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干预下头颈部降温对脑外伤患者耳蜗温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1
/ 2

体温干预下头颈部降温对脑外伤患者耳蜗温度的影响

柴帅   张存存

闻喜县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043800

摘要:目的:评估体温干预下头颈部降温应用在脑外伤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耳蜗温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7月的40例脑外伤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对照组(纳入20例,采用单纯冰帽降温)、观察组(纳入20例,采用体温干预下头颈部降温),评价组间耳蜗温度。结果:降温前,组间耳蜗温度无差异,P>0.05;观察组降温1h、2h、4h、8h、9h时的耳蜗温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外伤患者实施体温干预下头颈部降温,能够尽快降低耳蜗温度,维持核心体温稳定,值得推广。

关键词:体温干预;头颈部降温;脑外伤;耳蜗温度

脑外伤是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的常见危重症,具有短期病死率极高、并发症多、病情发展快、预后极差、神经损伤较重等特点,而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进步,脑外伤病死率有所降低,不过多数患者容易出现体温过高问题,进而因颅脑高热而大幅度增加机体代谢,出现二次损伤,所以必须对脑外伤患者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1]。以往常对脑外伤患者采用单纯头部冰帽降温,不过降温效果有限。本文选择2021年1月—2022年7月的40例脑外伤患者,就体温干预下头颈部降温应用在脑外伤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耳蜗温度的影响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21年1月—2022年7月的40例脑外伤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对照组(纳入20例)、观察组(纳入20例)。对照组:男/女为12例(60.00%)/8例(40.00%),年龄50~81(65.5±4.1)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7(5.1±0.5)分;观察组:男/女为11例(55.00%)/9例(45.00%),年龄47~80(65.1±3.7)岁,GCS评分3~6(4.9±0.4)分。基本病例资料(GCS评分等)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基于头颅MRI、CT等确诊;②知情且接受研究方法。

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内环境紊乱危及生命者;②无法维持生命体征者;③体温过低(<35℃)者;④合并颈部外伤者;⑤休克者;⑥胸腔出血者。

1.2方法

全部入组者入院后接受重症监护、常规脑外科治疗,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以单纯冰帽降温,设置冰帽温度为8℃。

观察组:(1)头颈部降温:以ZLJ-2000I型医用控温仪+可折叠头颈一体降温装置进行颅脑降温,其配有0.3mm可塑形微钢铁皮支托,注意患者颈部需与装置颈部部分充分接触,但是贴而不压,设置温度12℃,并且耳蜗目标温度为33.5℃-34.5℃,若是低于该目标温度,需要进行躯干升温和(或)四肢升温;(2)体温管理:若是严重脑外伤患者,当其腋温<35.5℃时,实施躯干电热毯加温或四肢温水带加温,待体温>36.5℃当体温>38℃时用降温毯增强控温。

两组降温期间监测心率、血压等,以及观察有无寒战、头颈部皮肤血运等。

1.3观察指标

将耳蜗温度作为观察指标,评价降温前及降温1h、2h、4h、8h、9h时的耳蜗温度。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分析数据,耳蜗温度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0.05提示数据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降温前,组间耳蜗温度无差异,P>0.05;观察组降温1h、2h、4h、8h、9h时的耳蜗温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耳蜗温度对比(x±s)

组别

降温前(℃)

1h

(℃)

2h

(℃)

4h

(℃)

8h

(℃)

9h

(℃)

对照组(n=20)

36.18±1.05

36.24±1.12

36.55±1.38

36.31±1.20

36.37±1.28

36.44±1.51

观察组(n=20)

36.23±1.01

35.51±1.11

35.20±1.05

34.88±1.13

34.79±1.21

34.80±1.09

t

0.153

2.070

3.482

3.879

4.012

3.938

P

0.879

0.045

0.001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脑外伤患者极易出现颅脑高热,增加机体代谢及热能消耗,促进各器官衰竭,所以有必要对脑外伤患者采取降温措施,以便控制和预防颅脑高热进一步损害脑组织。

本次研究表明,体温干预下头颈部降温对脑外伤患者有较好效果,表现在观察组降温1h、2h、4h、8h、9h时的耳蜗温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单纯头部冰帽仅能让大脑表面与头皮得到降温,降温效果有限,并且降温速度慢、幅度小;本次在观察组采用体温干预下头颈部降温,虽然颈部远离大脑,但是发现颈部降温在降温1h时便能取得较好的颅脑降温效果,而在降温4h时患者耳蜗温度显著降低,提示温干预下头颈部降温能够更好地满足脑外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目的。

综上所述,由于体温干预下头颈部降温够尽快降低脑外伤患者耳蜗温度,帮助其维持核心体温稳定,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廖利萍,陈鹏,王科,等.恒温毯保温对重型脑外伤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26(7):863-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