范。其次,强化专业技术培训,针对关键岗位及重要部位人员,要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及新理念的培养,以提升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电气设备维保工作。

3.4加强故障监测

树立全体人员参与和监督的维护管理理念,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加强交流与协商,更好地体现维护管理效果。配置、更新信息管理网络进行信息录入和更新,以便维护管理人员掌握设备的最新运行状况,预防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处理。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发出警报,促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处理。如某水力发电站拥有8台大型灯泡贯流式机组,在管理中运用传感器、智能采集单元、现地状态监测屏、应用服务器等设备进行在线监测。水电机组的振动稳定性监测涉及结构振动、主轴摆动、水压脉动等参数,凭借传感器收集表征机组在振动状态下的不同非电量特征参数,并转化为电量信号供现场数据采集,系统能够自动按照幅值、频率、波形、相位、轴心轨迹、振动趋势等数据判断振动发生的原因和风险。

4 结论

总而言之,在水电厂的运行过程中,设备的稳定性直接决定运行效果,因此需要对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缺陷管理。水力发电厂对设备进行完善的维护和缺陷修复管理,有利于水力发电厂未来发展。在具体的操作中,水电厂对于设备的维护和缺陷管理应该做到全面而精确,既要有整体把控,也要对细节方面不断改进,切实促进整体设备效率提高,有效保证了发电系统的稳定,促进水电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伍贵雄.水力发电厂设备维护和缺陷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5):187-188.

[2]宋金斗.探讨水力发电厂设备维护和缺陷管理[J].科技视界,2019(36):301-302.

[3]董忠江.水力发电厂设备维护和缺陷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5):167.

[4]谷峥.水力发电厂直流系统故障分析与处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9(0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