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等信号肿瘤MRI诊断与鉴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1
/ 2

颅内等信号肿瘤MRI诊断与鉴别

庄敏(第一作者) 张学锋  段志珍  杨银团(通讯作者)

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放射科 671000

永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671000

   【摘要】目的:探讨MRI颅内等信号脑肿瘤,提高脑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避免误诊及漏诊。并且是有利于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经临床及手术证实为等信号脑肿瘤318例为研究对象,运用MRI进行扫描,结果:318例患者中,299(94.04%)诊断与临床及手术证实结果相符,11(3.4%)例误诊。结论:准确及及时诊断等信号脑肿,有利于诊疗及预后估计。

【关键词】脑肿瘤  MRI  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我院经临床及手术证实为等信号脑肿瘤318例,其中男119例,女199例;年龄9-98岁,临床表现,为颅高压症 :头胀 、呕吐 、血压升高及视神经水肿;部分为视力减退、眼球固定、突眼,癫痢,肢体活动障碍 。

2、方法,MRI行常规SE/T1WI、T2WI、横断位平扫,层厚10MM,层距10MM,增强后行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扫描,层厚5MM,层距5MM.

2、结果

脑膜瘤138例,主要源于蛛网膜的帽细胞。以下大脑凸面和矢状窦最常见,最常见脑外原发肿瘤,中老年女性,脑内外动脉双重供血(多为脑膜中动脉或颈内动脉脑膜支),多WHOⅠ级,信号:T1等低、T2等高(等信号是与皮质比较),FLAIR稍高,信号均匀,DWI稍高。强化:明显均匀强化。典型征象:脑外肿瘤征像,脑脊液环(T2明显), 脑膜尾征(增强),注意可有少许囊变。儿童脑膜瘤,好发于脑室内、与硬脑膜无粘连,囊实性及多发性(NF2多见),无典型脑膜尾征,恶性多见,DWI稍高或高。

淋巴瘤30例,任何年龄,有免疫缺陷者中青年为主;头痛、癫痫、局灶性运动障碍,位置:中线附近、侧脑室及胼胝体旁,信号:T1等低,T2等高,FLAIR抑脂高信号,DWI高信号,ADC信号稍低。增强:明显均匀强化。典型征象:蝴蝶征(冠)椭圆形(抱拳征),边缘呈尖角征(矢)、凹脐征及缺口征。MRS: 脂质峰(LIP)升高,双峰改变。

转移瘤110例,年龄:中老年,部位:灰白质交界区常见,强化:环状 或结节状强化,典型特点:原发病、发病时间短(3月内)多发、边界清楚,小病灶,大水肿,一般:实性成分: T1等低,T2等高,DWI高信号,(中心)坏死、囊变、出血多见。 T1出现点片状高信号(出血):黑色素瘤、绒癌、甲癌、肺癌、肾癌转移。T2等低信号:胃肠道粘液腺癌、骨肉瘤、黑色素瘤。

髓母细胞瘤9例,年龄:小孩15岁前、男。部位:小脑蚓部。信号:T1等低,T2等高,DWI高信号,囊变、坏死、钙化少见.增强:明显均匀强化。常向前压迫四脑室,形成梗阻性脑积水;有脑脊液播撒。

生殖细胞瘤20例,部位:松果体最常见’年龄:男性儿童临床:中枢性尿崩、沿着室管膜及脑脊液种植转移,对放疗敏感。MRI表现:T1等低(灰质),T2等高,有钙化低信号,明显强化。松果体及下丘脑同时受累

3、讨论

1、脑肿瘤的信号

2、    通常病变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 T1高信号的情况通常见于出血、脂肪、黑色素瘤,T2低信号通常见于骨、纤维、钙化、出血、流空血管、黑色素瘤;多数脑肿瘤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T1高信号,可有脂肪瘤、畸胎瘤、皮样囊肿、胶样囊肿(含顺驰性物质)、瘤内出血、黑色素瘤; T2低信号的肿瘤有黑色素瘤。

3、颅内等信号肿瘤的鉴别

一般我们根据患者病变的部位、年龄及病变特点来鉴别。部位:脑内-胶质瘤,脑外-脑膜瘤,脑外肿瘤征像,宽基底征,脑脊液环,脑白质塌陷征,邻近骨质增生,脑膜尾征,没NAA峰(MRS)。桥小脑角区-神经鞘瘤,脑室内-室管膜瘤,鞍区-垂体瘤、颅咽管瘤,中线附近-淋巴瘤,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及松果体细胞瘤,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年龄:小孩-生殖细胞瘤,髓母细胞瘤。中老年-脑膜瘤、转移瘤。 任何年龄-淋巴瘤。其他:肿瘤强化程度、强化是否均匀;病变单发或多发;边界是否清楚;临床病史。

3、脑肿瘤误诊分析:

误诊的原因,一是没有详细追问病史,二影像医生对典型征象认识不深,对病变微改变观察不够仔细。三是受临床部分病史的误导。例如将纤维星型细胞瘤误诊为脑膜瘤,原因分析:患者女,70岁,肿瘤位于左侧大脑镰旁,病灶较小,呈等T1、等T2信号,信号均匀,明显均匀强化,周围无水肿;一年后病灶明显长大,信号不均匀,周围水肿明显,手术证实为纤维星型细胞瘤。漏诊脑膜瘤3例,病灶较小,由于病灶小,呈等T1、等T2信号,信号均匀,没做增强。因影像医生观察不仔细,没认真阅片,导致漏诊。转移误诊误诊为脑膜瘤,看到等T1、等T2信号,信号均匀,就诊断为脑膜瘤,因没有详细询问及查看病史,也对脑膜瘤是脑外病变及其典型变现了解不全面导致,一般初学者容易犯错。

总之,MRI是一种安全、简便和可靠的检查方法,不仅能够检出病变, 显示其大小、形态和内部结构, 强化特点以及毗邻关系,等, 通过分析MRI信号特点,对脑肿瘤的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19

【参考文献】

[1

[1李 新 高新红 脑膜瘤 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中国实用神经学杂志2OO73月第10卷第2

【2] 夏德雨,郑奎宏,董秦雯,等.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46 例临床、影像及病理分析[J]. 北京医学,2015,37(5):408.

[3】白人驹 张雪林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4】李果珍 戴建平 王仪生 临床CT诊断学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5】韩涛 周俊林 脑膜瘤分级分型影像学研究进展 磁共振成像 2021年7月第12卷第7期

[6】耿承军,陈君坤,卢光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246-250.